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甲醇 , 俗称“木醇”或“木精”,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具有毒性,误饮后对人体有严重伤害。
绿色零碳甲醇是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品氢气和从工业尾气捕捉的二氧化碳合成的。研究人员使用两种催化剂,探究了影响制备甲醇反应效果的因素。反应效果可用甲醇的选择性衡量,数值越大反应效果越好,结果如图。数据显示,我国甲醇年产量已突破1亿吨,每生产1吨甲醇可以消耗1.375吨二氧化碳,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废碳再生。甲醇是全球公认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安全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的特点。目前,甲醇作为燃料已在船舶、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写出甲醇的一个化学性质:。(2)、甲醇是全球公认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因为甲醇。甲醇可作燃料,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3)、由图可知,进行①⑤⑨组实验的目的是。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4)、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废碳再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法之一、请你再举一例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案例:。 -
2、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重要的物质,从化学视角认识水。(1)、图1是某密闭容器中氢气燃烧并降至室温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i.下列关于变化I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ii.从微观角度分析,变化Ⅱ发生改变的是。
(2)、图1变化I中的一种反应物可供呼吸,利用图2中的电解水装置制取时,它在玻璃管(填“A”或“B”)中产生;当玻璃管A中气体的分子数为时,玻璃管B中气体的分子数为 , 产生的是(写化学式)。
(3)、水(填“属于”或“不属于”)六类营养物质之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保护水资源,请你提出一条你生活中保护水资源的具体做法:。 -
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①制备蒸馏水 B、②证明与能反应 C、③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D、④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 -
4、劳动教育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下列劳动实践或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木柴烧火煮饭
木柴燃烧放热
B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
C
往自制净水器中放入
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D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却能燃烧
氧气的浓度对物质的燃烧有影响
A、A B、B C、C D、D -
5、在氯化钠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可达到补碘的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酸钾中含有O3分子 B、碘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 C、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D、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
6、稀土元素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铈为金属元素 B、铈的元素符号是Ce C、铈的中子数为58 D、二氧化铈的化学式为CeO2 -
7、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稀释浓硫酸
C、CO2的验满
D、倾倒液体
-
8、化学与环境、资源、安全息息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加快工业发展,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试验 C、为方便处理废弃塑料,直接就地焚烧塑料 D、为节约成本,直接排放未处理的工业废水
-
9、科学家对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屠呦呦提出原子论 B、波义耳发现空气的组成 C、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锑等的相对原子质量
-
10、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O3 ②2N ③N2 ④2Cl- ⑤Mg2+ ⑥ ⑦H2O
A、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⑥ 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④⑤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
11、古代“丝绸之路”运输的商品有丝绸、陶瓷、铁器等,其中丝绸属于A、金属材料 B、合成纤维 C、复合材料 D、天然纤维
-
12、下列所贴的化学标识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




贴在贮存CO2的储气瓶上
装有硫磺的药品柜应贴的标识
存放酒精的药品柜应贴的标识
加油站应悬挂的警示标志
A、A B、B C、C D、D -
13、“一带一路”是跨时代的伟大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科技发明传递到国外。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稻草造纸
B、
冶炼金属
C、
蚕丝织布
D、
使用火药
-
14、合金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储氢合金。一种储氢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的过程如图所示。
(1)、中镁、镍()元素的质量比为。(2)、氢气储存过程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中,若有107g可以储存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储氢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面容易被氧化形成氧化层()。合金中氧元素的含量与储氢能力的关系如图2,氧化程度越高,储氢能力(填“越高”或“越低”)。当储氢材料中氧元素的含量为a%时,在储氢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为(用a的代数式表示)。 -
15、作为基建强国,我国在建筑和水利工程中大量使用到水泥。生产水泥时,加入适量可调节水泥硬化速率。工厂利用电石渣[主要成分为、MgO]制备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MgO难溶,易溶,微溶。
(1)、电石渣粉碎的目的是。(2)、加入反应器中的试剂X的名称是。(3)、反应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写1个方程式即可),反应的基本类型是。(4)、上述流程中,用于分离提纯的设备有和洗涤槽。 -
16、
松花蛋也叫皮蛋,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小明看到妈妈用皮蛋粉制作皮蛋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以“皮蛋制作”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一)配制皮蛋粉。在妈妈的指导下,小明将“石灰”、纯碱和食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皮蛋粉。
【提出问题】配料中所用“石灰”是生石灰还是熟石灰?
【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生石灰、熟石灰与水混合后均能放出热量,但放出的热量不同。
【实验探究】
(1)常温下,将“石灰”、生石灰和熟石灰分别加入水中,测量固体加入前后温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不变的量是“石灰”、生石灰、熟石灰和的质量。
【数据分析】根据数据比对,可知配料中的“石灰”为生石灰。
(二)浸鲜蛋。向配制的皮蛋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称为浸出液,将新鲜鸭蛋放入其中浸泡即可。
(2)取滤液少许于试管中,进行如图所示操作。测得溶液的pH7(填“>”“=”或“<”)。

(3)向皮蛋粉中加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妈妈告诉小明,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戴上胶皮手套。分析上述过程,小明认为浸出液中一定含有会腐蚀皮肤的物质是。
(5)浸出液中还含有哪些溶质?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表(不考虑生石灰中杂质的影响)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Na2CO3溶液
浸出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综合分析,确定皮蛋浸出液中的溶质有(填化学式)
(三)品皮蛋。
(6)制作过程中,碱液会渗入皮蛋使之略带涩味。妈妈告诉小明食用时可以蘸少量食醋去除涩味,用醋除去皮蛋中涩味利用的原理是。
-
17、阅读科普短文。
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以甲醇为代表的液态燃料和有机化学品。它可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液态阳光概念示意图如下。

2020年,我国“千吨级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投产运行。该项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三个基本单元构成。标志着我国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液体燃料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
甲醇作为液态阳光首要目标产物,能生产乙酸、烯烃等化学品,能用作内燃机燃料,也能用于燃料电池产生电能,还能通过重整反应释放出氢气。
(1)、“液态阳光生产”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写一种)。(2)、“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使用的初始原料是和。(3)、可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相比氢气,液体燃料甲醇的优点有(写一条)。 -
18、
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Ⅰ.图一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利用天然气熬制井盐的示意图。

(1)天然气属于(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熬制过程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井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填化学符号)构成的。
Ⅱ.图二是某加碘盐标签中的部分内容。

(4)加碘盐,其中的“碘”是指(填“原子”“单质”或“元素”)。
(5)碘酸钾中碘(I)的化合价为价。
(6)结合食用方法中“建议每日摄入量”计算,食用该盐每日摄入的碘不超过mg。
-
19、“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比较温度对微观粒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B.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探究分子的
运动
D.验证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A、A B、B C、C D、D -
20、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I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高效催化剂Ⅱ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中,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反应Ⅱ为置换反应 C、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3种氧化物 D、反应Ⅱ中,参与反应的
与生成的
分子个数比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