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Li2CO3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实验室以锂辉石精矿(含Li2O·Al2O3·4SiO2和其它杂质)为原料制取Li2CO3的硫酸法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       Li2OAl2O34SiO2+H2SO4=Li2SO4+Al2O34SiO2H2O

    ②K2SO4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

    ③Li2CO3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1)、“研磨”的目的是
    (2)、“水浸”后的滤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
    (3)、“沉锂”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写化学方程式),为了进一步回收滤液中的成分,可进行的操作有蒸发结晶、(填作名称)、洗涤、干燥。
    (4)、使用热水“洗涤”,原因是。为了检验产品是否洗涤干净,取洗涤后的溶液于试管,并滴入(填名称)溶液,若观察到 , 则说明洗涤干净。
  • 2、1941年,侯德榜(如图)向氨水(NH3·H2O)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再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NaCl使其溶解,结果发现在常温下析出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析出的白色固体是什么?

    【进行猜想】①NH4Cl;     ②(NH42CO3;     ③NH4HCO3;     ④Na2CO3;     ⑤NaHCO3

    【收集证据】佐证一:设计实验,检验析出的白色固体是上述猜想中的哪一种物质?

    首先向白色固体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微热,没有察觉到现象,说明不是铵盐。

    为了检验是哪种钠盐时,小良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①碳酸氢钠固体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

    ②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可以发生以下反应:CaOH2+NaHCO3=CaCO3+NaOH+H2O

    ③NaHCO3不与氯化钙、氯化钡等中性盐溶液反应。

    【实验验证】小良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并加水至完全溶解


    步骤

    现象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石灰水

    若溶液中 , 则白色固体是碳酸氢钠

    方案二

    取少量溶液加水稀释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溶液,再滴加无色酚酞

    若无白色沉淀产生, , 则白色固体是碳酸氢钠

    方案三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并一端连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

    若试管内有 , 且溶液变浑浊则说明白色固体是碳酸氢钠

    【实验分析】方案三中溶液变浑浊原因(用方程式回答)

    【实验反思】小郭同学认为方案设计不合理,原因是

    【实验交流】侯德榜先生的实验除了得到碳酸氢钠以外,滤液中的成分也可以回收利用,请写出其一种用途

  • 3、《天工开物·燔石》中介绍了“烧石成灰”的方法:将煤饼和石灰石隔层垒堆,木材放在最下方,引燃木材即可制成生石灰(如图)。同时,还介绍了生石灰的用法:“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注释:“沃”:浇)

       

    (1)、从能源角度分析,煤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从能量角度分析,“急用者以水沃之”,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是将能转化为能:
    (2)、从燃烧条件分析,“铺薪其底”中置于最底层的木材对煤饼燃烧的作用是
    (3)、从原理角度分析,写出煅烧石灰石制得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
    (4)、“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风”指的是空气        b.“吹化”过程为缓慢氧化        c.“粉”的成分为熟石灰

  • 4、近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1)、“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经测定,月壤含CaAl2Si2O8以及氦-3等物质。

    ①物质CaAl2Si2O8中,Si、O两种元素的元素质量比为

    ②1个氢-2原子与1个氦-3原子发生核聚变反应,产物为1个氦-4原子和1个质子(用符号p表示)。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该核聚变的反应式H12+He23核聚变+p。该过程涉及到种元素。

       

    (2)、“天问一号”成功抵达火星,祝融号火星车着陆。

    ①制造火星车使用到新型镁锂合金,它属于材料。

    ②探测发现,火星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一致,该元素是(填元素名称)。

    (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我国宇航员成功进入“天宫”空间站,并停留6个月,舱外航天服中的废气处理系统保障着航天员的生命。第一步,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滤网,这一过程利用了活性炭的性:第二步,用氢氧化锂作吸收剂除去CO2 , 氢氧化锂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方程式为
  • 5、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不可能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碳酸钙,则丁可以是氢氧化钙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乙
  • 6、检验、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检验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钠

    加水溶解,滴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B

    鉴别氯化铵和碳酸氢铵固体

    闻气味

    C

    鉴别H2和CH4

    点燃气体,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D

    除去CaCl2中少量NaCl

    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取滤渣洗涤后,再滴入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 7、如图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大 B、33℃时,甲、乙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 C、27℃时,往26g丙里加100g水,形成不饱和溶液 D、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S>S>S
  • 8、“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阴离子是带负电的微粒,所以带负电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B、某物质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C、置换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所以有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酸溶液的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 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B、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C、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全部条件 D、   探究铁锈蚀需要O2的条件
  • 10、化学的“美”一直在陶冶着我们。小游同学在验证Al、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创造了美丽的“金属树”。向两个放有宣纸的培养皿中分别滴入适量的CuSO4溶液、AgNO3溶液,再放入铝丝,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要打磨铝丝是因为除去表面致密的氧化膜 B、该实验能证明Al、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C、得到“铜树”后的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D、得到“银树”反应方程式是Al+AgNO3=Ag+AlNO33
  • 11、小轩同学在一场大雨后,想测定土壤的pH来判断当地空气质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取少量土壤于试管中,加入水浸泡,静置后,取上层澄清液测定pH B、测定pH主要仪器和用品有玻璃棒、白瓷板、pH试纸 C、若溶液pH小于5.6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导致 D、若测出的pH小于5.6,可以说明当地空气质量较差
  • 12、小芳在农村农贸市场见到以下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尿素【CO(NH22 B、氯化铵(NH4CI) C、磷酸二氢钙【Ca(H2PO42 D、硝酸钾(KNO3
  • 13、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千里江山图》所用的部分矿物颜料如下表,其矿物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矿物

    赭石

    蓝铜矿

    碎磲

    朱砂

    颜色

    暗棕红色或灰黑色

    深蓝色

    白色

    大红色

    主要成分

    Fe2O3

    2CuCO3·Cu (OH)2

    CaCO3

    HgS

    A、赭石 B、蓝铜矿 C、碎磲 D、朱砂
  • 14、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台布 B、医用消毒棉花 C、铜锁 D、蚕丝被
  • 15、硒(Se)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与氧元素处在同一主族,结合图示推断正确的是

    A、S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B、Se元素为金属元素 C、Se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D、Se与H可形成化合物H2Se
  • 16、在广州乡村美食节中,用艾草叶、糯米粉、花生米、糖制成的甜艾糍深受市民的喜爱,艾糍中富含的营养素不包括(  )
    A、蛋白质 B、油脂 C、糖类 D、无机盐
  • 1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变亮    B、面粉爆炸    C、水变无色    D、烧杯发烫   
  • 18、小华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吸入2L氧气。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约为1.43g/L。计算:
    (1)、在标准状况下,2L氧气的质量是g。
    (2)、成年人每小时大致需要吸入多少L空气?
  • 19、化学科学十分重视实证和理性思维。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选用典型物质进行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有关性质。下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一:夹取细木炭的仪器叫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的原因是
    (2)、实验二和实验三集气瓶底部都用到了水,水的作用(选填:“相同”或“不同”)。
    (3)、实验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放热、火星四射、 ,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4)、根据上述实验,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选填:“比较活泼”或“不活泼”)。
  • 20、小明同学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之后构建了如下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木炭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是由于不同造成的。
    (2)、反应③实验中,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3)、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医疗急救 B、作保护气 C、航空航天 D、光合作用的原料
    (4)、由图可知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填“稳定”或“活泼”)的气体。
上一页 1117 1118 1119 1120 11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