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

    探究氧气含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验证分子不断运动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 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宏观﹣微观物质观: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原子种类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C、科学探究与实践: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不需要放一层细沙或少量水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后的废液不能随意排放,需集中回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 3、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往自制净水器内放入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催化作用

    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可供给呼吸

    C

    水壶底部有较多的水垢

    水的硬度较大

    D

    用燃气灶炒菜

    燃气燃烧放热

    A、A B、B C、C D、D
  • 4、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示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图中所有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该反应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氯原子
  • 5、仔细观察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的基本素养。下列实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
  • 6、小君同学把压扁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恢复原样。从微观角度来看,乒乓球恢复原样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间隔变大 B、分子数目增多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变大
  • 7、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氟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电荷数为9 B、中子数为10 C、元素符号为F D、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g
  • 8、烧制瓷器的黏土中含有以下元素,其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B、 C、 D、
  • 9、以下是珠海市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加热2mL水至沸腾”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倾倒水 B、点燃酒精灯 C、夹持试管 D、加热水
  • 10、研发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基础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闵恩泽 C、张青莲 D、道尔顿
  • 11、下列做法不符合保护空气和水资源的是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垃圾分类回收 C、积极植树造林 D、加强空气质量检测
  • 12、下列有关空气中的成分、水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气割、气焊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光,可用作电光源 D、水不能燃烧,可用于任何火灾的灭火
  • 1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 B、 C、氮气 D、稀有气体
  • 14、下列图标中,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 1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冰雪融化 C、铁水凝固 D、陶瓷破碎
  • 16、小李同学在化工颜料店发现一种“银粉”,他猜想该“银粉”可能是银粉、铝粉或锌粉中的一种。为了确定“银粉”的成分,小李将一小包密封良好的“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实验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观察到“银粉”全部溶解(杂质忽略不计),且有气体产生。

    实验2:为进一步确定“银粉”是何种金属,小李同学另取1.8g“银粉”放入质量为100g的烧杯中,再把100g稀硫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进行称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所加稀硫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g

    126.7

    151.6

    176.6

    201.6

    据此计算分析:

    (1)、“银粉”一定不是(填写化学式);生成氢气总的质量为
    (2)、“银粉”是何种金属?同学们经过小组讨论,得出一种方案:若“银粉”为铝,可依据生成氢气的总质量计算出消耗铝的质量,从而作出判断。请你写出这种方案的计算过程。
  • 17、

    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从多角度了解。

    Ⅰ.冶炼钢铁

    (1)钢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材料,高炉炼铁中常用赤铁矿作为原料,写出高炉中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Ⅱ.金属的活动性

    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镍(Ni)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查阅资料】

    镍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2价的无色溶液,并放出氢气。

    【作出猜想】

    (2)小组同学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Ni>Fe>Cu

    猜想二:Fe>Ni>Cu

    猜想三: ________

    【探究实验】

    (3)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①:将砂纸打磨过的镍片加入到盛有适量稀硫酸的试管中

    ________

    猜想三错误

    实验②:将砂纸打磨过的铁片加入到盛有硫酸镍溶液的试管中

    铁片表面有固体析出

    猜想________正确

    (4)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结论】

    由上述实验及分析可得Fe、Ni、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Ⅲ.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进行如图实验,现象如下表。

    试管

    A

    B

    C

    D

    一周后现象

    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

    (5)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铁与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

    (6)对比A、D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还与________有关。

    (7)下列金属制品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B. 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C. 铁制品表面镀一层铬
    D. 用钢丝球擦除铝制品表面的污渍
  • 18、锌精矿(主要成分为ZnS,含少量铜元素)是生产金属锌的主要原料,用锌精矿石火法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锌精矿进入沸腾炉前需粉碎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
    (2)、沸腾炉的炉气中含有形成酸雨的气体是(填写化学式),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还原炉中焦炭与氧化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锌蒸气“冷定”后方能“毁罐”取出,从化学变化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5)、相同质量的下列化合物中,含锌质量最多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ZnO B、ZnS C、ZnCO3 D、Zn(OH)2
  • 1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钛(Ti)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工业。钛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n=。金属钛常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为原料冶炼,FeTiO3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
    (2)、图2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从微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都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写出由H2O转化为O2的化学方程式
    (3)、铝和铁元素种类不同的本质区别是。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金属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微观粒子是(填写微观粒子符号)。
  •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选用图1中C作发生装置,使反应停止的操作为
    (3)、将净化除杂后的二氧化碳进行如图2性质实验。

    能使装置E中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装置F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装置G中燃着的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由此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氢氧化钠和醋酸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应选用图1中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已知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若D装置盛满水,收集甲烷气体时,气体的进气口应为(填“a”或“b”)。
上一页 904 905 906 907 90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