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区分的是
    A、碳酸钙和氯化钙 B、氯化钾和氯化钠 C、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D、硫酸铜和碳酸钠
  •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a3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a2 , 溶液的质量不变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某温度下,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加入10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不可能是乙>甲=丙
  • 3、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认识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宏观:酸和碱中一定都含有氢元素 B、微观:盐的溶液中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C、变化:等质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中性 D、实验:20℃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固体氯化钠,可以继续溶解
  • 4、下列有关X、Y所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概念

    X

    中和反应

    饱和溶液

    化合物

    酸溶液

    Y

    复分解反应

    不饱和溶液

    氧化物

    酸性溶液

    A、A B、B C、C D、D
  • 5、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则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 B、镁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则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都是金属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指示剂能区分酸和碱,则无色酚酞试液能区分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
  •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放热 B、浓硫酸可以干燥氨气(NH3 C、熟石灰易潮解需密封保存 D、氢氧化钠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 7、下列与洗涤有关的说法合理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溶解作用 B、用汽油洗去沾在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作用 C、可以用白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D、可以用烧碱溶液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 8、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两个氯原子:Cl2 B、氯化钠:NaOH C、铁离子:Fe2+ D、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N3H3
  • 9、下列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
    A、20℃时,100g溶液中含31.6g硝酸钾 B、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 C、20℃时,31.6g硝酸钾能溶解在100g水里 D、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 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NaOH固体 B、倾倒液体 C、处理实验废液 D、测溶液pH
  • 11、下列常见的溶液中,溶质是气体的是
    A、75%酒精 B、食盐水 C、过氧化氢溶液 D、稀盐酸
  • 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和液体物质可以作为溶质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D、所有溶液均是无色、澄清的液体
  • 13、如下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表。


    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g)

    反应前

    35.6

    反应后

    34.8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 14、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 又可探究CO2的性质。

    (1)、实验时,打开K1关闭K2可用来制备CO2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用装置I作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2)、检验Ⅱ中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装置Ⅲ中,①④是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是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打开K2 , 关闭K1 , 装置Ⅲ中的现象是:试管内壁(填序号)号棉球先变红,能使该棉球变红的物质是(填化学式),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填“大”或“小”)。
  • 15、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放在火焰上点燃。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蘸有水的小棉团和一个干燥的小棉团,放在火焰上片刻。

    (1)、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瓶子罩住。请你将同学们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可燃物才能燃烧

    (2)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干燥棉团燃烧,蘸水的棉团不燃烧

    (3)

    瓶内蜡烛熄灭,瓶外蜡烛仍燃烧

    (2)、由此得出结论:燃烧的条件是
  • 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是
    (2)、选用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 添加药品前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A~G中,可选用的气体制取装置有(填字母编号);若用G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氨气应从(填“a”或“b”)端通入;
    (4)、若用G装置盛满水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5)、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可以用图C作为发生装置的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电石(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乙炔气体 B、浓盐酸(液体)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 C、浓氨水和碱石灰固体常温下制氨气 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
  • 17、填空。
    (1)、近几年,甲醇能源和甲醇汽车正在受到各方重视。按照工信部关于对甲醇汽车试点运行测算,同等功率下甲醇车比汽油车能效提高20%以上,减排二氧化碳约26%。发展甲醇经济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①甲醇CH3OH属于(填“化合物”、“氧化物”或“单质”)。

    ②甲醇的化学式量是 , 甲醇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64kg甲醇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kg

    (2)、通过光伏发电分解水可制得氢气,如图是利用二氧化碳加氢技术制备甲醇,以及甲醇燃料燃烧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

    ①光伏发电是将能转化为电能。

    ②制备甲醇的原料之一是氢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取,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③写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④在整个转化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填化学式)。

  • 18、填空。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按要求填空。

    ①2个氢原子;       

    ②3个氧分子

    ③5个钠离子;       

    ④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2)、从镁、氢气、氯化钠、二氧化碳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可以燃烧的气体单质;       

    ②一种金属单质

    ③一种非金属氧化物;       

    ④一种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3)、化学方程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 19、小朋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
  • 20、某密闭容器中有W、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W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

    16

    70

    1

    0

    反应后质量

    0

    x

    45

    36

    A、表中x=5 B、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 C、W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反应中O2和C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上一页 642 643 644 645 6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