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设计了下列问题,请作答:
    (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

    两个试管

    ②别向A、B两个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

    (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2)、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3)、如何验证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 2、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实验,请回答:

       

    (1)、a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要制取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3)、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操作是
    (4)、用D装置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且应(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 3、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明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50年。
    (1)、为纪念门捷列夫,科学家将一种由人工核反应获得的新元素命名为钔(Md),已知钔原子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6,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 钔失去三个电子后形成离子,该离子符号为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中①所代表的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3)、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X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 4、图1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2。

       

    请你回答:

    (1)、氟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2)、X=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
    (4)、图2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
    (5)、请写出C的微粒符号
  • 5、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用“ ”可表示的微粒是(填化学符号)。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填标号)。

    (3)、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 ℃,氧气沸点-183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4)、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填标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植树造林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 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1)、三个氮原子
    (2)、五氧化二磷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 该微粒的符号是
  •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发生改变

    ②气球吹爆过程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表示的微粒都是离子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 8、2021年12月9日,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为全球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空间站主体用到了重戚轻、强度高、耐腐蚀的钛合金。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及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10 B、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 D、钛原子的质子数为48.9
  • 9、下列是四种物质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不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中X、Y、Z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X<Y B、最外层电子数:X<Z C、Y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 D、X和Z的化学性质相似
  • 11、2022北京冬奥会上源自成都制造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展现了“科技奥运”的精神理念,如图是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碲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 B、碲的原子序数为52 C、碲属于金属元素 D、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g
  • 1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A、固体难压缩——分子间的间隔小 B、气体受热膨胀—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分子很小 D、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13、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 14、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B、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C、氧分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最小的粒子
  •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会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 1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因为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变色等现象,则有发光、变色等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 17、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B、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气割、气焊 C、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多种电光源 D、木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 18、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固体质量 B、氧气验满 C、倒入稀盐酸 D、加热液体
  • 19、下列属于“空气污染指数”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二氧化氮 D、水蒸气
  • 2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天然水 C、矿泉水 D、冰水混合物
上一页 910 911 912 913 9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