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认识并了解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对实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完成“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不需要注意(   )
    A、 B、 C、 D、
  • 2、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取一段镁条(实验前)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石棉网,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条观察到 , 燃烧结束后将所得的物质与石棉网一起再放回托盘天平上称最,发现质量减轻,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二:探究燃烧条件。现有如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氧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氧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需要接触氧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能证明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2)、实验三:实验现象为 , 灭火原理是
    (3)、上述三个实验均涉及化学反应,请写出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
  • 3、CaCl2·2H2O(二水合氣化钙)可用于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工业上生产CaCl2·2H2O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2)、粉碎机和搅拌器的作用是
    (3)、加入足量的物质X是
    (4)、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过滤器中蒸发得到CaCl2·2H2O,CaCl2·2H2O 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2)、写出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的发生装置是 , 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 , 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的体积,则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
  • 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获试液变蓝 C、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 6、近几年我国的火箭发射事业飞速发展,火的推进剂也在更新换代。高酸铵(NH+ClO4)是火箭推进剂之一,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产生巨大的冲力,其反应后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N2 B、O2 C、Cl2 D、CO2
  • 7、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共有三种不同的分子 B、图示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没有单质参加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8、水杨酸(C7H6O3)是一种脂溶性的有机物,可用作消毒防腐剂和食品防腐剂。对水杨酸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它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它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 9、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也可用于制取氧气,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包括(   )
    A、-1 B、-2 C、+1 D、+5
  • 10、镍主要用于不锈钢、电镀、新能源电池等方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镍原子的质子数为 28 B、镍原子易失电子 C、它属矛非金属元素 D、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8.69
  • 11、常用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
  • 12、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某工厂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如图。

    (1)、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乳化池中发生的反应为(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举一例即可)
    (2)、“过筛”与实验室“过滤”原理相同,过滤操作中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3)、若该工厂每天通入碳化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2t且能完全反应,则理论上该工厂超细碳酸钙的月产量为多少吨?(一个月按30天计)
  • 13、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由煤转化为氢气和电能的部分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1)、煤在进入煤气化炉之前需要进行粉碎,目的是
    (2)、高温条件下,水煤气交换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4)、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水煤气交换器中排出的CO,可以进行封存或者转化。科学家将捕集到的CO,转化成流体态(气态、超临界态和液态共存)输送到封存地点,此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选填“有”或“没有”)改变;科学家也可以采取新技术,将二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节约能源,“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你的“低碳”行动是(写一条即可)。
  • 14、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同学们将洁净的铁钉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并将烧杯放于天平左盘,调节天平使之平衡。观察到铁钉表面变为红色。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细心的同学发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此现象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探究:(写出一点即可)。

    【探究问题】产生的气泡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会使品红溶液褪色;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气体。

    (1)、【提出猜想】A同学:(填化学式)

    B同学:二氧化硫

    C 同学:二氧化碳

    D 同学:氢气

    (2)、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C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3)、反应一段时间后,A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则他的猜想错误。
    (4)、B同学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则他的猜想也错误。
    (5)、D同学将图1中的a端导管与图2中的(选填“b”或“c”)端导管相连。

    反应一段时间后,点燃从图2另一端导管出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

    (6)、【得出结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反思与评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在容器中进行。

  • 15、实验室利用图1装置制取O2和CO2 , 可供选择的药品有大理石、KClO3、MnO2 , KMnO4.

    (1)、仪器a的名称是
    (2)、小深用A装置利用混合物制取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圳想制取CO2 , 需要补充的药品的名称为。将产生的 CO2依次通入如图 2所示的装置中,可观察到D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写化学方程式)。E装置的现象说明
    (3)、有老年人的家庭常需准备家用制氧机,市面上常用的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表
     

    原料

    原理

    空气

    利用分子筛过滤出氧气

    电解水制取氧气

    过碳酸钠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I.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①与②的不同点是

    Ⅱ.利用常见材料制作模拟简易家用制氧机,如图3所示。G瓶中加入过碳酸钠、水和二氧化锰可制得氧气,F瓶中水的作用有:增加气中水蒸气含量以及(写出一点即可)。

    Ш.与②相比,方法③可能具备的优点是

  • 16、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处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甲处固体质量减小,乙处固体质量逐渐增大 C、甲处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D、反应结束,停止加热和通CO2丁中液体会倒吸入丙
  • 17、图1所示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的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o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红磷要过量 B、d点集气瓶内的气体是氮气 C、a→d曲线下降是温度降低造成的 D、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O2迅速消耗造成的
  • 18、对比法是化学重要的实验方法,小深同学设计的下列对比实验中不合理的是(   )
    A、探究氧气含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C、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D、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 19、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净化和水的组成说法错误的是(   )

    A、获取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可以采用蒸馏法 B、检测河水是否为软水可以滴入肥皂水,观察是否有大量泡沫 C、右图中b处气体具有助燃性 D、右图电解水实验可得出结论:水是由、氧两种原子组成的
  • 20、碘化钾(KI)是一种常用的补碘剂,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而呈现黄色。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影响KI变质的因素(实验持续时长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3和4说明KI变质与氧气有关 B、对比实验2和4可知,KI变质与水有关 C、通过实验1和4,推测CO2可能是KI变质过程的催化剂 D、还需要设计实验排除稀有气体对KI变质的影响
上一页 639 640 641 642 64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