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B、水分子是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C、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净水 D、水蒸发为水蒸气后体积变大说明水分子的大小改变
  •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 B、空气 C、河水 D、二氧化碳
  • 3、下列物质不是空气成分的是
    A、He B、H2 C、O2 D、CO2
  • 4、氧化钙俗名生石灰,某同学针对氧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离B中难溶物的操作Ⅰ叫
    (2)、如果要用实验证明C中不是水而是一种溶液,可以选择(填序号)进行实验。

    ①稀盐酸                    ②酚酞溶液                    ③CO2④NaCl溶液

    (3)、操作Ⅱ是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后无色澄清液出现白色固体,则白色固体的物质名称是
  • 5、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能证明 A 中反应发生的现象
    (2)、写出上述实验中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D 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写一种即可)。
  • 6、兴趣小组的同学借助pH传感器监测溶液pH的变化情况来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如图是反应装置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

    (1)、a点时,锥形瓶中溶液为(填“紫”、“蓝”或“红”)色。
    (2)、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位于曲线的(填“a”、“b”或“c”)点。
    (3)、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4)、下列说法是同学们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得出的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锥形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不断变小直至为0 B、实验过程中使用磁力搅拌器的目的是加快反应 C、锥形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直在不断增大 D、实验过程中也可选用pH试纸验证反应的发生
  • 7、下图是中学常见物质的转换关系图。其中A、B常温下都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B、X、Y、E都为氧化物,X是反应作催化剂,E为黑色固体,Y是碱石灰中的一种成分,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I为蓝色沉淀,L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Z是一种金属。请回答: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写出反应G与H反应生成I和J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L的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8、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①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

    ②氯化镁中的阳离子

    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2)、请回答下列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①专家批驳了“可燃面条是问题食品”的谣言。面条由面粉制得,面粉不仅能燃烧,而且分散在空气中遇明火还可能发生爆炸。由此可以推知面粉具有性。

    ②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作用。

    ③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利用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

  • 9、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用稀硫酸除铁锈:
    (2)、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 10、清洁剂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厨房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NaOH,使用时要戴上橡胶手套,其原因是
    (2)、“水垢净”的有效成分为盐酸,可去除水垢[主要成分CaCO3、Mg(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
  • 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课上小明同学把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最先看到的现象是 , 请用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 过一会看到有无色气泡冒出,请用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课后清洗仪器时,他发现溶液变成浅绿色 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写物质名称)。
  • 12、安全重于泰山,化学实验正确操作十分重要。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不用手接触药品不品尝药品 B、不慎将少量酸沾皮肤上应立即涂硼酸 C、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 D、实验室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 13、高铁酸钾(K2FeO4)可用于净水,也可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①MnO2+4HCl(浓)Δ__MnCl2+Cl2↑+2H2O

    ②3Cl2+2Fe(OH)3+xKOH=2K2FeO4+6KCl+y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②中 x=10,y=8 B、反应①中,可得到纯净的氯气 C、在反应①中,只有氯元素化合价改变 D、上述反应中有分解反应
  • 14、不随加入水的质量改变的是
    A、某溶液中溶质质量 B、溶质质量分数 C、溶液的 pH 值 D、溶液的体积
  • 1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前提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   CO2的验满 D、   称量氢氧化钠
  • 16、下列用微粒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
    A、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吹胀气球:分子的体积增大 D、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H+
  • 1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盐可以调味腌制白菜 B、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C、碱性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浓硫酸可以作食品干燥剂
  • 1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稀释浓硫酸 C、除去CO中的CO2 D、熄灭酒精灯
  • 19、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电光源 D、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
  • 2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并利用模型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硅是由构成的。水是由(填符号)构成的。
    (2)、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下列物质多样性的原因。

    ①金和铁性质不同,属于不同种金属

    ②CO和CO2性质不同,属于不同种物质

    ③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如上图),但二者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3)、下列是有关物质组成与构成关系的网络图,完善网络图。

    图中①表示的是 , ④表示的是

    (4)、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结构。下列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②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③卢瑟福等人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修正了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

    ④卢瑟福核式模型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不会被替代

上一页 951 952 953 954 95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