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有多种,所以有多种生成物的一定是分解反应 D、氧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所以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
2、 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c中收集的气体与试管d中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c试管收集的气体有可燃性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加氢气的质量 -
3、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甲烷用作燃料 ②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③干冰用作制冷剂 ④用氮气生产硫酸铵 ⑤用铜丝做导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
5、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的猜想及其探究过程,下列他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尝一尝,如果有咸味就是食盐 B、用手指捻一捻是否有颗粒感 C、观察瓶子标签或者询问老师此物质是什么 D、使用过的药品随意地丢弃到垃圾桶
-
6、 “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钠离子:2Na B、3个氮原子:N3 C、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氧化铁的化学式:FeO
-
7、做实验时,你是否留心观察过石灰石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 )A、
广口瓶
B、
细口瓶
C、
烧杯
D、
集气瓶
-
8、2023年2月2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1)、飞船发射时,选用偏二甲肼( , 有毒)和四氧化二氮( , 有毒)组成双元动力推进剂,二者反应可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和 , 其中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氧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3)、铁元素主要存在于人体血液中,是血红蛋白的成分,宇航员缺铁会引起贫血。富马酸亚铁是常用的补铁剂,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如下。请回答:
富马酸亚铁颗粒
化学式:
每包含富马酸亚铁
适应症:缺铁性盆血
服用量:每天1包(成人)
①富马酸亚铁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②富马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③富马酸亚铁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比)。
④每天服用1包该补铁剂,摄入铁元素的质量为毫克。
⑤药疗不如食疗,动物内脏含铁量就很高,每100克猪肝中就含有高达28毫克的铁元素,如果每天改吃猪肝、要吃克能达到该药剂的补铁效果。
-
9、 生活中离不开水。某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
(1)、操作①的名称是 , 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2)、操作②向液体C中加入活性炭,其作用是。(3)、下列净水操作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填序号)。A 静置沉降 B. 用明矾沉降 C. 投药消毒 D. 蒸馏
(4)、河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含量高,经过上述操作①得到的液体C是(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5)、水的转化:植物利用光照和叶绿素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葡萄糖和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6)、为节约水资源,我们中学生可以做到。 -
10、【科学探究】
实验课上,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正在进行“水的组成”的探究,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进行实验】同学们按照教材中的装置(图甲)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1)、同学们观察到电极附近有产生,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打开b管顶端的活塞,在管口放置一根燃着的木条,会观察到;经实验也发现a管收集到到气体可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2)、【得出结论】水是由元素组成的。
(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4)、【讨论分析】与图乙装置(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相比,教材(图甲)装置的优点是(写一点)。
(5)、实验时,老师向水中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查阅资料】
①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具有腐蚀性;
②给含有氯化钠的水通电,会发生如下反应:氯化钠+水氢氧化钠+氢气+氯气。
(6)、进行实验时,填(“能”或“不能”)将氢氧化钠换为氯化钠。(7)、【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同学们查阅资料后还知道了使水分解的另一种方法:光解水法。我国科学家已研究出太阳能和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促进水的分解制取氢气的方法。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表示催化剂)
则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正确顺序是(填数字序号);上述变化过程的微观实质是。
-
11、 【基础实验与学科实践】
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
Ⅰ.气体的制取实验(如图1)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名称:①。(2)、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选择并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并要求该套组合装置能获得平稳的气流,控制液体流速,你的选择是:;实验室还能用加热高锰酸钾法制氧气,其制取的文字表达式为: ,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为。(3)、甲烷()在实验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请你根据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写出其中一点即可)。(4)、Ⅱ.气体的性质实验铁丝燃烧实验(如图2)。
①加热后的铁丝放入已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能观察到(填实验现象),放出热量,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②从实验安全分析,过氧化氢溶液起到的作用是。
-
12、 【科普阅读】
同学们,你们知道潜水用的钢瓶中装的是什么气体吗?其实,这种气体既不是氧气,也不是普通的空气,而是一种特殊的空气——人造空气。人造空气是将普通空气中的氮气除去后,把氧气和氦气按照1:4的比例混合起来制成。
这种人造空气中的氦气,极难溶于水,可以防止潜水员从深海处上升体内恢复常压时产生氮气泡造成的“气塞症”。人造空气的密度只有普通空气的1/3,呼吸起来也比普通空气轻松得多,可以减轻人呼吸的困难,因此还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1)、人造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取大量氧气和氮气,这种方法是根据二者的不同,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介绍氮气的一种用途。(3)、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人造空气”,是利用其中的氧气具有性质。(4)、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a.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b.在“人造空气”中带火星的小木条会复燃
c.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可以用来制造电光源
d.氮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氮气比氦气更难溶于水
(5)、自然界中能产生大量补充氧气的化学反应是(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
1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1)、(一)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硫酸铁。②3个碳酸根离子。
③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二)下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①的粒子化学符号是;②和③可形成化合物(填化学式)。
(3)、(三)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两种原子。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字母,下同),表示单质的是。
A.
B.
C.
D.
-
14、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加明矾吸附沉降
B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C
鉴别实验室中的食盐和白糖
尝味道
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
A、A B、B C、C D、D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
16、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的气体
-
17、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氖气: B、碳酸钠: C、2个一氧化碳分子: D、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 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
19、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
-
20、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读液体体积
B、
点燃酒精灯
C、
倾倒液体
D、
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