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的成分是什么。

    【发现问题】:将一只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

    【提出问题】: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测与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探究】: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字母序号),但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字母序号)。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心),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填字母序号)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填字母序号),因为。关于蜡烛燃烧,你还能提出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其他问题是:
  • 2、以下A~E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A、C、D、E中,表示原子的是 , 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 容易获得电子的是(请填写对应字母序号)。
    (2)、当m=时,B粒子表示原子,当m=9时,B粒子是(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当m=时,B粒子是带有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3)、E中原子核内质子数是 , 核外电子总数是
    (4)、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是Mkg,一个B原子的质量是Nkg,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水在一定条件下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表示水蒸气冷凝的变化是(填“①”或“②”),该过程水分子能量(选填“获得”或“失去”);表示水通电分解的变化是(填“①”或“②”)。
    (2)、变化①中水分子的发生了改变,不变的是(请选填以下词语:“大小、数目、间隔、排列方式”)。
    (3)、变化②中水分子的发生了改变,变成了
  • 4、

    (1)、如图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填“①”或“②”),若点燃该气体,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反应类型为
    (2)、电解水时能转化为能,连接正极与负极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水通电分解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填序号):

    ①水分子的能量②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③水的化学性质④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

    (3)、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如图表示节约用水的标志是(填字母序号)。

    A.                  B.             C.             D.

    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 5、具备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后果是
    (2)、使用托盘天平时,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且使用了游码,后果是
    (3)、使用量筒时,仰视读数,后果是
  • 6、下图提供了实验室常见的部分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 c
    (2)、根据实验目的从下图中选择相关仪器,用序号填空。

    ①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时用。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③量取8mL液体时用。④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

    (3)、将已称量好的5g食盐溶解在30mL水中,除图中所列仪器之外,还需要添加的仪器是
  • 7、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有可以用微粒的观点去解释,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B

    C

    D

    现象

    蔗糖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会“消失”,而放入水中会很快“消失”

    缉毒犬能靠辨别气味发现违禁品

    水结成冰后不能流动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解释

    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对蔗糖分子作用力小,而水分子对蔗糖分子作用力大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后,水分子不再运动

    受热后分子间隔变大

    A、A B、B C、C D、D
  • 8、下列有关原子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 B、相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的体积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C、原子核体积虽小,但依然是可以再分的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电子上
  • 9、某同学欲配制一定量的食盐水,需要称量6g食盐,有如下实验操作:①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间②在两个托盘上各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片③向左盘中添加食盐,直到天平平衡④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将游码拨到标尺零刻度处⑤在右盘放入5g砝码,将游码拨到1g处。正确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 C、②⑤③①④ D、②③⑤①④
  • 10、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原子质量的计量对学习化学具有重要意义,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C、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质量之比 D、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
  • 11、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构建正确的微粒观是形成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质子、中子、电子也是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
  • 12、水的天然循环意义重大。从水的天然循环角度考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是在不断变化的 B、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C、某地的降水都是当地地表水蒸发后形成的雨水 D、水的天然循环中水分子本身不变
  • 13、2023年8月17日,某大学化工系化学实验室发生了严重的爆炸事故。这次爆炸事件再次敲响实验操作安全警钟。下列实验室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13 C、清洗试管时,用力不要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D、易燃易燥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必须隔离贮存
  • 14、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一一说明水分子很小 B、湿衣服在太阳下干得更快一一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一一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一一说明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 15、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下列身边的化学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白醋 B、蒸馏水 C、消毒酒精 D、纯牛奶
  • 16、下列化学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
  • 17、水是生命之源,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合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B、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C、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D、该净水器能除去所有杂质
  • 18、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中国水周”,珍惜水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水受热蒸发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C、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D、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操作可达到饮用标准
  • 19、能够正确识别化学仪器是化学实验技能之一,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长劲漏斗 B、电子称 C、椎形瓶 D、坩埚钳
  • 20、小红同学在水杯中放入一枚鸡蛋,向其中加入一些白醋,过一会儿,发现鸡蛋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她认为“可能生成了二氧化碳”,小明认为“可以通入石灰水中检验”。对于“可能生成了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方案 C、提出问题 D、获得结论
上一页 913 914 915 916 9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