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水和溶液与我们关系密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是自来水生产流程的简化图:
①流程中起到絮凝作用的试剂A常用(填物质名称)。
②上述净水步骤中添加试剂(填A、B或C)发生了化学变化。
③经上述净化操作后,输送到用户家中的水还可能受到二次污染,所以要采用的方法后才能饮用。
(2)、如图2、图3是有关水的两个小实验。①某实验小组用如图2所示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并收集产生的气体(U形管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a应连接电源(填“正极”或“负极”),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②图3实验中,将固体硝酸铵加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潜水员背着的瓶子叫做“水肺”。“水肺”中常见的潜水呼吸气有:压缩空气、富氧压缩空气、高压氦氧混合气、高压氖氧混合气等。压缩空气是通过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而成,压缩前后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几乎保持不变。潜水呼吸气采用压缩空气时,氮气作为与氧气共存的气体,会导致潜水员出现“氮麻醉”的情况,限制了潜水的时间。因此,潜水时常使用富氧压缩空气,但是过高浓度的氧气在高压环境下会引起潜水员“氧中毒”,其他条件相同时,潜水员使用氧气体积分数不同的氮氧混合气潜水时,最大下潜深度及在此深度下的平均持续工作时间如表所示。
氮氧混合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最大下潜深度(m)
平均持续工作时间(min)
60
17
120
50
22
98
40
30
69
32
40
46
潜水呼吸气中用氦气、氖气替换氮气,可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氮麻醉”的情况,因为氦气、氖气在血液中的溶解能力都明显小于氮气。高压氦氧混合气作为潜水呼吸气时,由于氦气热传导系数高,潜水员会出现体温过低的症状。与此同时,还因为氦气的密度过小,使潜水员在与岸上工作人员交流时声音传播受到影响。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水肺”中常见潜水呼吸气中都含有的气体名称为。(2)、用高压氖氧混合气作潜水呼吸气,可以避免潜水员出现。(3)、潜水员平均持续工作时间与氮氧混合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氧气体积分数在32%~60%范围内,。(4)、最大下潜深度为35m时,应选择氧气体积分数为______(填序号)的氮氧混合气。A、50%~60% B、40%~50% C、32%~40%(5)、使用高压氮氧混合气时,声音传播会受到影响,因为氦气具有的性质。(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潜水呼吸气中氧气含量越高越好 B、使用高压氦氧混合气,潜水员往往出现体温过低的症状 C、氦气和氖气在血液里的溶解能力均大于氮气 -
3、如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常用到图中的仪器G,请写出仪器G的名称。(2)、过滤的实验中会用到图中的仪器K,请写出该实验中仪器K的用途。(3)、请写出任意一点关于仪器J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4)、加热已经量好的50mL液体,除了陶土网外还需要的仪器是(填序号)。(5)、用H称量一包未知质量的药品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要使天平平衡,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A、增加药品 B、增加砝码或移动游码 C、减少药品 D、减少砝码或移动游码
-
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房屋装修之后,人们常常在房间中放入一些活性炭,用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性。(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它们的性质却差异巨大,原因是。(3)、电影《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里程。描写了太阳在因老化形成“氦闪”而将毁灭地球的情况下,人类是如何应对一系列生存危机的。画出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4)、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是氢氧化钙和氧气。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物质的性质与应用是化学学科研究的范围。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是对氯气的有关描述:①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②有刺激性气味;③具有强氧化性;④有毒;⑤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盐溶液;⑥与许多金属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盐;⑦液态的氯气用来杀菌、消毒。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用序号回答,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用途的是。(2)、下列物质中:①食盐水;②液态氧;③由几种分子构成的物质;④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所得的固体;⑤铜丝;⑥氢气完全燃烧后的产物;⑦四氧化三铁。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属于化合物的是 , 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
-
6、化学就在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金刚石 ②二氧化氮 ③水 ④氧气 ⑤二氧化碳
(1)、最常用的溶剂。(2)、能用于金属焊接的是。(3)、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4)、空气质量报告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5)、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说明空气中含有。 -
7、化学用语是简明扼要、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钾元素。(2)、2个镁原子。(3)、硫酸根离子。(4)、氧化铁。(5)、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8、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离子是一种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发生爆炸,故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C、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质子和中子可以构成原子核,所以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和中子
-
9、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图中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改变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2
-
10、下面是三名同学描述的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②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2:1:2;③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8:9。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C+O2CO2 B、2CO+O22CO2 C、CH4+2O2CO2+2H2O D、2H2+O22H2O
-
11、我国计划2030年前后开展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科学家对火星的大气进行分析,得到表中所示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气体
二氧化碳
氮气
氩气
体积分数/%
95
2.7
1.6
A、火星大气中没有稀有气体 B、火星大气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C、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D、火星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12、将接近饱和的某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加入溶质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加水
-
13、下列化学家与其成就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组是A、张青莲——相对原子质量测定 B、拉瓦锡——质量守恒定律 C、阿伏加德罗——提取了青蒿素 D、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
-
14、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汞+氧气 D、二氧化碳+水→碳酸
-
15、下列行为中,不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的是A、眼里溅入药品,立即用水冲洗,必要时送医治疗 B、远离火源存放易燃易爆药品 C、酒精灯不慎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底要略低于试管口
-
16、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
B、闻药品气味
C、验满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17、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今年的主题是“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下列有关航天的课题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A、“嫦娥六号”探测器着陆点的计算 B、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与生产 C、“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天宫”空间站对接 D、“祝融号”火星车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之向的信息传递
-
18、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53.0%,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α-亚麻酸具有抗肿瘤、抗血栓、降血脂、营养脑细胞、调节植物神经等作用。请计算:(1)、α-亚麻酸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填最简整数比)。(2)、计算α-亚麻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1位小数)
-
19、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以下化学实验探究及跨学科实践活动。根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Ⅰ.比较植物种类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
【查阅资料】
过氧化氢分解会放出大量的热,除了二氧化锰、硫酸铜以外,动、植物细胞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但温度过高,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会降低。
【实验步骤】
①取2.0g植物碎末放入具支试管中、并将具支试管与压强传感器连接(如图1所示)。
②量取2mL3%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具支试管中并立即塞上橡胶塞,采集数据。
③更换相同质量,不同种类的植物碎末,重复步骤①和②。
④不加入植物碎末,重复步骤①和②,做空白实验。
⑤将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用电脑进行处理,得到反应前后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
【实验分析】
(1)由图2可知,催化效果最好的是(填植物碎末名称);
(2)根据资料推测: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反应速率突然变慢,原因可能是。
Ⅱ.利用食品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食品包装中的脱氧剂能吸收氧气,于是利用脱氧剂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一根有机玻璃细管,将其右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有机玻璃管右端,将脱氧剂的左端标为0;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其密封,水珠处标为A,如图3所示:
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珠不再移动,水珠停留处标为B,如图4所示:
④用精确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BO段的长度,重复操作3次,得到的最终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
AO/mm
BO/mm
数据
525.5
405
【实验分析】
(3)表中的数据有一个记录有误,应更正为;
(4)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百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实验探究】
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误差较大,装置和操作本身存在较大问题。经过老师指导,现改进如下:
实验操作改为:如图5、图6所示,④关闭活塞K,在右端粗管中加入裹有足量食品脱氧剂的石棉绒,塞紧右端涂有凡士林(防漏、润滑)的活塞,充分反应到活塞不再向左移时,固定好活塞。⑤再在左端细管口注入水滴,稳定后,记录A点,并测理出AO长度为512.0mm。©然后缓缓打开活塞K,充分反应到水珠不再向右移动时,记录B点,并测量出BO长度为405.0mm。计算出氧气的体积百分数约为20.9%。
(5)这样改进的目的主要是排除了食品脱氧剂缝隙中所含的(填化学式)的干扰。
(6)根据实验原理,在方便操作的前提下实验中使用的玻璃管越(填“粗”或“细”)实验结果越精确。
-
20、根据下图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体现了氧气(选填“不”、“不易”、“易”)溶于水的性质。(4)、集满氧气后,为防止发生倒吸,应先___________(填序号)。A、将导管移出水面 B、熄灭酒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