•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药品 B、振荡液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添加固体
  • 2、合理使用化肥对“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硫酸钾 B、尿素 C、硝酸钾 D、碳酸氢铵
  • 3、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B、人工降雪 C、潮涨潮落 D、稀有气体通电发光
  • 4、雅礼中学刘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对该粉末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
    (1)、定性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

    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振荡

    若红色粉末全部消失

    溶液呈棕黄色

    粉末为Fe2O3

    粉末为Cu

    (2)、定量实验:

    取该粉末4g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实验装置如图:

       

    ①实验时,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

    ②若该粉末全部是氧化铁,在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B装置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并收集CO,其中盛放的试剂最好是

    A.NaOH溶液       B.稀盐酸       C.水

    如果该实验没有装置B、C,实验造成的危害是

    ③若该粉末为铜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g。则m的取值范围是

  • 5、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选用D装置在实验室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6、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如图所示,“五环”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D分别是HCl、CuO、H2、CuSO4中的一种。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2)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厂用含二氧化硅杂质的碳酸钡原料生产碳酸钡产品,采用了以下的工业流程(查阅资料:BaCl2+2KOH+CO2=BaCO3+2KCl+H2O)。

              

    (1)、操作3的操作是洗涤、干燥,操作1和操作2的操作是
    (2)、为了节约成本,节约资源,该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应用于流程的是
    (3)、加入过量的盐酸的目的是 , 溶液A中一定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8、2020年6月28号,长沙地铁3号线,5号线开通,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

    (1)地铁施工中挖掘岩石的刀片用钨钢制成,据此推测钨钢具有的一条物理性质:

    (2)地铁的建造用到了很多材料,其中,地铁的外壳用到了合金,合金属于(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 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为保护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科学家正不断开发“绿色能源”如。(写出一种即可)
    (2)、2020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再次发生森林火灾,森林着火时灭火的方法之一是设置隔离带,其用到的灭火原理是
  • 10、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用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的表面会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而溶液的颜色会由无色变成蓝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1、2021年3月12日1时51分,我国在文昌航大发射场成功完成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本次发射的试验九号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监测等新技术在轨验证试验。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62次飞行。
    (1)、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是将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火箭的姿控系统使用耐辐照石英玻璃作为光学材料,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3)、航天工程中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西汉《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说明在汉代我国已掌握了用铁置换铜的湿法炼铜方法,上述方法说明了单质铜的金属活动性比单质铁(填“强”“弱”之一)。
  • 12、“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某造纸厂因违规排放废水被相关部门责令关停、整改,经测定该厂废水的pH=1,则在该废水中还能大量检测出的离子可能是
    A、Ag+、Cl-SO42-、Na+ B、OH-、K+NO3-、Ba2+ C、Mg2+SO42-、Al3+NO3- D、Na+CO32-、Ca2+、Cl-
  • 1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给液体加热 C、取用固体药品 D、检查装置气密性
  • 14、为探究酸式盐的化学性质,小开将 Ba(HCO3)2溶液慢慢加入 240 g 质量分数为10%的 NaHSO4溶液中,恰好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所加 Ba(HCO)2溶液的质量为 502.1 g。反应原理为:2NaHSO4+Ba(HCO3)2=Na2SO4+2CO2↑+2H2O+BaSO4↓试计算:
    (1)、现用质量分数为 25%的NaHSO4溶液配制实验所用的NaHSO4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g。
    (2)、最后所得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
  • 15、

    在“寻找催化剂”活动中,南开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CuSO4是否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

    (1)小南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步骤①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步骤②产生气泡,溶液变为________色;

    步骤③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评价改进】

    (2)大家认为小南的实验不能证明硫酸铜能作过氧化氯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证明在化学反应前后硫酸铜的化学性质和________未发生改变。

    【实验二】小南又进行了如图实验:

    (3)①若 m1:m2=________(填最简比)则证明反应前后铜离子没有发生变化。

    ②若要证明反应前后硫酸根离子也没有发生变化,只需重复上述实验流程,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替换即可。请写出替换药品后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小开提出若要确定烧杯 D 中无色溶液的溶质成分,可选用            进行实验。(填序号)

    A. MgCl2溶液B. NaOH 溶液C. 无色酚酞溶液D. 稀盐酸

    【拓展延伸】为探究硫酸铜溶液是否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催化剂,同学们又进行了如图实验。观察到试管乙中气泡产生速率更快,并有红色固体生成。

    (5)CuSO4溶液________(填“是”或“不是”)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催化剂。

  • 16、

    同学们用下图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I.小南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装置 A中小试管的作用是          (填序号)。
    A. 打开或关闭 K 时,可以使装置 A中的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B. 形成液封,防止装置 A中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且节约药品
    (2)实验过程中打开 K、K1 , 关闭 K2 , 先在双口瓶中收集满氧气,再将 D 中细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引燃后伸入双口瓶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双口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

    Ⅱ.小开用该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在装置A中装入大理石和锌粒的混合物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打开 K、K2关闭 K1。若观察到装置 C中产生白色沉淀,则液体 X 可能是______。(填序号,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性)
    A. 水B. 氢氧化钠溶液C. 稀盐酸D. 氯化钠溶液
  • 17、实验室用铜辉矿(主要成分为 Cu2S,含少量 Fe2O3、SiO2杂质)制备某种碱式碳酸铜【Cua(OH)b(CO3)c•dH2O】的主要流程如下。(已知:SiO2、MnO2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1)、操作I和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浸取”步骤中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还会发生反应2MnO2+Cu2S+4H2SO4=2MnSO4+2CuSO4+S↓+4H2O,则滤渣I中有。(填序号)

    A.S                       B. MnO2                                   C.SiO2                                                         D. Fe2O3

    (3)、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Cu(OH)2

    Mn(OH)2

    开始沉淀

    2.7

    5.2

    8.3

    完全沉淀

    3.2

    6.4

    9.8

    “除铁”步骤中,控制适宜的 pH 范围为

    (4)、“沉锰”步骤中发生的反应为:MnSO4+NH4HCO3+NH3=MnCO3↓+X,X的化学式为
  • 18、氯化钠、氢氧化钠和蔗糖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氢氧化钠

    42.0

    109.0

    129.0

    174.0

    314.0

    蔗糖

    182.0

    202.0

    236.0

    289.0

    365.0

    (1)、在同一坐标上绘制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0℃~80℃范围内 (填“有”或“没有”)交点。
    (2)、20℃时,取123g该固体加入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消失,静置一段时间后又有固体析出。该固体是上述三种物质中的 (用化学式填空)。
    (3)、欲除去氯化钠中的少量蔗糖,可采用 (填“降温”或“蒸发”)结晶。
    (4)、80℃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再冷却到40℃。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                  。(填序号)
    A、蔗糖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 19、电池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纽扣电池的外壳可以加工得很薄,说明金属具有
    (2)、银锌蓄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在放电的条件下锌与氧化银发生置换反应,可把氧化银转化成银,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3)、生活中常用的五号电池属于锌锰电池。查阅资料可知锰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铝、锌之间,锰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MnCl2

    MnSO4

    MnCO3

    Mn(NO3)2

    Mn(OH)2

    易溶

    易溶

    难溶

    易溶

    难溶

    结合以上信息和已有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锰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B、锰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C、硝酸锰溶液不能与硫酸钠溶液反应 D、碳酸锰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20、黑火药由硝酸钾、硫碳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1)、黑火药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硝酸钾由K+(填化学符号)构成。
    (3)、黑火药爆炸时能闻到有刺激性的火药味,是由于爆炸时生成了一种硫的氧化物,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4)、黑火药爆炸时还生成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为
上一页 680 681 682 683 68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