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因为它们的结构不同 B、在一定条件下,CO2与O2可以互相转化 C、根据物质组成的元素种类不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D、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 2、下列有关用火、防火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B、当燃气燃烧不充分,火焰呈现黄色时,可调大灶具进风口 C、水浇灭野外篝火,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D、火灾现场烟雾较浓,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 3、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可用Si表示1个硅元素 C、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 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8g
  •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被用于制作钻石 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氖气放电时能发出橘红色的光,可用于保护气 D、“碳海绵”具有很好的隔热效能,可用于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
  • 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B、食品变质大多与氧气有关 C、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会发光、发热
  • 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清澈见底的河水属于纯净物 B、增强水资源节约意识,合理用水,防止水污染 C、用明矾、三氯化铁等絮凝剂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D、如图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 7、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B、原子核内部有带正电荷的质子,所以原子显电性 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但离子不能转化为原子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变
  • 8、在实验室用双氧水和少量二氧化锰制取O2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并规范的是
    A、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B、制取氧气 C、收集氧气 D、验满氧气
  • 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液氮是氮气在极低温度下的液态形式。在常温下,液氮会迅速从液态变为气态,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氮气和氧气,其过程可用如图所示实验模拟,其中再过1min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

    (1)、试管中能获得液态空气,是利用液氮的
    A、化学性质稳定 B、温度低 C、难溶于水 D、在空气中含量高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冷却变成液态空气,分子间的空隙变小 B、氮气不可燃也不助燃,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C、1min后,蒸发出的是氧气 D、由实验现象可知液氮的沸点高于液氧
    (3)、下列有关氮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氮气充灌在白炽灯泡里,可延长灯泡使用寿命 B、博物馆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保存珍贵名画 C、氮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氮气是化工行业生产氮肥的重要原料
  • 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汞元素:HG B、硫酸钾:K2S C、2个铝离子:2Al3+ D、3个氧原子:O3
  • 11、氯消毒的操作使用简单,便于控制,消毒持续性好价格不高,在饮用水行业应用广泛。如图是氯气与水的微观反应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 B、反应为分解反应 C、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该反应中各物质均为化合物
  • 12、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锥形瓶内非气态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剩余物质是
    (2)、请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 13、

    微粒的性质再探究。

    【传统实验】

    同学们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准备两根事先用酚酞溶液浸泡的棉线,其中一根干燥,另一根保持湿润。一段时间后,干棉线没有明显变化,湿棉线fe段逐渐变红,fg段变色不明显。

    (1)干棉线没有变红,说明(填微粒名称)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湿棉线fe段和fg段现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3)棉花上蘸取了某种试剂能吸收少量氨气,目的是

    【数字化实验】

    已知:电导率传感器可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数值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微粒运动现象,控制浓氨水的温度在t1t2时分别采集数据,得到如图所示图像。

    (4)图中能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的现象是

    (5)曲线1对应的浓氨水的温度(填“低于”“等于”和“高于”)曲线2。

  • 1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一段时间后,电子天平的示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2)、实验2:反应后电子天平示数变小的原因是。要通过该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不更换试剂的情况下,需要对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3)、实验3:用激光引燃铁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如图3个实验中电子天平的示数变化情况,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填实验序号)。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质量没有改变。
  • 15、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接通直流电源后电极上出现气泡,并汇集到玻璃管上端。通过验证可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实验结束后,若玻璃管b中收集到10mL气体,则玻璃管a中收集气体的体积约为mL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6、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该反应中二氧化硫、氧气、三氧化硫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该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填“是”或“否”)。
  • 1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进行过滤时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缺少的仪器是 , 它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
    (2)、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写一点即可)。
  • 18、利用微粒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一滴水中的微粒个数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3万年才能数完,这是因为
    (2)、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这说明
  • 19、生命吸管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其中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除去99.3%的细菌和病毒。

    (1)、图为“生命吸管”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2)、纺织网可对污水进行过滤,加碘树脂可以起到灭菌的作用。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是(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 20、罗红霉素(C41H76N2O15)是某药品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罗红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罗红霉素中含有一个氮气分子 B、罗红霉素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罗红霉素中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5 D、罗红霉素由41个碳原子、76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5个氧原子构成
上一页 1191 1192 1193 1194 11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