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碳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aCO3 , 是石灰石、大理石等的主要成分。它是地球上常见物质之一,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等岩石内,亦为某些动物骨骼或外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上用途甚广。(1)、碳酸钙中钙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书写计算过程)
-
2、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
【知识回忆】
(1)如图1所示,烧杯A中装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了几滴酚酞,在烧杯B中装有10mL浓氨水。一段时间后,烧杯A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可知浓氨水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猜想与假设】
关于酚酞变红,兴趣小组同学提出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从B烧杯中蒸发出水蒸气,部分水分子运动进入A烧杯,水使酚酞变红;
猜想二:从B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气分子运动进入A烧杯,氨气使酚酞变红;
猜想三:从B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气分子运动进入A烧杯与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
【交流讨论】
(2)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
【进行实验】
(3)为了探究另外两种猜想,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一张滤纸浸入酚酞溶液中,1分钟后取出,悬挂在通风处晾干,用剪刀将其剪成两片
滤纸不变色
猜想(填序号)成立
在另一片滤纸上滴几滴蒸馏水,再放入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滤纸变红色
【实验拓展】
(4)已知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且氯化氢分子的质量大于氨气分子的质量。如图2,将装置平放在桌面上,同时用注射器分别向棉纱布上注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产生的白烟(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的氯化铵)在如图2所示位置,该现象说明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
(5)为了展示兴趣小组的工作成果。小组同学为大家表演小魔术“铁树开花”,具体实验如图3、图4所示。其中图3中的浓氨水温度较高,图4中的浓氨水温度较低,而其他条件均相同。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两个烧杯中细铁丝上的棉团都由白色变为红色,且。
-
3、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追梦”活动小组在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为。(2)、实验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选填字母序号)。(3)、使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4)、检验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
4、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自来水厂对水消毒是处理饮用水的重要环节之一。日前,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推广使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二氧化氯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易与碱反应,遇热水生成次氯酸、氯气和氧气。由于二氧化氯的氧化性优于氯气,因此它的杀菌、漂白能力强于氯气,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氯气消毒时残留的气味。
(1)、二氧化氯遇热水生成次氯酸、氯气和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二氧化氯的中氯的化合价是:。(3)、结合本文,你对保存ClO2的建议是(答出一点即可) -
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锂和钠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中不同。(2)、上图中,易得到电子的原子是。(填元素符号)(3)、上图中,化学性质稳定的粒子有。(填序号)
-
6、以典型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与整合,是我们全面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氧气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1)、氧气的化学式是。(2)、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3)、火箭发射往往需要携带一定的液氧,这是利用了氧气化学性质中的性。
-
7、认真阅读下列材料:
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放大量热。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
(1)、燃放烟花时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同时(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燃放烟花时,可以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该气体是(填化学式)。(3)、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 -
8、物质的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方法
A
鉴别白酒和白醋
观察颜色
B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C
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过滤
D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
9、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 的是A、氯化铁 FeCl2 B、碳酸钙 CaCO3 C、氧化铝 Al2O3 D、氯化钠 NaCl
-
10、如图是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B、a、b两管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1:2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点燃氢气前不检验纯度,一定会发生爆炸
-
11、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涉及的HgO和O2都是氧化物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
1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B、空气中主要的气体污染物包括SO2、CO2、NO2 C、C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属于稀有气体 D、工业废气需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过滤
C、倾倒液体
D、量取液体
-
14、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高粱发酵变成美酒 B、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C、塑胶雕刻变成印章 D、铁块高温熔化变成铁水
-
15、
关于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催化剂的奥秘“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没有催化剂反应不能发生 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C.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 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就是催化剂 【任务二】定性、定量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氯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30mL5%的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注入试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2)实验过程中发现图1中U形管内右侧液面上升,原因是该反应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3)定量研究:根据________(填“t1”或“t2”)收集到的注射器内氧气的体积不同,可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通过图2除了能判断出________的催化效果更好外,从催化剂的角度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图1中用注射器收集气体的优点是________。
【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5)如图3,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不同浓度的双氧水,再加上等体积、等浓度的氯化铁溶液,分别用压强传感器测定两试管中气体压力变化曲线如图4,从曲线中可以得出:氯化铁溶液对浓度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双氧水分解促进效果更好。
(6)催化剂常用于工业生产。工业制取硫酸会用到催化剂、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液态化学试剂,模拟工业制取硫酸的主要流程如图5。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①实验室中硫酸应保存在________(选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
②“接触室”中,二氧化硫在加热、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
1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1)、图1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微粒(填“属于”或“不属于”)同种元素,依据是 , 若表示He-3原子,3为相对原子质量,则对应图1中的(填a或b)。(2)、日本向海洋倾倒被福岛H-3核污染的废水,此举将长期严重污染太平洋。H-3是一种核内含有2个中子的氢原子:请画出H-3原子结构示意图。(3)、2020年5月,科学家在《Science》期刊上首次报道了原子与分子的“最简单”反应。存在两种路径,并用先进技术手段拍下了该反应的影像资料。其中一种路径如图3所示。
①此“最简单”反应中
表示H原子,
表示D原子,D原子核中有个质子,此反应中涉及的元素种类有种。
②该反应可表示为H+→H2+;由此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填“分子”或“原子”,下同)可分,而不可分。
-
17、
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测定。
【探究实验一】用如图两套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图Ⅰ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连接好仪器,打开弹簧夹,将导管放入水中,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若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好。
(2)图Ⅱ实验时,夹紧弹簧夹,然后对红磷加热使其燃烧,燃烧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待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停留在________mL刻度处。
(3)图Ⅱ装置和图Ⅰ装置对比,其优点是________。(写一条)
(4)若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实际数值,可能原因是________。(写一条)
拓展延伸:“温控保鲜”和“气调保鲜”是两类食品保鲜技术。它们通过降低温度和改变气体成分,达到抑制储藏物细胞呼吸的目的。如下图所示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
(5)冰箱常用“气调保鲜”,在空气分离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________(填“富氧空气”成“富氮空气”)。
(6)富氧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1:3 B. 1:4 C. 1:5 D. 1:6 -
18、如图1所示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2)、小许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表达式为。若选用装置D作为收集装置,检验氧气是否集演的操作方法是。(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表达式为。(4)、若用如图2所示的多功能瓶收集氧气,则应从(填“a”或“b”)端进气。(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烧杯和药品的质量,当天平达到平衡时如图所示。该同学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实际质量为。(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俯视读数为4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36mL,则实际倒出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12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9、回答下列问题(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2)、要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常加入吸附:要将过滤后的水转化为纯水,应该进行的操作是。(3)、下图是表示微粒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表示化合物的是。
(4)、①和②是氯元素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完成:a.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b.A、B、C、D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字母),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相似。
-
2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空气的发展史】1772年,卢瑟福发现空气中含有既不能供呼吸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A,1773年前后,舍勒用实验证明,空气还含有另外一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B,18世纪,拉瓦锡测定了气体B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后来璃利、拉姆赛陆续发现了氢气、氯气等移有气体。
【空气是宝贵资源】空气中各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炼钢、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空气的保护】洁净空气对于人类、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但随着工业发展,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1)、氮气经常用来作食品保护气,主要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2)、实验室做硫燃烧实验时通常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目的是:。(3)、空气污染物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填序号)。①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硫 ③二氧化氮 ④一氧化碳
(4)、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请写出氢气燃烧的反应表达式。(5)、下列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中,正确的是(填序号)。①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②植树造林
③将化工厂烟囱建高后排放废气
④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6)、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的方法制取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