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生活处处有化学。
    (1)、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
    (2)、蛋糕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3)、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小容器中的水为淡水 B、获得淡水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 2、下列方法能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是
    A、闻气味 B、伸入燃着的木条 C、观察颜色 D、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量取液体 C、加热液体 D、取粉末状固体
  • 4、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其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小
  • 5、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a的名称:
    (2)、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 该装置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
    (4)、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时,应夹紧右侧的导管,向长颈漏斗内注水,若出现现象,则气密性良好。
    (5)、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应当时开始收集。
    (6)、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混合的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采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A~F)。
    (7)、若用图2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6、

    实验小组同学对铁丝燃烧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实验装置见图。在检测器检测的氧气浓度升高且稳定后,缠绕不同螺旋形状的铁丝系在火柴一端,在火柴点燃后伸入,记录实验数据。

       

    【知识回顾】

    (1)写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 , 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3)铁丝一端系火柴的作用是

    【提出问题】探究铁丝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

    【猜想假设】铁丝燃烧时间可能与铁丝螺旋形状、与氧气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

    铁丝螺旋形状

    小螺旋

    大螺旋

    组号

    A

    B

    C

    D

    E

    F

    氧气浓度

    67%

    80%

    84%

    74%

    80%

    87%

    剧烈燃烧时间/s

    13'15

    9'19

    7'08

    11'03

    9'19

    7'07

    缓慢燃烧时间/s

    2'14

    2'06

    1'04

    1'06

    2'06

    1'04

    【解释与结论】

    (4)设计ABC组实验的目的是证明铁丝燃烧时间与有关;组号实验(填序号)对比,也可得出以上相同结论;
    (5)依据表格,具体阐述能准确证明燃烧时间与铁丝螺旋形状无关的证据是:

    【实验结论】铁丝燃烧时间与铁丝螺旋形状无关,与氧气浓度有关。

  • 7、AF是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其中B为黑色粉末,A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E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F为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经推断A是 , D是 , E是(填化学式)。写出A转化为E的符号表达式 ,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
    (2)、写出C转化为E的符号表达式
    (3)、写出E转化为F的符号表达式 , 该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 8、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分别是某兴趣小组对水进行的不同目的的探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电解水时,水中的氢、氧元素分别转化为氢气和氧气,如图中甲所示,表示氢气的是(填“a”或“b”)管。
    (2)、如图乙所示的是用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砂等材料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

    ①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性,A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活性炭,这利用了该物质的

    ②你认为上述简易净水器(填“可以”或“不可以”)将将水中所有的杂质除掉。

    (3)、如图丙为过滤装置,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

  • 9、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花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蜡状固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 , 红磷着火点为240.然后她进行了如图实验:

    (1)、按A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①铜片上的红磷

    ②铜片上的白磷

    ③水下的白磷

    (2)、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装置和C装置相连接,逐渐滴入双氧水,其中MnO2的作用是 , C装置中水下的白磷燃烧。
    (3)、从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为: 可燃物、
  • 10、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氧气的有               (填字母)。
    A、煤炭燃烧 B、植物光合作用 C、呼吸
    (2)、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富氧空气”,是因为氧气具有的性质。
    (3)、工业上得到大量氮气、氧气的方法是 , 利用的是(填字母)。

    A.分离空气中氮气、氧气

    B.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氮气、氧气

    C.沸点的不同

    D.化学性质的不同

  • 11、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空气,③液氧,④石灰水,⑤二氧化碳:⑥稀有气体,⑦高锰酸钾;⑧五氧化二磷:⑨自来水:⑩0.5%的食盐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属于混合物的是 , 属于单质的是 , 属于化合物的是 , 属于氧化物的是
  • 12、“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微观粒子A、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下同),表示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
    (2)、由图Ⅰ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若图Ⅱ表示的微观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该微观粒子的符号是
  • 13、化学用语是一种信息丰富、国际通用且比较简明的化学语言。
    (1)、用符号表示:

    ①2个氮原子

    ②3个二氧化硫分子

    ③氖气

    ④铝离子

    (2)、说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2S:

    2Na+

    O2

  • 14、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烧杯中的液体时,先垫上石棉网,再加热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口插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 D、加热试管时,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 15、“引汉济渭”是陕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水利工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为了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常将水煮沸 B、自来水厂的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经沉淀、过滤、吸附、杀菌处理得到的水是纯净物,可以直接饮用
  • 16、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 D、釜底抽薪:燃烧需要氧气
  • 1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18、如图为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B、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 19、如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镍属于非金属元素 B、图中X的数值是2 C、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D、镍的质子数是28
  • 20、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忘记加二氧化锰,则反应的结果与加了二氧化锰相比
    A、生成氧气的质量会增多 B、反应速率不变 C、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会加快
上一页 442 443 444 445 4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