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化肥中不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2HPO4 B、KCl C、NH4H2PO4 D、KNO3
  • 2、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混合物:河水、空气 B、氧化物:高锰酸钾、二氧化碳 C、单质:氢气、铁 D、化合物:水、氧化镁
  • 3、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加固体药品 C、滴加液体药品 D、闻药品气味
  • 4、如图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
    A、    B、    C、    D、   
  • 5、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60.0g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反应完全(假定过氧化氢全部分解,产生的氧气全部逸出,水的蒸发忽略不计)。

    请分析并计算:

    (1)上述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若测得上述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的质量为59.8g,根据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可知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应为       g。

  • 6、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水(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

    (2)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4)我国淡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一种途径,请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具体做法

  • 7、中科院已研制出石墨烯芯片,石墨烯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碳。请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碳是第周期的元素;

    (2)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与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

    (4)②和④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8、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铁原子:
    (2)、2个氢氧根离子: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5)、氩气:
    (6)、亚铁离子:
    (7)、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 9、

    氯化钠是生产、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应用很广泛。

    I.图甲和图乙分别是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甲中的x=

    (2)金属钠与氯气反应时,由图乙的结构可知,氯原子容易得到钠失去的1个电子,从而形成最外层有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的氯离子,氯离子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II.如表是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30℃时,将10g氯化钠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到的氯化钠溶液属于(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医用盐水(溶质为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9%,现有200mL该盐水(假定该溶液的密度为1g/mL),其中含NaCl的质量为g。

    III.回答下列问题:

    (5)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xNaCl+yH2O__zNaOH+wH2↑+zCl2↑,若w=v=1,那么x=y=z=(填数字)。

  • 10、为防止全球变暖,我国承诺在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氢能,下图是利用太阳能制氢的示意图

    (1)上图实现了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其中电解水的过程是由电能转化为(填“化学能”或“热能”)。

    (2)从微观的角度讲,每2个水分子分解,会产生个氢气分子。

    (3)H2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H3OH(甲醇)和H2O,该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4)上图中能够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11、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如图为某实验示意图,有关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铜块上的白磷燃烧 B、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既提供热量又隔绝空气 D、升高水的温度,铜块上的红磷也能燃烧
  • 12、永州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每位市民都要珍惜生命、杜绝毒品。“冰毒”是一种毒品,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B、1个甲基苯丙胺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 C、甲基苯丙胺中的H、N元素的质量比为15:14 D、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 13、工业法生产硝酸的一个中间反应可用微观模型表示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无变化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O+O2=NO2 C、该反应过程中氧气分子全部参与了反应 D、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 14、将50g氯化钡溶液与90.3g硫酸钠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23.3g白色固体。请计算:
    (1)、求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5、

    某探究小组做了CaOH2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相关实验探究,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溶液酸碱性验证

    (1)向烧杯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中性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B:手持技术支持下的微观探究

    (2)往烧杯乙中逐滴滴入一定体积的某浓度CaOH2溶液,待反应结束后,用26.5%Na2CO3溶液继续滴加,利用仪器收集、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溶液“pH值-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写出pH值由a-d过程中,烧杯丙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3)“pH值-时间”变化曲线中,c点后pH值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4)b点对应的溶质有

  • 16、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应对A装置做出的改进是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实验室采用B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实验室采用C装置代替B装置制取CO2 , 突出优点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收集装置中既不能收集O2 , 也不能收集CO2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5)、如果用G装置测量生成O2的体积,则在虚线框内还需添加的仪器是
  • 17、铁黄(FeOOH)是一种颜料,以某硫铁矿废渣(主要成分Fe2O3 , 含有少量的SiO2 , 其余成分不考虑)为原料,制取铁黄,以下是制取工艺流程。(注:铁黄不与水反应;SiO2不与水和和硫酸反应)

    (1)、过程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2)、过程Ⅱ的操作名称为
    (3)、过程Ⅲ中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2NaOH=FeOH2+Na2SO4。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4)、①FeOOH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以加热分解成Fe2O3和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温度不同时,生成的Fe2O3。颜色如下表:

    温度/℃

    400

    700

    750

    800

    颜色

    橘红

    鲜红

    鲜红

    暗红

    如果希希同学想获得鲜红的Fe2O3 , 应把温度控制在

  • 18、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化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请按要求填空。

    (1)、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物质是
    (2)、交点C的含义是
    (3)、T1℃时,将乙溶液由B点变为A点的方法是。(填一种)。
    (4)、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_____。
    A、溶解度:乙=甲>丙 B、溶剂质量:丙>甲=乙 C、溶液质量:丙>乙>甲 D、溶质质量分数:丙=乙>甲
  • 1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加工成蜂窝煤,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目的是
    (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4)、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一种常见的液体,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图C、D、E、F 中共表示种元素,属于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是(字母,下同),与E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2)、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