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液化石油气能压缩在钢瓶中——分子体积小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
2、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航班飞行,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提供氧气。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元素
-
3、下列各项为小明同学记录的物质燃烧现象,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烟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
4、某班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老师观察四位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固定制取装置氧气
C、验证氧气已集满
D、硫在氧气中燃烧
-
5、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 B、二氧化碳、海水 C、氮气、澄清的石灰水 D、高锰酸钾、空气
-
6、“国民之魂,文以化之;民族之神,文以铸之。”走进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下列过程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燃放浏阳花炮 B、体验湘绣针法 C、制作火宫殿臭豆腐 D、烧制长沙铜官窑陶瓷
-
7、
不同场景有不同的制氧方法。

【场景一】实验室制氧气
为比较植物种类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具支试管与压强传感器(如图-1所示),取2.0g植物碎末放入具支试管中。
②量取2mL3%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具支试管中并立即塞上橡胶塞,采集数据。
③更换不同种类的植物碎末,重复实验①和②。
④不加入植物碎末,重复实验①和②,做空白实验。
⑤将采集到的数据用电脑进行处理,得到反应前后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查阅资料】
①压强传感器可以测量密闭体系内气体压强的变化。
②过氧化氢分解为放热反应。
③除了二氧化锰、硫酸铜以外,动、植物细胞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 剂,但温度过高,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会降低。
【实验分析】
(1)实验步骤③更换植物碎末时应注意。
(2)由图可知,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3)上海青叶作催化剂时,200s前曲线迅速升高的原因是。
(4)根据资料推测: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反应速率突然变慢,理由是。
【场景二】家庭获得氧气
某品牌家用制氧机(透明塑料盒)通过A、B两种物质产生氧 气,其中A 是过碳酸钠白色固体,B 是二氧化锰黑色粉末,原 理如图-3所示。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的现象为黑色粉 末翻腾,溶液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 有气泡冒出。
(5)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6)能从过滤仓中逸出,是因为氧气。
(7)验证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
【场景三】潜水艇供氧
(8)“氧烛”常用作潜艇的紧急供氧设备。使用时,产氧药块中的氯酸钠(NaClO3)受热并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钠并放出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9)某型号“氧烛”中约含氯酸钠(NaClO3)10.65kg,完全反应后氯酸钠中氧元素全部转化为氧气,理论上可生成 kg氧气。
-
8、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探究水的组成

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来验证水的组成。
①用大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2%的氢氧化钠溶液,从A中的大圆孔注入;
②用两个橡胶帽塞住右边两个出气口,用带针头的小注射器分别在出气口1和2处抽气,液面 上升,直至水充满正负两极;
③接通电源,仔细观察实验装置中的现象;
④分别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抽取气体并检验。
(1)步骤①,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
(2)步骤②的目的是。
(3)步骤③中的现象有:B、C 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A 中液面 (填“上升”“下降”或 “不变”)。步骤④检验气体时,将从出气口2处抽取的气体靠近燃着的木条,观察到的现象是。
(4)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
【任务二】探究水蒸气与铁粉的反应
为证明水不是由“水元素”组成的,1785年,拉瓦锡在高温的条件下,用水蒸气与红热的铁粉反 应,模拟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吹泡器吹出的气泡不断往上升,用燃着的木条去点气泡,发现气泡能被点着,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5)为了防止玻璃管中原有空气对实验的干扰,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选填“A” 或 “B”)处酒精灯或酒精喷灯。
(6)玻璃管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9、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和氡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由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稳定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氙气 (Xe)可与氟气(F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氙(XeF4)。
工业上,制取稀有气体是通过将液体空气蒸馏,得到稀有气体的混合物,再用活性炭将稀有气体分离开来。
氦气是除了氢气外的最轻气体,可以代替氢气应用在飞艇中,不会着火和发生爆炸。在焊接精密零件或加工镁、铝等活泼金属时,常用氩气作保护气。氪、氙是目前离子发动机使用的主要推进剂,但缺点是成本太高。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色彩绚丽的光芒,还常常用于制霓虹灯。
(1)、稀有气体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氙气与氟气反应生成四氟化氙的符号表达式是。(3)、工业上通过蒸馏得到稀有气体的混合物,原理是利用各成分 不同;再用活性炭 将稀有气体分离,利用活性炭的 性。(4)、请写出氢气燃烧的符号表达式。(5)、目前的离子发动机所用推进剂成本太高的原因是。 -
10、用石英砂制备纯硅(Si)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石英砂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写出二氧化硅的化学式。(2)、反应前将石英砂粉碎的目的是。(3)、根据步骤①推断物质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4)、上述流程中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填写化学式,任写一个)。(5)、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6)、整个制备硅过程必须达到无氧,若混入O2 , 可能引起的后果:①生成的硅会被再次氧化;
② 。
-
11、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①。(2)、若用5%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则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为了得到较平稳的气流,可选用 (填“G”或“H”)代替装置中的单孔橡胶塞。(3)、若选择C装置来收集氧气,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氧气。(4)、将点燃的红磷伸入所制得的氧气中,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12、“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1所示:
(1)、图-1净化过程中①过滤棉可除去水中的(填“可溶性”或“难溶性”)杂质。(2)、离子交换树脂中阳离子交接柱的交换过程如图-2所示(图中阴离子未画出,交换后的水仍然是电中性)。①1个Mg2+可以交换出 个Na+。
②离子交换树脂(填“能”或“不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
(3)、“生命吸管”虽广泛使用,但海上应急却不能使用,原因是。 -
13、食品防腐保鲜有多种方法。(1)、“真空保鲜”:原理是减少食品保存环境中 (填化学式)的含量,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2)、“低温保鲜”:是将食物冷冻、冷藏保存,说明食物的腐烂速度与 (填“温度”或 “压强”)因素有关。(3)、“气调保鲜”:是采用“保鲜气体”改变食物包装内环境,氮气常被用作“保鲜气体“的原因是。
-
14、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臭氧外,还包括下列的( 填 序号)。
① 一氧化碳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二氧化氮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飘尘。下列措施能减少 PM2.5 污染的是(填字母)。a. 焚烧秸秆 b.用太阳能发电 c. 大量烧煤取暖 d. 植树造林
(3)、根据表中内容,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填城市名称)。城市
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甲
无
34
I
乙
二氧化硫
97
Ⅱ
丙
可吸入颗粒物
119
Ⅲ
-
15、某化学实验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步骤如下:

①取一支20 mL的玻璃注射器,下端套上乳胶管,注射器底部固定陶瓷片和电阻丝,用漆包线连接电阻丝,并使漆包线从注射器的下端穿出,连接好电源。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打开止水夹,在陶瓷片内加入过量的红磷(盖在电阻丝上),并将活塞推到20 mL处,关闭止水夹,待活塞不再向下滑动时,读出此时注射器所在的刻度为a mL。
④打开电源,待红磷燃烧后关闭电源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②应关闭止水夹,拉动注射器的活塞,通过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处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先向上后慢慢向下移动 C、待注射器恢复到室温,此时注射器读数为b mL,则氧气的体积分数 D、多次测量,若最终结果始终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红磷无法将氧气完全耗尽 -
1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

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
实验二:换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 ba 段滤纸条更快变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使用气球可缓冲管内气压 B、实验一中观察到滤纸条变红,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C、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该实验无法判断相同条件下氨气与空气的密度大小 -
1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空隙
B、物质组成与构成
C、原子结构
D、地壳中元素含量
-
18、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方法
A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将铁丝点燃后伸入空气中
B
除去浑水中的泥沙
将浑水沉降后过滤
C
排水法收集较纯净的氧气
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气泡时开始收集
D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
A、A B、B C、C D、D -
19、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
B
C
D
X
物理性质
单质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Y
化学性质
化合物
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
A、A B、B C、C D、D -
20、下列对于实验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水银温度计受热读数上升——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的产物五氧化二磷是气体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发现测定结果偏大——可能红磷量不足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氧气的浓度对物质燃烧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