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科普短文。

    黑火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由硝酸钾(KNO3)、硫粉(S)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暖、氮气等组成的混合物,同时释放大量热。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在黑火药中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能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加,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氮原因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1)、黑火药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黑火药引燃时,除二氧化碳、氮气以外的其他产物中一定含元素(填元素符号)。
    (3)、写出镁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若加入硫酸铜发出光芒的颜色是
  • 2、生产、生活中蘸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图1自制简易净水器示意图,可以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的是
    (2)、图2“漂白水”能快速漂除衣物污渍,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写元素名称)。
    (3)、图3冬天,北方农村常用燃烧木炭进行取暖,写出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图4汽车尾气的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可以进行尾气处理。处理汽车尾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2NO催化剂__X+2CO2 , 则X的化学式为
  • 3、如图所示,下列实验设计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实验目的

    验证蜡烛燃烧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

    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设计

    A、A B、B C、C D、D
  •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物质的是(   )
    A、Si B、O C、H2 D、2Ca
  • 5、如图,是小明同学绘制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应前后元素、原子和分子种类都没有发生变化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后产生两种新物质 D、过氧化氢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 6、家庭劳动和学校活动是实现“五育并举”的有效途径。下列项目与化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选项

    项目

    涉及的化学知识

    A

    德:用无磷洗衣粉洗衣服

    防止水体污染

    B

    智:氦气填充飞艇,气球

    氮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C

    体:剧烈运动后喝矿泉水补充“钾、钠”

    补充的“钾、钠”指的是钾、钠原子

    D

    劳:炒菜闻到香味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A、A B、B C、C D、D
  • 7、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C、铝属于金属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D、最外层电子数是3,容易得到电子
  • 8、校园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组成彩和使用,可以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下图是某校兴趣小组对校园内2024年10月集大的空气质量报告,说法不正确的是

    空气质量分级标准表

    空气质量指数(AQI)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以上

    空气质量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空气质量类别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A、空气质量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 B、该校园内当天空气质量级别为优 C、如图中缺少二氧化碳的数据 D、加强大气监测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 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与书写正确的是
    A、O2-:表示2个氧离子 B、3Fe:表示3个铁元素 C、氢氧化钙的化字式:CaOH2 D、P+52O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 10、青蒿琥脂(C19H28O8)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关于青蒿琥脂(C19H28O8)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碳、纯、氧三种元素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一个分子由19个碳原子、14个氢分子和4个氧分子构成
  • 1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B、 C、 D、
  • 12、如图是空气中一些气体的用途,其中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食品防腐 B、医疗急救 C、灭火 D、霓虹灯
  • 13、安全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过滤
  • 14、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保护日”,2024年我国的宣传口号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B、生活垃圾直接焚烧处理 C、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D、用喷灌、滴灌给农作物浇水
  •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水的沸腾 B、石蜡融化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D、研碎大理石
  • 16、在课外活动中,为探究微粒的性质及影响因素,小斌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活动:

    (1)、实验活动一:如图1,在烧杯A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溶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一段时间后他发现烧杯A中溶液变红色。他对A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色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A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色?

    【提出猜想】

    猜想①:B烧杯中挥发出的蒸馏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②:B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氨气使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③:B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氨气与A烧杯中的水反应的生成物使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酚酞溶液、氨气、浓氨水、蒸馏水。

    你认为上述实验中猜想肯定不成立,接着他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请你将实验补充完整。

    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I

    取一张滤纸,用酚酞溶液湿润,待凉干后制成条状酚酞试纸

    /

    II

    取酚酞试纸放入盛有的带塞试管中

    试纸不变色,猜想不成立

    III

    取酚酞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入盛有氨气的带塞试管中

    , 猜想③成立

    (2)、实验活动二:小斌在进行实验活动一时还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他又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和图1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一点),图2的实验可以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还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会(填“放热”或“吸热”)。
  • 17、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时准备的装置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名称是
    (2)、某同学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 18、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内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装置内放有物质(填名称),它主要起到吸附自来水中异味的作用。
    (2)、步骤②中超滤膜相当于过滤操作。实验室中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
    (3)、紫外灯管照射的作用是杀菌消毒,饮用水也常用次氯酸钠(NaClO)做消毒剂,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19、以下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色火焰;集气瓶中放入少量的水的作用是
    (2)、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从反应角度分析,以上三个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___(填序号)。
    A、都是分解反应 B、都放出热量 C、产物常温下都是气体 D、都是化合反应
  • 2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图中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共表示了种元素的微粒。
    (2)、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3)、D和E两种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
    (4)、B、E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上一页 1177 1178 1179 1180 11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