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2)、t1℃时,将20g 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学习化学要建立粒子观、元素观和变化观,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A中可知,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B一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填图片下方的字母),C与D所代表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酸溶液中的阳离子
    (2)、任意一种稀有气体
  • 4、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

    B

    鉴定某种溶液是盐酸

    滴加酚酞溶液

    C

    去除生石灰中的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D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 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铵根离子会跟氢氧根离子生成氨气和水,所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B、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C、搅拌、升温等能加快食盐溶解,因此搅拌、升温也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6、天宫课堂中王亚平老师为同学们演示了“水球”变“冰球”实验。“水球”实际是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球,当这种溶液遇到一些固态的晶体时,它的溶质就会快速结晶。醋酸钠学名乙酸钠(CH3COONa)。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钠由四种元素组成 B、1个醋酸钠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 C、醋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2 D、此过程是化学变化
  • 7、为了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共出现三种分子 B、甲、丙、丁均为氧化物 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1
  •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粗砂纸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划痕处出现红色物质 B、向少量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蓝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 D、向滴有石蕊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由蓝色变紫色再变红色
  • 9、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B、商家为了防腐,可以将海产品用甲醛溶液浸泡后再出售 C、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可服蛋清减轻毒性 D、“吸烟有害健康”,那是因为吸烟会产生有害气体CO2
  • 10、某茶饮料所含成分的标识如图。则下表中各组物质所属类别错误的是

    苏打冰红茶

    成分:水,小苏打、柠檬酸、红茶粉(含蔗糖、柠檬酸钠、维生素C、焦糖)

    选项

    A

    B

    C

    D

    物质

    柠檬酸

    小苏打

    茶粉

    类别

    氧化物

    混合物

    A、A B、B C、C D、D
  • 11、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a(HCO3)2Δ__CaCO3↓+ H2O+ CO2 B、C + 2CuO__CO2↑+ 2Cu C、CO2 + H2O=H2CO3 D、Al(OH)3+3HCl=AlCl3+3H2O
  • 12、关于水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正常雨水pH=7 B、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H2和O2的质量比为2:1 C、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95%的酒精中,溶剂为水
  • 13、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准时发射升空,运载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质子数为37 D、x=1
  • 14、冰墩墩钥匙扣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内部的熊猫毛绒玩具、外部的硅胶外壳以及上面的钥匙挂,其中钥匙挂一般是用锌合金、不锈钢等制成,则钥匙挂所属材料类型是       

       

    A、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金属材料 D、塑料
  • 15、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对稳定,是混合物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C、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结束后容器中剩余的气体全部为氮气
  • 16、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A、K2SO4 B、KNO3 C、CO(NH22 D、Ca(H2PO4)2
  • 17、1994年10月1日起,我国提倡食用加碘盐,这里的“碘”指的是
    A、物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 18、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通常会使用红磷来进行反应。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请计算:消耗4克氧气,至少需要加入多少克的红磷。
  • 19、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和H2O转化成葡萄糖和O2 , 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三种元素组成的”。

    (1)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

    方案二:小刚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2)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

    (3)观察到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4)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②小烧杯中

    (5)黑色固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Ⅰ.

    (1)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在A试管中倒入适量浓氨水,B试管中放入一张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连接好。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

    Ⅱ.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2)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c

    (3)若以装置C为气体发生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进行该实验时该装置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改进的措施是

    (4)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

    (5)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某固体增氧剂(可与水反应产生O2)、饮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了简易供氧器,如图所示图中的甲装置与A-G装置中的(填字母)装置作用类似。

    Ⅲ.收集一瓶O2并进行性质检验。

    (6)硫燃烧时的现象为:

    (7)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集气瓶中水的作用为:

上一页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