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质之一,我们应该多角度进行研究。
(一)水的组成——电解水

(1)如图①,电解水时水中常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________;一段时间后,将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绘制成图②。则A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B气体在电源的________极产生。
(二)水的净化
“生命吸管()”是一种快速获取野外饮用水的吸管装置(长约 , 重约),里面装有过滤材料和滤芯,其净水过程如下图所示:

(2)“生命吸管”中层的作用是过滤,碘树脂起杀菌消毒的作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有________作用;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食盐和蔗糖 B.食盐和沙子 C.铁粉和木炭粉 D.氧气和二氧化碳
(3)离子交换树脂中阳离子交换柱的交换过程如图所示。(图中阴离子未画出,交换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

①1个可以交换出________个。
②离子交换树脂________(填“能”或“不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
(4)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三)水的转化与利用
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常温下,A与B组成元素相同,C与D在常温下的状态相同。通常情况下,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5)A在医疗上可以用于________。
(6)写出物质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7)若E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且为大气污染物,则E的化学式为________。
(8)若E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一定是化合反应 B. 一定是氧化反应 C. 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 一定发光、放热 (9)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种生产高锰酸钾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步骤Ⅰ中发生了_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②步骤Ⅱ中氮气________生成物之一(选填“是”或“不是”)。
③步骤Ⅲ中水________反应物之一(选填“是”或“不是”)。
④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________。
-
2、
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元素,1803年,道尔顿创立科学原子论,揭示了元和原子的内在联系;物质均由原子构成,一种元素对应一种原子,原子质量为区分不同元素的标准。
(一)下表为氕、氘、氚原子的构成:
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氕
1
0
1
氘
1
1
1
氚
1
2
1
(1)按照道尔顿区分不同元素的标准,上表中的原子对应3种元素。按照现代化学的元素概念,上表中的原子属于种元素,理由是。
(二)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
族
周期
ⅠA
0
1
H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B
C
N
①
F
3
②
P
S
(2)元素F和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3)②表示硅元素,晶体硅广泛应用于芯片、太阳能光伏板的生产中,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请画出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工业制取单质硅的化学反应为:。X的化学式为。
(4)硅元素组成的物质偏硅酸是一种常见的矿物质,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功效和作用。

如图是某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标出中的化合价为。
(5)请写出该标签中硫酸根离子的符号;“”中的“”表示的含义是。
(6)写出由钙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7)若矿泉水中的 , 全部由提供,1瓶的矿泉水,至少含有质量为。
-
3、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是




A.足量汞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持续加热
B.质量相等的镁和氧气在点然的条件下充分反应
C.表示给冰块加热至水变为气态,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
D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A、A B、B C、C D、D -
4、分别加热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样品1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分离出样品1反应后的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4
2.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2.0
22.1
x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x=1.9 C、乙为催化剂 D、该条件下丙和丁均为气体 -
5、工业上用生产(硝酸)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数之比为 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经过反应②后形成酸雨,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转化过程中,只有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
6、氧烛(如图)是一种常用于潜艇中的化学氧源,主要成分为氯酸钠(),同时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镁粉(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烛中发生的反应既有分解反应,也有化合反应 B、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C、氧气密度比较大,所以使用时装置必须倒置 D、镁粉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氧烛释放出氧气的质量 -
7、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证明该气体的组成元素中有C、H
C.探究氧气含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
8、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采用的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氢气与氧气
燃着的木条
B
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
观察颜色
C
硬水和蒸馏水
蒸干液体样品
D
白糖和食盐
溶于水,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
9、铟的相对原子质量采用了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测定的数据。下列有关钢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C、细原子的质子数为49 D、相对原子质量为 -
10、“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汽油置于敞口容器中逐渐减少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气体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变小
C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氢气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
氢气能燃烧而氮气不能燃烧
分子结构不同
A、A B、B C、C D、D -
1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
物质的分类
B、
地壳中元素含量
C、
微粒与元素的关系
D、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
1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引燃镁条
B.过滤
C.夹持试管
D.用胶头滴管取液体
A、A B、B C、C D、D -
13、下列化学符号的含义正确的是A、个钠元素 B、表示2个铁离子 C、个氢离子 D、两个氧原子
-
14、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饼干敞口放置变软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 B、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在电光源方面有重要的用途 C、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D、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质量的
-
15、202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与主题不相符的是A、践行“光盘行动”,节约粮食 B、鼓励烧烤摊露天经营,推动地摊经济发展 C、火力发电厂需进行燃煤脱硫、控尘处理 D、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变废为宝
-
16、《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记录食品酿造的典籍。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过滤清液
B、
选料捣碎
C、
入窖酿酒
D、
酒水蒸馏
-
17、
茶垢清洁剂能快速清除茶具上附着的茶垢等污渍,它溶于热水,有许多气泡产生。某学习小组同学对茶垢清洁剂进行了项目式探究。
【查阅资料】
①某品牌茶垢清洁剂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 , 过碳酸钠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能和稀硫酸反应。该茶垢剂的其他成分与水、与稀硫酸反应均不生成气体。
②茶垢清洁剂遇水后释放出的活性氧能使茶垢分解、脱落。
任务一:探究温度对茶垢清洁剂使用效果的影响。
研究小组向两个装有茶垢清洁剂的抽滤瓶中,分别注入的冷水、热水,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氧气浓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如图2所示。

(1)加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完好的方法是:塞紧橡胶塞后,。
(2)茶垢清洁剂清洗茶垢时,用(填“冷水”或“热水”)的效果更好。
任务二:探究茶垢清洁剂的优劣。
活性氧的含量是衡量过碳酸钠产品的优劣。控制在范围内,以碳酸钠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备过碳酸钠,探究反应物质量比与过碳酸钠的产率及活性氧的含量关系,数据如下表:(注:活性氧的含量)
碳酸钠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
过碳酸钠的产率/
活性氧的含量/
78.91
12.70
81.08
12.71
79.53
12.67
76.02
12.68
(3)由上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最佳投料的质量比为。
(4)若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偏高,会造成过碳酸钠的产率偏低,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任务三:测定茶垢清洁剂加水后产生碳酸钠的质量。
【查阅资料】
③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碱石灰能吸收水蒸气和
④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步骤】(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反应前丙装置质量/
反应前丙装置质量/
m
n
(5)为达到实验目的,先称取一定质量加足量水后的茶垢清洁剂样品放入图3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a.称量装置丙
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6)反应开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 , 的目的是。
(7)装置丁的作用是。
(8)如果缺少装置乙,测定的实验结果会(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9)该茶垢清洁剂加水后产生碳酸钠,产生的碳酸钠与加入的稀硫酸要发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 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产生的碳酸钠的质量为g(用含字母m、n的式子表示)。
-
18、A~E是常见的初中化学物质,A为气体单质,甲、乙为固体单质,甲为红色金属,丙为银白色固体。其中C、D的组成元素相同,乙、B为黑色固体,E是难溶于水的固体,其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试回答:
(1)、A的名称是。(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①的反应类型是(基本反应类型)。(4)、⑤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是反应。(5)、写出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6)、反应②和③给我们的启示是。 -
19、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我国科学家李灿院士团队突破了太阳能电解水和CO2加氢制甲醇(CH3OH)的关键技术(液态太阳燃料技术),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1)、反应①:氢能存储/ CO2加氢(催化剂:ZnO-ZrO、压强:50Mpa、温度:315~320℃),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上图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2)、光电催化制氢,是将光能、电能转化为能。 -
20、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 , 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用A装置做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还需要在试管口塞棉花,棉花的作用是 , 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导管口(填字母)通入。(4)、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该发生装置需要如何改进? , 请写出该化学反应方式。(5)、将收集的氧气倒入装置E的烧杯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自下而上依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