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有了水,才有了地球上的万物生灵。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追梦”小组同学以“探秘水世界”为主题进行如下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自制净水器
该小组同学设计自制净水器装置如图所示。
(1)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选填“可溶性”或“难溶性”)杂质。活性炭的作用是。
任务二:探究水的组成

【宏观辨识】根据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2)水的分解:电解水一段时间后(装置如右图),b管产生的气体为(填化学式)。
(3)水的合成:在密闭容器中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分析水的分解与合成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水是由组成的。
【证据推理】结合实验现象推算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5)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推导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进而推算出结果。

【模型构建】
(6)以分子构成的物质为例,图中“▲”表示的是。
-
2、2024年6月,嫦娥六号成功实现月球背面南极地区月壤采集,经分析得出月球上含有、、、、、等元素,图1为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图2为其它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n的值为。(2)、Na、Mg、Si三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3)、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氦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称为粒子,粒子的化学符号为。(4)、某化合物中氮元素和硅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和+4,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2021年1月,全球首辆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在中国问世。液氮在磁悬浮列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在-196℃时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请回答下列问题。(1)、液氮的化学式为。(2)、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液氮,是利用了氮气的(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3)、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4、“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上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特有的思维方式,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1为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图中②表示的是。(2)、图2为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过程Ⅰ反的基本类型是 , 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用化学符号表示)。过程Ⅱ变化的微观本质是。 -
5、在高原地区会出现缺氧反应,可以用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制备氧气。其原理为:向氧气发生器加入粉末状的铁粉和氯酸钠();点燃铁粉,铁粉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受热分解为NaCl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铁粉放出的热量可以为氯酸钠分解提供能量 B、氯酸钠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 C、若需制备32kg氧气,则理论上需要分解106.5kg的氯酸钠 D、一定条件下,若用和制备相同质量的氧气,理论上需要的质量更多
-
6、某学习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同一条件下会发生两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通过反应I可以制取燃料甲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反应中均有水产生 B、甲醇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 C、反应I中共涉及到三种氧化物 D、反应Ⅱ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可变成阳离子,所以阳离子一定含金属元素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气瓶中,观察现象
B
回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后的二氧化锰
过滤、洗涤、干燥
C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D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
A、A B、B C、C D、D -
9、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透明的金刚石、灰黑色的石墨和空心足球状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石墨很软,有滑腻感。科学家已经实现用廉价的石墨做原料合成C60。
(1)、下列关于C6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60由60个碳原子构成 B、C60分子具有空心球体结构 C、C60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D、石墨转化为C60发生了化学变化(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原子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说明其硬度大 C、石墨很软,有滑腻感,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D、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10、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如图是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牌补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
含锌量:每支口服液含锌6.5mg
A、葡萄糖酸锌只含非金属元素 B、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45.5mg D、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元素质量比为12∶22∶14∶1 -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中溶质只能是固体或者液体,不能是气体 C、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在温度不改变的情况下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浓溶液可以是不饱和溶液,稀溶液可以是饱和溶液
-
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热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D、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
1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H”可以表示氢元素,也表示氢气这种物质 B、“5CO2”中的数字“5”表示5个二氧化碳分子 C、“Ca2+”中数字“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2N”中的数字“2”表示2个氮元素
-
14、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20滴水的体积大约是—水分子很小 B、氯化钠易溶于水形成溶液—微粒不断运动并存在相互作用 C、氮气可压缩贮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D、臭氧(O3)和氧气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
15、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作气体肥料 D、稀有气体具有稳定性,可作电光源
-
16、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结构。下列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的认识,错误的是
A、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C、卢瑟福等人通过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是合理的 D、基于新的事实和证据,科学家会不断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
17、空气质量报告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①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碳 ③可吸入颗粒物 ④二氧化硫 ⑤稀有气体 ⑥二氧化氮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
1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
B、
取用液体药品
C、
取用固体粉末
D、
给液体加热
-
19、化学物质具有多样性。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 B、咖啡 C、果汁 D、茶水
-
20、皮蛋是成渝等地人们喜爱的食品,制作流程如图。
资料:1.草木灰(含K2CO3)中常含有砂石和未燃尽的秸秆等固体。
2.碱,有涩味,可与蛋白质作用,使其凝固。
回答下列问题。
(1)、选料:“过筛”的目的是。(2)、调浆:调浆过程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料浆浸出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有(填离子符号)。(3)、裹泥:裹泥时,不慎皮肤接触料浆,处理方法为。(4)、封存:需要“密封”的主要原因是减少水分蒸发和。(5)、食用皮蛋时加醋能去除涩味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