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设计以下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

    【实验方法】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原理】

    (1)图1实验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图2通电后,电解器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现象】

    (2)图1实验中观察到的证明有新物质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图2玻璃管中有气泡产生,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用燃着的木条靠近b管中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实验结论】图1实验利用“合成”的思想证明水的组成,图2实验利用“分解”的思想证明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反思与交流】

    (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电解纯水速率较慢。查阅资料获知:调节电源电压或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都会改变电解速率。于是他进行了多次实验,电源电压分别设定为6伏、9伏、12伏,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分别为5%、10%,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记录如表:(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每次实验收集10mL氧气)

    电压

    氢氧化钠浓度

    6伏

    9伏

    12伏

    5%

    26分26秒

    12分14秒

    7分30秒

    10%

    17分8秒

    9分26秒

    6分22秒

    ①电压9V,氢氧化钠浓度15%的条件下,如果要收集10mL氧气需要的时间应该________9分26秒(填“大于”或“小于”)。

    ②分析如表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写一条即可)。

    (4)目前空间站已实现电解水制氧气,空间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解决“气体从哪里来”的问题必然伴随着“气体往哪里去”的问题。为此,科学家设计了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现了“水~氧~碳”的循环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水~氧~碳”的循环转化,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
    B. 电解水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氢气,系统需要对氢气进行转化
    C. 人体代谢产物中的水既有气态又有液态,设计系统时应考虑水的冷凝与净化
  • 2、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使用仪器a的优点是。采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导管口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
    (2)、实验室常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若选用A作为发生装置,需要进行的改进是 ,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是
    (3)、实验室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如果想利用该反应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选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填装置编号,从A﹣E中选择)。
    (4)、若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方法为
    (5)、兴趣小组从网上查到如下信息:实验室可以用颗粒状的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可制得氢气。于是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选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填装置编号,从A﹣E中选择)。
  • 3、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某品牌自热火锅的发热包成分中含有铝粉、活性炭、还原铁粉、硫酸钠等物质。硫酸钠中的阴离子的符号为 , 铝粉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2)、酒精(C2H5OH)是一种很好的可再生资源,其一个分子中共有个原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3)、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性。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泥沙需要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过滤操作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 4、如图所示图示与相应的文字描述相符合的是
    A、木炭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一定量的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完全分解等质量的过氧化氢 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 5、在化学反应A+3B=C+D中,已知16gA跟1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gC。若8gA与足量的B反应,可生成D的质量为
    A、7g B、10g C、20g D、9g
  • 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组成单质的元素种类是一种,则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用来制取氧气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 7、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3:1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该反应后的生成物属于化合物
  • 8、下列关于2CO+O2点燃__2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 9、“气体烙铁”是一种以气体X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3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2点燃__8CO2+10H2O。燃料X的化学式为
    A、C4H10 B、C3H8 C、C2H5 D、C2H5OH
  • 10、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冷水中,钠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和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可能是
    A、SO2 B、CO2 C、N2 D、H2
  • 11、下列说法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水结成冰,质量保持不变 B、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C、5g蔗糖溶于80g水中后,物质总质量为85g D、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12、要使Fe2O3和Fe3O4含有相同质量的Fe元素,则Fe2O3和Fe3O4的质量比为
    A、3:2 B、2:3 C、29:30 D、30:29
  • 13、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碳酸钠的化学式为
    A、Na2CO2 B、Na2CO4 C、NaCO3 D、Na2CO3
  • 14、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铁FeCl2 B、氢氧化铝Al(OH)3 C、氯化镁MgCl2 D、氯化钠NaCl
  • 15、对下列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正确的是
    A、2CO中的“2”表示二个一氧化碳分子 B、Ca2+中的“2”表示两个钙原子 C、C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D、P2O5中的“2”表示两个磷原子
  • 16、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错误的是
    A、Mg——金属镁 B、2K——两个钾元素 C、Mg+2O——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 D、2N2——两个氮分子
  • 17、我国科学家发布了重大成果——制备出世界上已知最薄的光学晶体转角菱方氮化硼。下列关于氮化硼(化学式为BN)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两个原子组成 B、其中的硼属于非金属元素 C、氮和硼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氮化硼是一种单质
  • 18、金银花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C16H18O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4 B、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1个绿原酸分子含有9个氧分子
  • 19、荧光灯内的白色粉末涂层是一种叫钨酸钙(CaWO4)的化合物,如图所示为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钨酸钙是一种氧化物 B、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g C、CaWO4中非金属元素有两种 D、CaWO4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6
  • 20、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上一页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