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现有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D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是“司母戊鼎”中的一种金属元素,其单质呈紫红色;F元素形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1)、下列属于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写出由A、B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阴离子的符号
    (3)、D元素的单质与A、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人体缺D元素可能会引起
    (5)、为了判断D、E、F元素形成的三种单质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中的单质经过打磨处理)、其中合理的是

    ①把形状、大小相同的D、E、F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中

    ②把F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含D的低价盐溶液和E的盐溶液中

    ③把D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含E、F的盐溶液中

    ④把E、F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分别放入含D的低价盐溶液中

  • 2、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小美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
    (1)、小美一进家门,就闻到粽子的香味,从微观的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包粽子的原料之一是糯米,糯米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2)、妈妈煮菜时用了加碘食盐。人体缺碘可引起疾病;
    (3)、到家后小美先用酒精消毒液洗手。酒精能杀菌消毒的原因是
    (4)、饭后,小美看到一篇报道“2021年9月,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撰文宣告首次实现了由CO2到淀粉[C6H10O5n]的人工全合成”,其合成淀粉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6nCO2+12nH2C6H10O5n+7nH2O。该技术除有望缓解粮食危机外,还可缓解环境问题中的效应。
  • 3、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将下列化学物质的标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NaCl       B.CaCO3       C.NaHCO3       D.石墨

    (1)、可用作电极的是
    (2)、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4)、可用于腌渍蔬菜、鱼、肉、蛋等的是
  • 4、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除去CO中混有的CO2 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健康的角度出发,人应该尽量穿纯棉做成的衣服。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B、棉线与羊毛线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别 C、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10︰5 D、棉花属于合成纤维
  • 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稀盐酸中:Na+、Ba2+CO32-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 C、在氯化钾溶液中:Na+、Ca2+NO3- D、在氯化铵溶液中:K+、Cu2+、OH-
  • 7、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档案室资料起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可以利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霉变大米、花生等含有黄曲霉素,高温蒸煮后可食用
  • 8、缺钙会导致青少年发育不良。小渝从食物中摄入钙元素不足,医生建议每天服用补钙产品进行补充。小渝先按说明书服用了一段时间的××牌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后来又改为按说明书服用××牌钙片。结合两种产品的部分说明书完成下列计算(假设补钙产品中其他物质不含钙元素。)

    ××牌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

    【含量】每瓶10mL,每瓶含钙110mg

    【用量】每天3次,每次2瓶

    ××牌钙片

    【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3C27H44O

    【含量】每片1.5g,每片含碳酸钙55%

    【用量】

    (1)、钙片中的维生素D3可以提高钙的吸收,维生素D3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2)、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每瓶××牌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中的葡萄糖酸钙的质量是多少毫克?

    (已知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结果精确至1mg)

    (4)、钙片说明书的用量一栏已模糊,若更换为钙片后每天仍补钙元素660mg,请通过计算将钙片的用量一栏补充完整。(3、4问请写出计算过程)
  • 9、重庆八中实验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以下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在甲组实验装置中,橡胶塞和小气球的作用是 , 相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2)、乙组同学测得玻璃管、镁粉和管内空气的总质量为m1 , 反应结束并冷却后取下玻璃管,称量质量为m2 , 发现m2<m1 , 原因是。为使测量结果前后相等,对实验进行的改进是
    (3)、丙组同学利用氧化汞加热分解为氧气和汞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提出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在集气瓶水面上方加少量植物油,原因是。实验结束后,小云记录了以下几组数据:(氧气的密度为ρ克/毫升)

    ①反应前称取试管的质量a克

    ②反应前装有氧化汞试管的总质量b克

    ③反应结束冷却后试管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c克

    ④反应后量筒内增加的水体积d毫升

    实验操作均正确,在误差范围内,如果出现等量关系(用上述字母表示),可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10、

    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

    实验一:制取气体。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氯酸钾(KClO3)粉末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 为得到较干燥的气体,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实验二: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

    (3)甲图加湿仓中水的作用是 , 加湿仓中O2流过的路径相当于图(填:乙、丙、丁)。

  • 11、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

    (1)、178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让水蒸气通过高温的铁制枪管,得到了氢气和四氧化三铁(如图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验后,铁制枪管的总质量会(填“增重”、“减轻”或“不变”)。
    (2)、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若用图2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注射器Ⅰ和注射器Ⅱ中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为
    (3)、19世纪,化学家们将CaH2固体作为贮氢材料,将其加入水中即可得到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重庆八中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1)、实验一:研究分子运动。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二:研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 , 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该实验发生的化合反应的方程式 , 改进后的优点是实验简便,安全,不用另外加水,且
  • 13、如图是六种粒子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为某原子的结构,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构成该原子的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粒子④的能量比粒子①高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②上 C、原子中②与③的数目一定相同 D、②与③的质量几乎相等
    (2)、图B表示的微粒的化学符号为
    (3)、图E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化学性质与(填字母序号)的化学性质相似,它与C形成的化合物为(写化学式)。
  • 14、“水为食之先”, 《燔石篇》中介绍了净化河水酿酒的方法。

    (1)、明矾中硫酸根离子的符号是。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则乙池净水主要利用了木炭的性。
    (2)、净化后的水用于酿酒,《本草纲目》记载:“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瓶,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①在粮食中加入酒曲发酵酿酒发生的是(填“缓慢氧化”或“剧烈氧化”)。

    ②古法酿酒通过加热而后出酒,所用原理与现代净水方法中的相似。

  • 15、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
    (2)、硝酸铁
    (3)、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标出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16、以下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B、一定质量的硫在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时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
  • 1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和煮沸均可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农业上采用喷灌和滴灌可节约用水 C、天然水经过静置、沉淀、过滤、吸附后成为纯净的水 D、纯水的导电性差,因此电解水可加入硫酸钠作催化剂加快反应
  •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做燃料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
  • 19、以下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参与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2:1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该反应能减少大气污染
  • 20、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归纳不合理的是
    A、带正电荷的原子一定是阳离子 B、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所有的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上一页 972 973 974 975 97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