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味精是一种食品调味料,它的学名是谷氨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晶体,易溶于水,味道极为鲜美,是一种由钠离子与谷氨酸根离子形成的盐。

    正确食用味精不会产生副作用。味精本身不具有毒性,或者说味精的毒性很低很低,一般人在正常范围内食用味精,不会对健康有任何损害。但是过量食用味精(基本不能发生),味精中的钠会与人体中的其他矿物质产生拮抗的作用,比如钠过量就会抑制钾的吸收,所以对于本身有低钾血症或肾功能不全者建议少食用或者不食用味精。对于儿童摄入谷氨酸会导致缺锌的说法,这是不准确的,试想一下,如果谷氨酸与锌结合可以使锌被排出体外,是否谷氨酸也会与其他矿物质结合,引起其他矿物质被排出体外,从而造成其他矿物质的缺乏呢?事实证明,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味精应在快出锅时使用,因为在高温下,味精会分解生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对酸性强的菜肴,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在含碱性原料的菜肴中,如炒蔬菜时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产生氨水臭味。放味精时注意投放温度,投放味精的适宜温度是70~80℃,此时鲜味最浓。但需注意适量,不必每天每菜都使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谷氨酸的物理性质有(至少两点)。
    (2)、下列关于味精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
    A、味精应该在快出锅时使用,在酸性或碱性菜肴中不适宜添加味精 B、儿童不能食用味精,会导致儿童缺锌 C、本身有低钾血症或肾功能不全者建议少食用或者不食用味精
    (3)、假如你是一名食品营养师,你将给出怎样合理的建议:
  •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 3、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 二者的体积比约为
  • 4、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或书写化学符号。
    (1)、2H
    (2)、3个水分子
    (3)、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
    (4)、四氧化三铁
  • 5、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量取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吸取液体
  • 6、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 7、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 8、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A、观察颜色 B、加入明矾 C、加入食盐 D、加入肥皂水
  • 9、2024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资源”。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生活中使用无磷洗衣粉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 10、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 1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多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混合是均匀的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由于空气的流动性,各地空气组成基本相同
  • 12、

    某学习小组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探究活动。

    Ⅰ.史料研究

    18世纪70年代,化学家拉瓦锡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将少量的汞放在曲颈甑内,连续加热12天后,汞表面有红色粉末(氧化汞HgO)产生,同时曲颈甑内的空气体积约减少五分之一。拉瓦锡再将所得红色粉末收集放入另一较小容器里,强热,得到汞和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体积恰好等于原来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那部分空气体积,进而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连续加热12天的主要目的是

    (2)曲颈甑内汞表面产生红色粉末时,钟罩内液面上升,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3)红色粉末加强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实验测定

    学习小组设计图-2装置利用红磷燃烧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过程中发现,水面均未上升到刻度“1”。

    已知:

    ①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白磷的着火点是40℃。

    ②相同温度下,气体的压强比和体积比相同。

    经讨论后,分别取足量红磷、白磷采用如图-3装置进行实验,测得红磷实验中的氧气含量、白磷实验中压强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分别如图-4(红磷实验)、图-5(白磷实验)所示

    (4)红磷(P)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图-4中,氧气含量从8.05%。上升到9.26%,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6)图-5中,BC段压强增大,原因是。据该图中数据计算白磷消耗的氧气占空气体积的%(精确到0.1%)。

  • 13、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Ⅰ.探究水的净化

    (1)图-1为自制简易净水器示意图。

    ①用小石子、细砂处理水中不溶性杂质,相当于实验室进行的基本操作:(填操作名称)。

    ②活性炭的作用是

    Ⅱ.探究水的分解

    (2)图-2为水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微观过程。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选填A、B、C、D),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图-3所示装置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a管收集到气体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一段时间后,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理论值,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解释是:

    Ⅱ.探究水的反应

    (4)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示意图如图-4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海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从海水中可获得许多用途广泛的物质。部分海水资源的利用如图-1所示。

    (1)、海水蒸发冷凝得到淡水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的间隔 B、分子的质量 C、分子的种类
    (2)、海水晒盐得到的母液中含有氯化镁,其含有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3)、生成的Mg(OH)2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生成MgO和另一种常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电解饱和NaCl溶液得到氯气和氢气,H2在Cl2中燃烧的微观粒子示意如图-2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在上述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物质有(填化学式)。
    (6)、工业上为得到23吨的金属钠,理论上需要电解熔融的氯化钠质量为。(假设氯化钠中的钠元素全部转化为金属钠)
  • 15、

    氧气支持生命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Ⅰ.空气制氧

    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将二者分离,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1)空气通过分子筛吸附材料时,更容易被吸附分子是________(填“N2”或“O2”)。

    (2)将被吸附的气体释放出去,分子筛便可以恢复吸附能力。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填“加压”或“减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B. 分子筛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C. 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能力与吸附塔内气体压强无关

    Ⅱ.高锰酸钾制氧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图-2中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收集装置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Ⅲ.催化剂制氧

    兴趣小组用如图-3所示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mL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后,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4中曲线a、b所示。

    (6)过氧化氢在土豆块催化作用下能迅速放出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结合实验和曲线a、b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________(填“猪肝块”或“土豆块”)。

    (7)加猪肝块催化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所用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s(填“30”、“65”或“120”)。

    (8)采用两种不同催化剂进行实验,最终测得的气体压强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

  • 16、

    化学在认识自然、服务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Ⅰ.化学与科技

    (1)火箭可采用液氧液氢推进剂,体现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2)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使用的锂电池供电时,能量的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

    (3)利用太阳能电厂富余电力电解水制氢,电极上微观粒子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B电极表面生成H2的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_。

    Ⅱ.化学与健康

    (4)镁是人体所需的重要元素,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肌肉收缩及保持骨骼健康等作用。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镁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5)元素与健康息息相关,奶、豆类和虾皮等含有丰富的钙,缺钙会发生_____(填字母序号)。

    A. 骨质疏松B. 贫血C. 甲状腺肿大

    (6)某钙片的商品标签如图-3所示,小明同学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年人更多的钙元素。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若每天需要服用2片这种钙片,他每天至少可以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 17、工业生产硝酸(HNO3)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化合反应 B、如图转化过程中,有3种氧化物 C、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D、转化②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变化
  • 18、依据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所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序号

    A

    B

    C

    D

    实验

    结论

    探究氧气含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探究燃烧的条件

    探究氨分子的运动

    A、A B、B C、C D、D
  • 19、研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出现火星四射现象的影响因素。取粗细相同的铁丝进行实验,记录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装置

    铁丝种类

    燃烧现象

    含碳0.03%的铁丝

    极少火星

    含碳0.08%的铁丝

    少量火星

    含碳0.15%的铁丝

    明显火星四射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热量 B、集气瓶中的水可用沙子代替 C、火星四射可能与铁丝中的碳和氧气反应有关 D、若铁丝中碳含量为0.06%,则实验现象为明显的火星四射
  • 20、已知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氧化钠中阴离子的符号为O2- , 1个O2-含有的电子数为

    A、6 B、10 C、14 D、28
上一页 1190 1191 1192 1193 119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