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加碘盐属于纯净物 B、大量食用加碘盐有利人体健康 C、400g该食盐中含碘元素7.2~13.2mg D、碘酸钾(KIO3)中I、O元素的质量比为1:3
  • 2、下列事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醋 B、石蜡熔化 C、水的汽化 D、酒精挥发
  • 3、因研发多种石化生产的催化剂而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A、屠呦呦 B、张青莲 C、闵恩泽 D、徐寿
  • 4、下列内容中,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光的折射 B、水的组成 C、日食现象 D、血液循环
  • 5、天宫课堂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中含有约21%氧气、78%氮气、0.7%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1%和78%指的是气体的质量分数 B、该“人造空气”中的主要成分都不是大气污染物 C、硫磺在该“人造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用如图所示装置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6、工厂锅炉采用富氧燃烧技术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该技术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膜分离器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一种致密的透氧膜,在膜的另一侧得到较纯的氧气将空气分离。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富氧空气”体积为100mL,底部残留少量水,燃烧匙内有足量红磷),操作如图:

    a.往量筒内加入适量水,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00mL;

    b.点燃红磷,充分反应并冷却至室温;

    c.打开止水夹,待右侧量筒内液面不再变化时,调节两边液面同一高度,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4mL。

    ①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②本次实验测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获取氧气等物质的过程,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变了 B、反应前后只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的方程式为H2O+CO2催化剂__O2+CO+H2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工业上以空气、煤等为原料经过一系列步骤合成尿素[CO(NH2)2],如图是一种尿素的标签,请回答下面问题。

        尿素

    化学式:CO(NH2)2

    含氮量:46.4%

    净含量:50kg

        ……

    ①尿素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

    ②该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此尿素样品 (选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③硝酸铵[NH4NO3]也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多少千克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与该尿素中氮元素质量相等? (写出计算过程)

  • 7、

    小明同学在做家庭实验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溅到妈妈刚刚切好的土豆丝上,发现土豆丝上立即冒气泡,这种现象激发了小明的探究欲望,请你参与小明的探究。

    (1)请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猜想】土豆丝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设计并完成表中所示的探究实验:

    (2)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土豆丝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土豆丝,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水和土豆丝不能放出氧气。

    实验三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土豆丝,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土豆丝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反思】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全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4)第一补充实验:在实验三前后,各对土豆丝进行一次称量,其目的是证明:反应前后土豆丝的没变。

    第二补充实验:倾倒掉实验三反应后的液体,向试管中余下的土豆丝中重新加入 , 又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土豆丝的没变。

    【结论】通过上述同学所做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土豆丝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 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可以用来加热的仪器(写名称,下同):可以收集气体的仪器
    (2)、小组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O2 , 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在做该实验时,需要在试管口放置。制备和收集主的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用F收集气体:③装入药品;④组装仪器;⑤加热;⑥撤离导管;⑦熄灭酒精灯;⑧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数字序号);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可以选取D装置收集O2 , 理由是 , 验满的方法为:
    (4)、人体在消化过程中部分食物残渣被肠道细菌分解成H2S气体,H2S气体以废气的形式排出体外。H2S气体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实验室常用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H2S气体,同时生成硫酸亚铁,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选用的发生装置最好选C,理由是。通常选用E装置收集H2S气体,气体应从端(填“a”或“b”)通入。
  • 9、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1)、下列做法符合“中国水周”活动主题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实验室中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工业用水净化后重复使用 C、生活中用淘米水浇花
    (2)、如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①兴趣小组向图1装置中加入蒸馏水,接通电源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查阅课本后,向水中添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a、b管很快出现了气泡。则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阴离子的化学符号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液面(填“上升”或“下降”),a、b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

    ③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两个玻璃管中的气体,观察到(填“a”或“b”)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④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组成的,获得此结论的理论依据是

    ⑤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在光照下分解水,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⑥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NaOH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2所示,由图得出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 10、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请选择一种物质用字母序号填空:

    A.明矾          B.金属镁          C.氮气          D.氖气

    (1)、常用于照明弹的物质是
    (2)、可用于絮凝剂的物质是
    (3)、用于霓虹灯填充气的物质是
  • 11、用化学用语表示:
    (1)、n个铁原子
    (2)、2个铵根离子
    (3)、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4)、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5)、“高钙牛奶”中钙指的是
    (6)、+3价铁元素的氧化物
  • 12、归纳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对有关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物质用途

    B.元素之最

    金刚石——切割玻璃

    液态氧气——火箭的燃料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

    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氢

    C.化学发现

    D.微粒性质

    徐光宪——发现元素周期律

    闵恩泽——中国催化剂之父

    体温计汞柱上升——微粒大小发生改变

    丹桂飘香——微粒不断运动

    A、A B、B C、C D、D
  • 13、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只要将它与自来水连接,便可以除去水中的部分杂质得到直饮水。某品牌直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 B、滤膜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紫外光照射的作用是加热 D、直饮水一定是纯净物
  • 14、如图是金刚石、石墨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学式都可以用“C”表示 B、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C、金刚石与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石墨很软,有滑腻感
  • 15、燃烧可以放出热量,能帮助我们煮熟食物、抵御寒冷等,它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物质生成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石蜡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镁在空气中燃烧一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 16、某学校图书馆内外都悬挂有灭火器,这种灭火器可能属于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以上三种都可以
  • 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饮茶文化源远流长。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记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主要是由于山泉水中的硅酸(H2SiO3)有益人体健康,可促进钙的吸收。《茶经》中用“细、馨、苦”形容茶汤的色、香、味,共主要是由茶黄茶(C29H24O12)、香叶醇(C10H18O)、儿茶素(C15H14O6)等物质所致。茶叶中富含的硒有防癌作用。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肥皂水检验山泉水是否为软水 B、山泉水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C、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硅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
    (2)、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原子核内8个质子 B、氧原子易得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C、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g D、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氧原子核上
    (3)、关于香叶醇(C10H1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香叶醇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香叶醇中碳与氢元素质量比为5:9 C、香叶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4% D、一个香叶醇分子中含有9个氢分子
  • 18、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与液体相关的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过滤 C、读取液体体积 D、检查装置气密性
  • 19、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
    A、缺铁会引起贫血 B、缺碘会引起龋齿 C、缺钙会引起成年人骨质疏松 D、缺锌会导致儿童发育不良
  • 20、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氢气 B、一氧化碳 C、金刚石 D、氯化钠
上一页 588 589 590 591 59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