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明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燃着的木条将氧气与二氧化碳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得出结论 D、交流评价
  • 2、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硫松、佝偻病等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片等补钙剂。
    (1)、补钙剂中“钙”是指(填“原子”、“离子”、“元素”)。
    (2)、实验室欲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g。
    (3)、某补钙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为了测定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称取20g补钙剂放入烧杯中,再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

    38.2

    56.4

    75.6

    95.6

    ①实验全部完成后,烧杯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②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3、二氧化碲(TeO2)是性能优良的声光晶体材料。用某工业废渣(主要含有TeO2 , 还有少量Cu、Ag)为原料制备纯净的TeO2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TeO2微溶于水,能与较浓的强酸和强碱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碲(TeO2)中碲元素的化合价为
    (2)、粉碎的目的是
    (3)、类比CO2和NaOH反应,写出“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为。实验室中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5)、“碱浸”后过滤,此时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6)、“沉碲”时加入硫酸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过程中应控制溶液的pH为4.5-5.0,生成TeO2沉淀。酸性不能过强的原因是
  • 4、

    经调查,市场上有一种食品专用发热包。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碳酸钠、铝粉。某化学小组为探究发热包中各物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①H2在加热条件下能还原金属氧化物;②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探究一:发热包发热的原理

    (1)取少量发热包中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小明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发烫,说明发热包中的物质含有

    探究二:为了进一步探究发热包中各物质的成分。小亮向上述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并对产生的气体展开进一步探究。

    【猜想与假设】

    (2)a、H2;       b、;       c、CO2和H2的混合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验证】

    (3)装置A中实验现象为 , 装置D中实验现象为 , 装置E中的实验现象是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则证明猜想c正确。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总结与反思】

    (4)B装置的作用是 , 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
  • 5、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原理、操作规范、安全意识等知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填字母),用该装置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得的CO2中通常含有少量HCl和水蒸气,若要想制取干燥、纯净的CO2 , 正确的装置链接顺序是(填“DE”或“E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 6、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O2

    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KCl(MnO2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C

    CaCO3(CaO)

    高温煅烧

    D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足量Zn粉,过滤

    A、A B、B C、C D、D
  • 7、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蒸发食盐水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 8、某反应的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   代表一个碳原子,   代表一个氧原子,   代表一个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甲醇是一种氧化物 D、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 9、氧气支持生命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 B、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氧气分子间有间隔 C、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D、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支持燃烧,也能燃烧
  •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CO2验满 B、浓硫酸的稀释 C、液体的倾倒 D、液体的量取
  • 1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表示2个氢原子 B、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NH3+ 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D、Al3+的结构示意图为
  • 12、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金属导电 C、钢铁生锈 D、蜡烛燃烧
  • 13、完成下列计算: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一个A原子质量为4m kg,A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个。
    (1)、请你求出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2)、请求出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请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 1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3mL5%的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注入试管中,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1)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装入药品之前先要进行

    (2)根据相同时间注射器内氧气的体积不同,可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通过图像能得出的对过氧化氢分解催化效果更好的是。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由氧化铜催化的反应,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逐渐变慢,原因可能是

    【拓展延伸】同学们继续探究硫酸铜溶液是否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如图3,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双氧水,再加上等质量、等浓度的硫酸铜(CuSO4)溶液,分别用气压传感器测定两试管中气体压强,其变化曲线如图4。请你思考:

    (4)①由图4曲线可知,100s时加入硫酸铜溶液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加快。根据这一现象,(填“能”或“不能”)证明硫酸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理由是

    ②由图4曲线可知,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 15、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图B中仪器a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A作为发生装置,需要在试管口放置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为了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最好选用的一种装置是(填字母),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选用装置D收集氧气,开始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停止加热时,应先 , 然后再熄灭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5)、E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瓶底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1)、正确选择仪器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如图1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是(填字母、单选),常用于保存固体药品的是(填字母、单选)。
    (2)、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且先后集中火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否则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3)、观察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颖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做加热碳酸氢铵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小颖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她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了气体,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17、某城市住宅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填“②”或“③”或“④”或“⑤”)。
    (2)、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A、杀死水中的细菌 B、减少水中氧气 C、使泥沙沉积至底部 D、分解有毒物质
    (3)、步骤④中发生的变化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假如你是水质检验员,若检验时发现水的硬度大,你建议在饮用前可采取的处理办法是
    (5)、家庭净水器中含有大量的活性炭,活性炭起作用。
  • 18、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水银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3)、空气中最多的气体
    (4)、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 19、化学反应是在微观粒子间进行的。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甲物质是由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乙从液态变为气态化学性质改变 D、该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 20、如图是小宸同学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现象描述或说法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白色烟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反应,化学性质较活泼,有可燃性
上一页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