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以下实验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镁条的燃烧实验 B、利用红磷燃烧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C、石蜡的熔化实验 D、利用氧化钙探究化学反应能量变化
-
2、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将成为未来新能源。下图是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是(填“分子”或“原子”)。(2)、为减少污染,请计算64g的甲烷完全燃烧,至少需要消耗多少氧气?(请写出计算过程) -
3、
蒸汽眼罩对缓解眼疲劳、帮助睡眠等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蒸汽眼罩由无纺布透气膜和发热体构成。使用眼罩时,去掉外袋,空气中的氧气通过透气膜进入内部,与发热体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针对蒸汽眼罩进行了如下项目式学习之旅。
产品信息:【产品名称】蒸汽眼罩
【主要成分】无纺布、铁粉、蛭石、活性炭、无机盐、吸水树脂
任务一:了解蒸汽眼罩的发热原理
(1)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蒸汽眼罩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生锈。铁粉生锈是(填“剧烈”或“缓慢”)氧化。
(2)蒸汽眼罩内的粉末在使用后变为红棕色,红棕色物质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任务二:探究蒸汽眼罩内黑色固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蒸汽眼罩的发热体内含有一些黑色固体和氯化钠、蛭石(具有保温作用,可以减缓热量散失)、高吸水树脂(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为眼罩提供水蒸气)等。
【作出猜想】发热体中的黑色固体除铁粉外,可能还含有活性炭粉。
【进行实验】
(3)小组同学想验证此猜想,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黑色粉末,用磁铁靠近粉末
发热体中的黑色固体含有铁粉和活性炭粉
②另取少量黑色粉末于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4)步骤②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任务三:研究蒸汽眼罩打开后能迅速升温的原因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4组实验进行比对。
方案
药品
1分钟前后氧气含量变化
1分钟前后温度变化
实验1
4g铁粉、2mL水
20.1%→20.1%
16℃→16℃
实验2
4g铁粉、2mL水、x
20.1%→20.1%
16℃→16℃
实验3
4g铁粉、2mL水、2g活性炭
20.1%→20.1%
16℃→16℃
实验4
4g铁粉、2mL水、2g氯化钠、2g活性炭
20.1%→15%
16℃→55℃→26℃
(5)实验2中x应填。
(6)实验分析:在铁粉接触到氧气和水时,的存在可以加快铁的生锈从而使眼罩快速升温。
【表达交流】
(7)为了使蒸汽眼罩的使用效果更加明显,蒸汽眼罩应该保存在的环境中。
-
4、某同学结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对便携式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展开了探究。
(1)、图1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为。(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图1中的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还需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是。制取气体时,放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3)、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导管进。(4)、某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甲剂为过碳酸钠固体(),乙剂为二氧化锰。制氧机工作时发生了两步反应,第一步:;第二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氧气能从加湿过滤仓内的水中逸出,其原因是。(5)、登山运动员登山时常用氢化钙作为供氢剂,用来提供能源。某兴趣小组同学用氢化钙()这种固态储氢物质制取氢气,常温下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出氢气,请选出利用该原理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氢气的装置(从图1中的A~E中选择)。 -
5、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金属冶炼等领域。工业上以高纯度的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在制备过程中常需将氢氧化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研磨成粉末再混合均匀的目的是。(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3)、粗晶体在干燥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从高锰酸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析出高锰酸钾晶体,说明实验条件下,高锰酸钾的溶解度(填“>”或“<”)碳酸钾的溶解度。(4)、电解法也可以实现由向的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与“通酸化”相比,其优点是。 -
6、航天梦,中国梦。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1)、制造太阳能电池板需要使用铝合金,铝合金加工成铝箔利用了金属的性。(2)、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太阳能→→化学能。(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载火箭由三级火箭组成。一级和二级火箭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则X的化学式是。(4)、航天员在《天宫课堂》为我们进行太空授课时,将半片泡腾片(含某种酸和碳酸氢钠)塞入一个蓝色水球里,水球里立即产生很多气泡,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该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空间站中科学家采用水气整合系统实现的清除和的再生,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再生系统中,运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流程图所示的物质转化中,进入再生系统发生电解的水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清除系统中生成水的质量。
-
7、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造福人类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1)、市售饮料中有茶味汽水,既有茶的味道,又有碳酸饮料的口感,为使汽水中溶有更多的二氧化碳,可以采用(填“加压”或“减压”)的方法。(2)、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再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实验时,碎瓷片的作用是。
(3)、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良种会下沉,次种会漂浮。下图是实验室配制某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操作示意图。
①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填字母序号)。
A.添加氯化钠 B.减少氯化钠 C.调节平衡螺母 D.添加砝码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时,甲的溶解度为g。
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B.℃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溶剂质量:甲>乙
C.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降到℃时,析出固体的质量为甲>乙
D.将℃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
8、人类的文明进步,得益于化学的不断发展。(1)、“围炉煮茶”成为当下流行的休闲方式,《茶经》记载“茶有九难:一曰造……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八曰煮,九曰饮”“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软水煮茶,更能充分体现茶的色、香、味。生活中将硬水转变为软水的方法为。
②“漉水囊”可实现茶水与茶叶分离,类似基本实验操作中的。
③煮茶后用水将燃着的炭火浇灭,原理是。
(2)、木雕:木雕是我国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之一、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①将木材隔绝空气加热,可以得到活性木炭,活性木炭经雕刻成为工艺品,摆在工作、居住场所可以净化空气中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木炭的性。
②木坊古建筑在建造之时,埋入地层的木材要先用火使其表面碳化方可保存久远,原因是。
(3)、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①图1中的A、B、C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碳单质,其中代表金刚石的是(填“A”“B”或“C”)。
②图2中这两个微粒(填“属于”或“不属于”)同种元素,理由是。
-
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 ②干冰 ③酒精 ④碳酸钙 ⑤钛合金
(1)、实验室常用作液体燃料的是;(2)、可用于制作人造骨的是;(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4)、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5)、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
10、用化学用语填空。(1)、氢氧根;(2)、钾元素;(3)、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4)、3个硫原子;(5)、氯化铝。
-
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1: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B、图2:向足量的Mg、Al、Fe粉末中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 C、图3:向装有一定量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试管中缓慢加入锌粉 D、图4:质量相等的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 -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探究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C、验证硝酸铵溶解时吸热
D、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
13、、CO、和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上述4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认气体X的组成,同学们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完全,碱石灰可以吸收和 , 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装置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气体X中一定含有 B、装置③④顺序调换,对气体X的检验无影响 C、有无装置②,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若装置①③无明显变化,装置④变浑浊,则气体X中一定有CO -
14、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甲烷和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B
除去溶液中少量的NaCl
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C
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的炭粉
隔绝空气加强热
D
除去中的CO
点燃
A、A B、B C、C D、D -
15、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和莱布尼茨食品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榴莲中存在着“乙硫氨酸”,可以合成乙硫醇(),这是其有刺鼻味道的原因。下列关于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g B、一个乙硫醇由9个原子构成 C、乙硫醇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乙硫醇中碳、氢、硫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3:16
-
16、下列归纳和推理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气体,所以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17、现有M、N、X、Y四种金属。为确定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它们分别投入到稀硫酸中,只有M、N发生反应产生气泡;
②将N投入M的硝酸盐溶液中,有M的单质析出;
③将X投入Y的硝酸盐溶液中,溶液质量减轻。
据此,你认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
A、N>M>X>Y B、M>N>Y>X C、X>Y>N>M D、Y>X>M>N -
18、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楼房起火时乘坐电梯逃生 B、煤炉上放盆水防止CO中毒 C、厨房里天然气泄漏后,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可以做灯火实验检查
-
1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将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变为无色
-
20、下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 B、钙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C、钙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D、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钙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