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书写文书档案用碳素墨水,是由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燃着的煤炉会产生CO,在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中毒 C、每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 D、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使CO2转变为CO
-
2、2024年5月15日是第31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也是全国普及食盐加碘30年,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食盐加碘防疾病,平衡营养健康行”。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3 C、+5 D、+7
-
3、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排放 B、为防止水体污染,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D、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4、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D、二氧化碳和干冰都不支持燃烧——相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及其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质量报告中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质量越差 B、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可用作燃料 C、空气中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污染空气 D、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
6、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倾倒液体
D、过滤
-
7、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 B、火力发电 C、玻璃破碎 D、滴水成冰
-
8、
食品脱氧剂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其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的脱氧剂展开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脱氧剂中只有铁能与稀盐酸(HCl)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2.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氯化钠能够溶于水。
【任务一】验证脱氧剂的成分
(1)①取脱氧剂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脱氧剂中含有。
②充分反应后,将试管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黑色固体;
③将黑色固体置于坩埚(耐高温容器)内,并放在酒精灯上灼烧,最终黑色固体全部消失。灼烧时,在坩埚上方罩上烧杯,过一会儿,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并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 说明脱氧剂中含有活性炭。
【反思与评价】
(2)实验③中,不足以证明脱氧剂中含有活性炭,其原因是。经讨论,同学们改进实验方案,证明了脱氧剂中活性炭的存在。
【任务二】探究脱氧剂发生反应的条件
小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两组实验,集气瓶中固体混合物成分如下表,并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表1)
固体混合物成分
实验一
铁粉5.0g、炭粉0.1g、足量干燥剂、氯化钠0.1g
实验二
铁粉5.0g、炭粉0.1g、水10滴、氯化钠0.1g
(3)结合图2分析,两个实验中发生脱氧反应的是 , 判断的依据是;
(4)结合表1和图2可知:脱氧剂发生反应的条件是与接触。
【任务三】探究硅藻土用量对脱氧反应速率的影响
脱氧剂中通常会加入一定量的硅藻土,主要作用是吸附水分,使铁粉更易于与氧气接触。室温下,在一定量的脱氧剂中加入不同质量的硅藻土,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耗尽所需时间如图3所示。

(5)由图3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硅藻土用量和氧气耗尽所需时间的关系是。
-
9、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下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选填“a”或“b”)口通入。
乙炔(C2H2)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微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电石固体(CaC2)遇水会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乙炔气体。
(4)在实验室中若用电石和水制取乙炔气体,最适宜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
10、
某学校兴趣小组为探究燃烧条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资料查询】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60℃
(1)通过实验现象对比:A处燃烧、B处不燃烧,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2)验证燃烧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实验反思:
(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可以灭火 B. 图书着火最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C. 点燃可燃性气体一定会爆炸 -
11、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采用甲醇(CH3OH)作为燃料。如图甲醇燃烧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化学式)。(2)、甲醇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水是常见的物质之一。(1)、电解水时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2)、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能验证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__(填字母)。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
1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根据图1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这两种元素都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硫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4)、氧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
14、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氮原子。(2)、液氧的化学式。(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15、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宏观与微观:CO和CO2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B、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X+2O22CO2+2H2O,可推测X的化学式为C2H4O C、模型与推理:物质燃烧的反应都能放出热量,所以能放出热量的反应一定是物质燃烧的反应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
16、以“创新、国际化、跨越周期”为主题的2023—2024中国新能源国际投资大会于2024年1月23日在北京举办。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 B、汽油是石油加工的产品,是常用的汽车燃料 C、汽车化油器将汽油进行雾化,目的是增大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
17、芹菜中的芹黄素(C15H10O5)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芹黄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芹黄素是氧化物 B、芹黄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5:10:5 C、芹黄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芹黄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18、实验操作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
-
1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好空气。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呼吸的是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
20、如图是教材中有关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气球的作用是: , 铜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图B所用装置如果不密闭,敞口实验能否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填(“能”或“不能”)。(2)、图C中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原因是。(3)、图D中镁条燃烧实验,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镁条,其原因是:。(4)、归纳总结: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实验装置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