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自然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在以下四种矿石中,可用于冶炼铝的是A、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B、软锰矿(主要成分是) C、赤铜矿(主要成分是) D、铝土矿(主要成分是)
-
2、稀释浓硫酸时,需要佩戴好护目镜,以保护眼睛,下列图标表示护目镜的是A、
B、
C、
D、
-
3、“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出门乘坐公交车 B、使用节能灯照明 C、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D、提倡纸张双面打印
-
4、如图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奥林匹克烯”(olympicene)单分子图像,化学式为C19H12 , 大约需要10万个这样的分子才能达到人的发丝直径那么宽,堪称世界上最小的五环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林匹克烯”由31个原子构成 B、“奥林匹克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40 C、“奥林匹克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9:12 D、“奥林匹克烯”与“足球烯”(C60)都属于化合物
-
5、超市出售的食用碱、食用小苏打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其主要成分分别是碳酸钠、碳酸氢钠 , 试回答:(1)、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之一)A、在厨房里,碳酸钠可去除蔬菜残余农药和面食中的酸性物质 B、在食品工业中,碳酸氢钠常用作发酵粉,也可制作碳酸饮料 C、在工业上,碳酸钠可用于粗盐精制、硬水软化及玻璃生产等 D、在实验中,若皮肤不慎沾上碱,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的碳酸氢钠溶液(2)、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碳酸钠溶液可快速去除油污,下图所示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碳酸钠溶液的操作步骤,试回答:
①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应为(填序号)。
②量取所需要水的体积,应选择(选填“”、“”或“”)量筒
(3)、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钾溶液。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的稀盐酸加入到含杂质的和的样品粉末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其操作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g。
②求最终得到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
6、完成下列小题:(1)、实致室中有两瓶没有贴标签的红色粉末,已知是铜粉和氧化铁粉末中的各一种,小明和小刚想用化学方法确定各是哪种物质,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小明各取少量两种红色粉末,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稀硫酸,振荡,观察到A试管中的红色粉末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A试管中加入的红色粉末是(填化学式)。
②小刚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取了一种试剂,也成功鉴别了上述两种红色粉末。则小刚所选的试剂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A.水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2)、粮食生产需要科学施肥。某化肥样品可能混入了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做出判断并回答:
①将气体A通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将会变成色。
②滤液C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阴离子为。
③实验过程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化肥样品中,肯定混入了上述三种物质中的(写化学式):一定不存在的物质为 , 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
7、气体的制备是初中化学实验重要的内容,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自制了一个简易制氧机,如下图所示。
①利用A装置可以抽拉的钢丝实现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接触与分离,当二者接触时,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若利用B装置监测产生的流气速率,则B装置中的端导管长度需调整至如图(选填之一)状。
(2)、以下装置是对二氧化碳制取及相关物质性质的探究(夹持仪器略,药品足量)。①接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关闭 , 打开 , 通过分液漏斗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至浸没石灰石,G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为 , F中产生的现象为。
③关闭 , 打开 , 一段时间后,H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为。
④为制取二氧化碳,需将6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加水稀释至9%,则所加蒸馏水的质量为g。
(3)、若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通过反应前、后装置浓硫酸洗气瓶的质量变化来测定某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为少量单质铜),所选仪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已知:为3个盛浓硫酸的洗气瓶: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水和一种金属单质)。①连接装置的目的是。
②若经过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浓硫酸洗气瓶的质量增加 , 则原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是g。
③小明同学欲使用装置M收集氢气,应将装置M(填“正放”“倒立”之一)收集氢气。
-
8、完成下列小题:(1)、“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文物考古彰显我国古今科技文明。
①用作测定文物年代的碳 , 衰变时核内质子数发生改变,则衰变后元素种类(填“改变”或“不变”)。
②石青[主要成分为是彩绘陶俑的一种矿物颜料,铜元素化合价为 , 则。
③“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在空气中加热,反复捶打,成为韧性十足的“百炼钢”,该过程中,生铁的含碳量(填“升高”或“降低”)。
④古籍记载“凡煎炼亦用洪炉,入(锡)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火力已到,砂不即熔,用铅少许勾引,方始沛然流注”。高温下木炭还原锡砂的化学方程式为;锡铅合金的熔点比纯锡(填“高”或“低”)。
(2)、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工业。从卤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如F图所示:在转化过程中,①处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应(填“中和”“复分解”“氧化”“化合”“分解”之一)。
(3)、海洋是人类的巨大资源宝库,从海水中可以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在时,和的溶解度相等。
②在时,将固体加入到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③在时,各取和固体 , 分别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松后降温至 , 此时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饱和溶液的质量(填“小于”“等于”“大于”之一)。
-
9、完成下列小题:(1)、按要求从氢气、氧气、氯化银、硝酸铁、二氧化硫、碳酸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烧的气体 ②导致酸雨的氧化物
③一种受热易分解的酸 ④一种易溶于水的盐
(2)、生活多姿多味—“化”说五味。①酸:酸脆爽口的醋溜黄瓜深受人们喜爱。食醋中因含有大量的阳离子(填离子符号),使食醋呈酸性。
②甜:食物的甜味主要来自糖类,葡菌糖和淀粉都属于糖类。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说,两者均属于(选填“无机物”、“有机物”之一);在淀粉分子中,碳、氢两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③苦:《茶经》中用“细、馨、苦”形容茶汤的色、香、味,茶香四溢主要体现微粒的基本性质是。
④辣:莱芜是“三辣”之乡,作为“三辣”之一的大蒜,在切开后会产生一种大蒜素(化学式为),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大蒜素中,碳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⑤咸: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选填“分子”“原子”“离子”之一)构成的。
-
10、取某单质铜和单质锌的混合物样品放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搅拌,恰好完全反应,静置。一定温度下,在烧杯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和固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锌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B、加入的硫酸铜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C、该混合物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D、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比加入的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小
-
11、芯片是用高纯硅制成的。如图是以石英砂为原料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石英砂主要是 , 含有少量的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a中的溶质是和 B、①中发生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②中反应需要在无氧环境下进行 D、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
-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和固体
加水溶解,分别测量溶液温度变化
B
除去气体中的少量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铁粉末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D
检验溶液在空气中变质
取样,加入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A、A B、B C、C D、D -
13、科学家利用“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技术的推广有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B、该反应前后碳、氢和氧原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C、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 D、该反应前后“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性质和质量未发生改变
-
14、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 B、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化学变化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D、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不变
-
15、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作火箭发射燃料 B、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光——用作电光源 C、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白光——用作照明弹 D、生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用作干燥剂
-
16、《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知识。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煤饼烧石成灰”——石灰石经煅烧变成生石灰 B、“凡金性又柔,可屈折如枝柳”——金的硬度比较小 C、“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加热蒸发溶剂析出食盐晶体 D、“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铁浸入铜盐溶液,表面生成红色铁锈
-
17、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氧化性,用作燃料 B、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用作除锈剂 D、氢氧化钠具有碱性,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18、
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学习。
任务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小明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他对该实验原理很感兴趣,进行了下列探究。
【实验探究及分析】
(1)如图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以适当的速度将水滴入Na2O2中,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当看到________现象,说明反应生成了氧气。(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原因是________,这一现象也为脱脂棉燃烧找到了依据。任务二:白磷燃烧的再探究
【查阅资料】生石灰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步骤】如图2所示,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待蜡烛自动熄灭(蜡烛未燃尽)且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将胶头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足量白磷开始燃烧。图3是广口瓶内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分析讨论】
(3)对比滴入水前后白磷的现象,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4)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填字母)。A. 可燃物燃烧O2必须充足 B. 白磷燃烧结束后广口瓶内没有O2存在 C. 蜡烛燃烧时所需O2的浓度大于白磷燃烧时所需O2的浓度 任务三:对燃烧的调控
(5)打铁花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焰火表演艺术。其原理是将生铁烧至溶化成为铁水,再将铁水在空中用力击打而形成四处飞溅的耀眼“铁花”。烧铁水时,用鼓风机不断向燃着的焦炭中鼓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 -
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及气体性质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2)、如图G所示实验中,瓶底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用图F所示装置来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试管中的水里应加入的试剂是。
-
20、金属材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金属的利用和回收至关重要。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欲从含有硫酸铝、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回收流程如下图所示:(1)、固体A中的成分是。(填化学式)(2)、过程Ⅱ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3)、该小组的同学又收集到一些含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废液,同学们向其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则有关判断正确的是______。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