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宏观一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如图1所示是证明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其中的浓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实验可以观察到(填“A”或“B”)烧杯内液体变红。
    (2)、图2所示反应的生成物氨气(化学式为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依据图2,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 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生成氧气的质量 B、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C、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和氧气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验证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自制一种简易净水器用于获得纯水

    A、A B、B C、C D、D
  • 4、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在Al2O3的催化下可以制取气态化工原料,下图是其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的气态化工原料是纯净物 B、反应前后Al2O3的质量和性质均不变 C、图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 5、没食子酸(C7H6O5)又称五倍子酸,可从五倍子等植物中获得,并用于制药。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没食子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没食子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9%
  •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 7、图1为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 B、铝离子表示为Al+3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D、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检验氢气纯度 D、过滤
  • 9、白磷与红磷都可以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在一定条件下变成红磷为(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计算消耗0.4g氧气时,参加反应的红磷质量。
  • 10、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到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NH3 , 反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2)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装置C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端(填“m”或“n”)。待装置C中收集满氨气后,取下双孔塞,立即将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某同学在实验室收集体积分数约为80%的氧气,他先将集气瓶内空间分为x等份,并装入3等份的水,再用排水法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尽,则x=

  • 11、甲~戊均为初中化学已学的常见物质,它们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乙、丁常温下均为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 , 丁的一种用途为
    (2)、若乙→丙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3)、若戊是一种含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0,丁→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戊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等质量丁和戊中所含的同种原子数目之比为
  • 12、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项目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质量为m1的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上一团棉花,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V、试管中粉末状试剂质量为m2。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为ρ

    (1)、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ρV=。(用m1m2表示),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符。
    (3)、高锰酸钾开始反应后,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 13、项目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电解水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a连接电源的负极,则c管收集的气体为(填“氢气”或“氧气”)。
    (2)、U型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c管中收集的气体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B、d管中气体先收集满 C、该实验说明水分子中含氢分子和氧原子
  • 14、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四种相关物质的部分信息如表所示,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

    分子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2.2

    10.8

    2

    4.4

    反应中质量/g

     

    y

    5.3

     

    反应后质量/g

    x

    2.8

    8.6

    8.0

    A、x=0,y=6.4 B、甲中含碳、氢、氧元素 C、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 D、甲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
  • 15、物质的构成、组成及其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氯化氢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故氯化钠也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②水与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故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

    ③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故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④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故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⑤硝酸铵中有三种元素,故硝酸铵中元素共显三种不同的化合价

    ⑥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故这一过程未发生分解反应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④⑤⑥
  • 16、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维生素D

    适应症: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规格:1.5g/片,每片含碳酸钙1.25g

    A、碳酸钙属于混合物 B、碳酸钙由钙、碳、氧原子组成 C、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服用3片该钙片,可摄入1.5g钙元素
  • 17、下列有关物质除杂或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A、除去河水中的泥沙:过滤 B、除去N2中的O2:气体通过木炭后点燃 C、鉴别铁丝和铜丝:观察颜色 D、鉴别氧气和氢气:用燃着的木条
  • 18、如图所示实验中涌出的柱状泡沫被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泡沫可用于灭火 B、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C、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也能分解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 19、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液态水制成冰: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给气球吹气使其变大:气球内分子数目增多 C、注射器中气体被压缩体积变小: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滴加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点燃酒精灯
上一页 618 619 620 621 6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