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G可用于食品干燥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反应④的反应过程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1)、古法使用日晒盐、薄荷、珍珠粉、竹炭和碱水等材料制作牙膏,加入竹炭可除去口腔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竹炭的性。
    (2)、黑火药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反应原理为2KNO3+S+3C__X+N2+3C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3)、东方神奇的树叶——茶,历史悠久,包含万千。泡茶时茶壶中的茶漏依据(填一种实验操作)的原理可将茶叶和茶水分离。
    (4)、《韩非子·五蠹》中记载:“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钻燧取火”通常理解为钻木取火,从燃烧的条件分析,“钻木”的作用是;为了熄灭火堆,可用泥土覆盖,从灭火原理分析,覆盖泥土的作用是
  • 3、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塑料瓶、羽毛球等用品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检验二氧化碳。

    (1)、塑料瓶①相当于实验室中的(填仪器名称)。
    (2)、连接好仪器装置后,装入试剂前需要先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3)、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装置B检验二氧化碳,应盛放的试剂是
    (5)、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此过程体现二氧化碳的性质有
  • 4、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实验时瓶底有水,若集气瓶炸裂,操作上可能的原因是
    (2)、乙是电解水实验。实验发现,相同时间内,a管与b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1 , 其原因可能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b尖嘴处,打开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 5、如图是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在元素周期表中,这十二种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
    (2)、HeNe都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其原因是
    (3)、12时整所对应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4)、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6、化学用语是化学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硅原子
    (2)、硫酸根离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7、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先断电再灭火 B、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C、夜间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 8、科学家用“人工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获得氧气,实现“碳中和”,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9:11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个数均不发生改变
  • 9、“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 B、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碳的单质都是黑色固体,都不具有导电性 D、考试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10、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柳之根、皮、枝、叶均可入药,其有效成分是水杨酸(C7H6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杨酸由16个原子构成 B、1个水杨酸分子含有3个氧分子 C、水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水杨酸由碳、氧、氧三种元素组成
  • 11、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储量很少 B、生活废水可以直接排放到河里 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D、自来水厂使用明矾对自来水消毒
  • 12、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元素中的钪是种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的金属,主要用于国防、军工、航天、核能和超导体等尖端技术领域。如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钪为金属元素 B、钪原子的质子数为21 C、钪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6g D、钪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值为2
  • 13、中国宇航员乘坐神舟飞船与天官对接,然后进入太空漫步,必须携带“人造空气”,其中含有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可以制电光源 B、“人造空气”中氮气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C、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D、“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可用作长征系列火箭的燃料
  • 14、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下列与试管相关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连接仪器
  • 15、有关溶液的相关计算:
    (1)、若将3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 的氯化钠溶液溶液蒸发掉150g水,在无固体析出的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要用实验室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置3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 16、结合所学知识填空或计算: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已知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

    (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10g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是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如下三个实验,请你分析图1、图2两个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按图1进行实验,若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导致测出氧气含量(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图2所示用铜测定空气氧气含量进行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中现象为

    ②利用此装置(硬质玻璃管容积为25mL)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注射器活塞从原来的15mL刻度处移动至9mL刻度处,该实验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为。(填百分数)

  • 18、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1所示。

    (1)、写出图1中标号⑤仪器的名称:
    (2)、实验操作顺序为:(填编号)。
    (3)、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___________(填字母)。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了(使用游码) B、烧杯水洗后直接配制溶液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4)、根据图2、图3可知,该小组同学配制的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5)、装瓶贴签:



  • 1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述示意图中,共包含种元素。
    (2)、A、B、C、D中属于阴离子的是(填离子符号)。
    (3)、若E表示某元素的原子,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 20、如图是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数字编号①和②各表示一种元素。

    请回答:

    (1)、①所表示元素的质子数为
    (2)、②表示硅元素,硅酸钠(化学式为Na2SiO3)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有很强的防腐功能,则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3)、元素F和Cl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上一页 1224 1225 1226 1227 12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