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氯化钠 B、量取液体 C、滴加液体 D、点燃酒精灯
  • 2、化学兴趣小组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任务:

    (碳酸钠能溶于水,但和水不反应)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物质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甲、乙、丙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和选择药品,顺利完成实验。

    【收集证据】甲、乙同学都得出的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

    【交流评价】

    (1)、请你评价:(填“甲”或“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2)、小气球发生的变化情况是
    (3)、丙同学实验中足量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现象是 , 丙同学的实验(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3、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为
    (3)、用装置B与E制取并收集气体,实验结束正确的操作是
    (4)、用F装置收集氧气,如何验满:
    (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主要操作: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收集并验满气体;③装入药品;④组装仪器。

    正确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二氧化锰是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实验后用过滤法回收二氧化锰,需用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

  • 4、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请根据下列化学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和实验B是用红磷完成的两个不同实验:

    ①写出两个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有关两个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都需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B.为保证实验成功,红磷都需要足量

    C.实验A中,集气瓶底部的水可换成细沙D.实验过程中都要迅速塞紧橡胶塞

    (2)、实验C中

    ①该实验目的为

    ②观察到(选填“甲”或“乙”)烧杯中的溶液变红;

    (3)、可以利用D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①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②得出结论

    (4)、装置E中水的作用是
  • 5、屠呦呦发现青蒿素〖C15H22O5〗获诺贝尔奖,青蒿素中C、H、O的质量比
  • 6、根据图中信息回答相应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

    原子结构示意图

    (1)、镁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2)、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上述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 7、甲醛是一种防腐剂,如图是甲醛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构成甲醛的微粒是(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甲醛燃烧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3)、该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反应。
  • 8、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3个氮原子:
    (2)、标出氢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
    (3)、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9、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 10、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物质C的名称是
    (2)、A、B得到C、D的反应中B起作用,此反应属于(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3)、E+D→F的文字表达式为
  • 11、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提供氧气。氯酸钠中含有
    A、氧气 B、氧分子 C、氧原子 D、氧元素
  • 12、实验室模拟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O)并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过程中所产生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
    (2)、制得生石灰的质量是多少?
  • 13、

    化学研究物质。某兴趣小组同学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二氧化碳。

    活动一、制取二氧化碳

    (1)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来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________。

    (2)利用合理装置,小组成员继续进行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究。

    每次都加入相同质量的(足量)大理石和20mL的稀盐酸,并记录收集到100mL二氧化碳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下表是4次实验的记录:

    编号

    颗粒大小

    实验温度/℃

    稀盐酸的浓度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时间/s

    I

    粗颗粒

    20

    7.3%

    20

    233

    II

    粗颗粒

    20

    14.6%

    20

    126

    III

    ??

    35

    7.3%

    20

    61

    IV

    细颗粒

    20

    14.6%

    20

    79

    ①要完成上述影响因素的探究,则在实验编号Ⅲ“??”中填的颗粒大小为________。

    ②根据上述表中的信息可知,对反应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

    活动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3)将纯净干燥的CO2缓慢通入图甲装置,观察到如下现象:

    a.玻璃管内的干燥纸花始终未变色;

    b.集气瓶内的下方纸花先变红色,上方纸花后变红色。

    ①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出关于CO2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②将变红的石蕊纸花取出,加热一段时间,纸花重新变成紫色,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将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乙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的气体的一种用途:________。

    活动三、低碳行动

    (5)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行为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双面使用纸张B. 植树造林C. 露天焚烧垃圾
  • 14、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
    (2)、选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选用(填字母)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常选用装置C,相对装置B,装置C具有的优点是
    (4)、图2所示实验,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 15、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E、F都是气体,其中E有毒;A、B都是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A的用途为
  •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两个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1)、实验甲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发生偏转,其原因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乙中观察到锥形瓶内的现象为、气球先胀大后变瘪。
    (3)、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微观原因是
  • 17、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生成物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式)。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该反应中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 18、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
    (2)、图2中C粒子属于(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图2中与硅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
    (4)、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A元素和B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5)、硅元素与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该化合物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19、含氟牙膏是指含有氟化物的牙膏,有助于预防龋齿,下图是某含氟牙膏的部分标签,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成分:水、甘油(C3H8O3)、氟化钠……

    总氟含量:0.09%

    净重:60g

    (1)、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选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氟化钠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 , 则氟化钠的化学式为
    (3)、牙膏中加入碳酸钙,能有效地清洁牙齿表面,碳酸钙中阴离子符号为
    (4)、甘油具有润滑作用,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5)、该含氟牙膏中所含氟化钠的质量为(结果精确到0.1g)。
  • 20、对比法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之一,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探究水的组成

    C.探究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含量有关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A、A B、B C、C D、D
上一页 1185 1186 1187 1188 118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