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甲醚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清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车燃料,甲醚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四种物质都由原子构成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数目均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3:27 D、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保持不变
-
2、化工生产中常利用碳酸钙、碱石灰等作为吸收剂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实验测得燃煤(含S等)烟气中SO2的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ppm是一种浓度的表示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燃煤产生SO2的化学方程式是为S+O2SO2 B、碱石灰的脱硫效果比碳酸钙好 C、延长时间至500s可使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效果更好 D、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三次实验中原煤的质量需相同
-
3、2024年12月22日,恩平温泉半程马拉松鸣枪。志愿者准备了氯乙烷喷雾剂(主要成分为C2H5Cl)以防运动损伤。下列有关氯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三种元素组成 B、含有8个原子 C、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4:5 D、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
4、加强安全学习是同学们的一项必修课。下列措施不当的是A、发现煤气泄漏立即点燃打火机检查 B、人居社区配制消防设备和设置消防通道 C、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D、加油站、面粉厂附近严禁烟火
-
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易晾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液化石油气被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间间隔变小 C、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D、金刚石硬,石墨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6、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对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
C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氧气易溶于水
D
使用煤炉时,用扇子往炉中扇风
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
A、A B、B C、C D、D -
7、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滴加液体
B、量取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倾倒液体
-
8、在科学实验中,科研人员在20℃、1个标准大气压和其他一定的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水就可以结成冰,称为“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冰”是一种混合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D、结成“热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
-
9、过氧化钙(CaO2)作为供氧剂,能增加水中溶解氧,改善水质,常用于鱼池急救、越冬等。过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A、+4 B、0 C、-1 D、-2
-
10、维生素C(C6H8O6)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D、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0.9%
-
11、汕尾盛产的紫菜是一种硒含量丰富的食品。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7g B、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C、硒原子的中子数为34 D、硒属于金属元素
-
12、中国“天宫”空间站中的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参与反应的a和b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a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D、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11:9
-
13、实验安全提示是确保实验室操作安全的重要措施。下列实验安全提示图标中不正确的是A、
护目镜 B、
洗手 C、
用电 D、
锐器
-
1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植粟(即小米)时,合理施肥是增产的保障。下列物质属于钾肥的是A、Ca3(PO4)2 B、K2SO4 C、CO(NH2)2 D、NaNO3
-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6、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分类投放垃圾 B、露天焚烧秸秆 C、积极植树造林 D、坚持绿色出行
-
17、如图所示,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试管中与固体充分接触.可以使U形管内的水面左高右低的液、固组合是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水和硝酸铵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氯化钠
-
18、
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同学们在实验室欲配制上述溶液模拟选种。
【配制溶液】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用量筒量取________的水(水的密度为),选用的量筒规格为________(选填“50”或“100”);溶解过程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
【问题交流】
(3)配制过程,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4)经检测,最后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烧杯中原来有水 C.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模拟选种】
经查阅资料可知:选种的原理是将种子放入16%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空瘪的种子由于密度小会漂浮在溶液表面,而籽粒饱满的种子密度大则沉入溶液底部。
(5)相同条件下,有的同学尝试用质量分数为26%的氯化钠溶液模拟选种,发现与使用16%的氯化钠溶液相比,漂浮在溶液表面的种子数量________(填“变多”或“变少”)。
-
19、在“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兴趣小组同学做了系列实验,下列相关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A、
加水搅拌 B、
倾倒出上层清液 C、
检验酸碱性 D、
测定
-
20、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B、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 D、生成物丙中碳、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