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如下操作正确的是A、
取用液体
B、
检查气密性
C、
氧气验满
D、
量筒读数
-
2、莽草酸(化学式:)是制取“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74g莽草酸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g。(3)、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表所列“体重——剂量”服用“达菲”。
体重/kg
小于等于15
15~23
23~40
大于40
每次服用量/mg
30
45
60
60
假如某患病儿童的体重是35kg,在治疗过程中,需每天服用“达菲”胶囊(每颗胶囊含“达菲”75mg)2次,一个疗程5天,那么该患儿一个疗程共需服用胶囊颗。
-
3、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1)、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
有二氧化碳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Ⅰ)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Ⅰ、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图Ⅰ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是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②图Ⅱ实验中,待冷却后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刻度处才停止;
③两个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 , 原因是。
-
4、请结合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 基本反应类型为。该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3)、若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是 ,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 若用D装置干燥氧气,氧气从(选填“长端”或“短端”)进,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选填“①”或“②”)进,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4)、与B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 -
5、广州“镉大米”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考。小明同学查阅了镉的相关信息:①镉元素位于第五周期ⅡB族。②镉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320.9℃,有韧性和延展性;镉在潮温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③镉对人体十分有害,摄入过量镉污染的食品和水,会引起肺和肾脏疾病。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对镉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A、镉属于金属元素 B、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 C、镉原子示意图中X=18 D、一个镉原子中有48个质子(2)、镉单质的物理性质:(答一点下同),化学性质。(3)、氧化镉的化学式为: , 此时氧化镉中镉的化合价为价。(4)、镉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个微粒性质相似。
-
6、“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图示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8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选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6号和8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 , 从该化学式中可以获得的信息(写一条)。(4)、11~18号元素在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相同,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填元素符号)。 -
7、2022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1)、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A、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2)、下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可用来检验。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3)、水是由组成的,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是。(4)、电解纯水速率比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某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甲所示:
①电解浓度为5%的溶液时,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
②图甲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5)、在图乙中填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8、写出正确的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1)、钠元素: , 一个铁原子: , 镁离子:。(2)、3Cl-: , 2H中2的含义是:。(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9、推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分子 B、氧化物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10、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大小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两种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
11、为了警示世人因气候变化对人类危害的关注,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你的地球需要你——联合国际力量,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D、广泛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减轻温室效应
-
12、A-G是初中化学第一至四单元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已知:A、D常温下均为液体;B、F均为黑色固体:C、G均为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用化学用语回答)A、D、E、C。(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水的组成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查阅资料】通过电解水和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其中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乙实验是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碱石灰(可吸收水分从而干燥气体)的仪器c,并在导管口d处将气体点燃,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1)、图甲中玻璃管b和玻璃管a得到气体的体积比为;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2)、图乙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导管口d处;烧杯底部有。(3)、写出实验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4)、由以上探究可以得到的有关水的组成的结论是。(5)、通过实验乙,可以得出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保持这种性质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 -
14、
I.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性质检验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该装置还需做的改进是________,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仪器,将导管放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若看到________,则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3)收集一瓶氧气并进行铁燃烧实验,最好选择装置________(填字母)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由此得出能够支持燃烧。
II.自制简易制氧机
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台简易家庭“制氧机”,如图所示:

(4)该“制氧机”选择________来制取氧气更合适。
A. 高锰酸钾 B.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5)氧气能从甲瓶中逸出,是因为氧气________。
-
15、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写出下列符号的含义或根据要求写出符号。(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氢原子;
②5个钠离子;
③8个水分子;
④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是。
(2)、说出数字“2”的含义①中的数字“2”表示:;
②中的数字“2”表示。
-
16、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红磷燃烧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C、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2处 D、可用木炭替代红磷 -
17、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绿色出行,减少排放 B、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C、合理用餐、杜绝浪费 D、焚烧垃圾,节约用地
-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天宫课堂”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进行太空授课,课堂上演示了球形火焰和水光球实验。水光球学实验使用了“人造空气”,“人造空气”中O2、N2、CO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1%、78%、0.7%,吸入浓度过高的氧气容易引起氧中毒。
(1)、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可作航天燃料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氧气能供给呼吸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2)、在航天员演示的实验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产生球形火焰 B、乒乓球拍击打“水球” C、大小钢球发生碰撞 D、陀螺旋转带动宇航员旋转 -
19、为了实现碳的资源化利用,我国科学家用纳米镍粒子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合成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H2O2 B、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22∶1
-
20、硅是计算机芯片的基体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制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Si+4X,的化学式为A、Cl2 B、HCl C、H2O D、Si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