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分别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B

    测定空气中O2含量

    用坩埚钳夹着木炭点燃后伸入集气瓶中

    C

    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待打磨后的铁丝上缠绕的火柴快燃尽时快速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D

    探究蜡烛燃烧是否有水生成

    将澄清石灰水涂在烧杯内壁罩在火焰上方

    A、A B、B C、C D、D
  • 2、下列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水分子(H2O)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B、科学思维: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科学探究与实践: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酒精洒出引发失火,最佳措施是立即用水浇灭 D、科学态度与责任:为节约水资源,采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作物
  • 3、丙烯酸乙酯(C5H8O2)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是一种香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宏观上看:丙烯酸乙酯是混合物 B、从微观上看:1个丙烯酸乙酯(C5H8O2)分子由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C、从含量上看:丙烯酸乙酯(C5H8O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从质量上看:丙烯酸乙酯(C5H8O2)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8
  • 4、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是做好实验的基础,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 B、点燃酒精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处理废液
  • 6、今年6月5日是我国第53个世界环境日,口号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未来”。为此,对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治理的是
    A、废旧电池深埋处理 B、工业污水直接排放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D、为了庆祝节日,随处燃放烟花爆竹
  • 7、现有3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 的氯化钠溶液,求
    (1)、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
    (2)、若蒸发掉150g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若要使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 ,需向溶液中加入多少克氯化钠?
  • 8、近期,枣庄市通过调研考察、问卷摸底、研判会商等方式决定为众多的学生着力提供安全、舒适、放心的校车接送服务。校车挡风玻璃为有机玻璃,具有透光性能好、耐热、耐寒、耐腐蚀的特性,并具有极强的耐冲击性。工业上是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化学式为C5H8O2)来合成有机玻璃。请回答:

    (1)、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甲基丙烯酸甲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100g甲基丙烯酸甲酯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 9、水在实验室中应用也很广泛,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图中四个实验分别用到水,请回答:

    (1)、实验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装置B中水的作用
    (3)、实验C中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刻度1处 D、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
    (4)、实验D中,试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 10、某实践小组参观本地矿泉水厂,该厂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图。

    (1)、该矿泉水是(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填“元素”或“单质”)。
    (2)、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填字母序号)。

    ①难溶性大颗粒          ②可溶性金属离子        ③可溶性大分子和大分子团

    (4)、臭氧的化学式O3的微观意义是(写出一点即可)。
  • 11、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观察到的现象是。从微观角度解释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 1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以氢元素为例,请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氢元素的元素符号
    (2)、2个氢原子
    (3)、由氢元素组成气体单质的化学式
    (4)、由氢元素组成的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
    (5)、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6)、3个铝离子的化学符号是
    (7)、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一个氧离子中有个质子。
  • 13、下列有关概念的辨析中正确的是

    ①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中的质子数决定的;②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③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④化合物可能有两种元素组成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MnO2能加快双氧水制取氧气的速度,催化剂一定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则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C、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 15、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10%的原因可能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将游码右侧对准刻度

    ④向细口瓶中倒液体时部分洒出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① D、只有②③⑤
  • 16、水电解可以产生氧气,过氧化氢加入催化剂可以产生氧气,这说明
    A、不同分子大小不同 B、分子种类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 C、不同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D、不同分子间的间隙不同
  • 1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使用 D、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 18、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A、1个一氧化碳分子:CO B、3个铁离子:3Fe2+ C、2个硝酸根离子:2CO32 D、4个碳 原子:4C
  • 19、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使用 D、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 20、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A、1个一氧化碳分子:CO B、3个铁离子:3Fe2+ C、2个硝酸根离子:2CO32 D、4个碳 原子:4C
上一页 678 679 680 681 6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