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量排放的CO2造成了碳循环的失衡,导致大气温室效应加剧,修复大气中 CO2 , 含量的平衡必定要“降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规模开采和利用化石燃料,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升高 B、将CO2压入地下实现碳封存,CO2分子间隔变小、运动停止 C、CO2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 D、江河湖海的水体吸收CO2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 2、铁强化酱油、加碘食盐中的“铁”和“碘”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药品 B、   滴加液体 C、   闻药品气味 D、   加热液体
  • 4、化学使世界绚丽多彩,以下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A、研究海洋深处“可燃冰”的组成性质及用途 B、探究单晶硅的内部结构 C、研发新型特效药物 D、研究小行星在太空中的运动轨迹
  • 5、下列不利敦煌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做法是
    A、道路洒水,空中喷雾 B、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C、焚烧垃圾,扬尘作业 D、完善公交体系,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 6、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对应不正确的是
    A、护目镜 B、用电 C、洗手 D、热烫
  • 7、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相关实验。

    I.制取氧气

    (1)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2)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

    (3)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下列关于二氧化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加快了该反应速率
    B. 在该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未发生改变
    C. 在所有化学反应中都可以做催化剂

    II.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

    实验1:取6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1

    1-2

    1-3

    温度/℃

    20

    35

    55

    二氧化锰的用量/g

    0

    0

    0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0

    1.9

    7.8

    反应时间/分

    40

    40

    40

    (4)由此得出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

    实验2:取5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进行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2-1

    2-2

    2-3

    2-4

    2-5

    温度/℃

    20

    x

    20

    20

    20

    二氧化锰的用量/g

    0.1

    0.3

    0.5

    0.7

    0.9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80

    195

    570

    570

    570

    反应时间/分

    1

    1

    1

    1

    1

    (5)实验2-2中,x为________。

    (6)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______(填序号)。

    A. 实验1中不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不分解
    B. 实验2的目的是:探究在温度、过氧化氢浓度等其它条件相同时,二氧化锰的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C.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加入的二氧化锰越多越好
    D. 还可以增加实验探究过氧化氢的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 8、电解水实验如图。

    (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负极产生H2 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为2:1 C、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3)、经验证b管中气体为O2 , 其实验方案是:打开b处活塞,
    (4)、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 9、如图是O2的性质实验。

    (1)、实验1中②③中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其原因是
    (2)、实验1中④的实验目的是
    (3)、实验2中铁丝在氧气燃烧的现象是
    (4)、实验2中瓶底放有少量水的目的
  • 10、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

    (1)、加热高锰酸钾(KMnO4)制氧气(O2)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为
    (2)、仪器a的名称是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用图中的装置(填字母序号)。
    (4)、用排水法收集满一瓶氧气后,实验后续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字母选项)。
    A、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B、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 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臭氧(O3) 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50 km的大气层中,形成所谓的臭氧层。O3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与氧气(O2) 不同,O3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在一定条件下,O2 可以转 化为 O3。研究人员分别在充满氧气、空气的反应器中,用臭氧分析仪监测紫外灯照射产生 的臭氧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O3 比 O2 活泼得多,是一种强氧化性 气体,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可用于污水处理等工艺中。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臭氧浓度与其杀菌效果的关系,结果如图2所示。

    随着人们对臭氧认识的不断深入,臭氧的应用范围也在日益扩大。

       

    (1)、大气中O3 的作用是
    (2)、O3 的物理性质有 (写一条)。
    (3)、从微观视角说明O3 与 O2 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均填“对”或“错”)

    ① O2转化成 O3属于物理变化:

    ②由图1可知,紫外线照射时间相同时,氧气产生的臭氧量比空气小:

    (5)、由图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臭氧浓度范围内,
  • 12、如图是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有关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主要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分离塔中发生的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上述流程中,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有______(填序号)。
    A、空气 B、氮气 C、液氧
    (3)、氧压机将氧气压缩到钢瓶中,压缩氧气的微观本质是
  • 13、近年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1)、长征5号运载火箭使用液氢和液氧做助推剂,利用了氧气的性质。
    (2)、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为飞船提供能量,同时生成水。将下列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

  • 14、北京某日的空气质量部分信息如表所示。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

    污染物空气质量分指数

    35

    PM2.5

    O3

    SO2

    PM10

    NO2

    CO

    28

    35

    1

    31

    6

    6

    (1)、表中所示的污染物中,二氧化硫(SO2)属于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化物 B、化合物 C、单质
    (2)、下列做法有利于空气质量改善的是______(填序号)。
    A、使用清洁能源 B、积极植树造林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
  • 15、补齐废弃物与垃圾桶的连线。

  • 16、用如图装置进行空气中O2含量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红磷前打开弹簧夹 B、红磷的用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C、可用木炭代替红磷 D、集气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 17、下列图示中表示单质的是
    A、 B、 C、 D、
  • 18、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空气 C、自来水 D、氮气
  • 19、能用于鉴别氮气和氧气的实验操作是
    A、观察颜色 B、闻气味 C、放入燃着的木条 D、加入澄清石灰水
  • 20、仲夏八月,桂花盛开,香远益清,沁人心脾。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上一页 1244 1245 1246 1247 12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