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兴趣小组设计了一套CO2的制备和性质探究于一体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i.认识实验装置

    (1)仪器A的名称为

    (2)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好仪器,关闭止水夹K1和K3 , 将注射器活塞往上拉一段距离后松手,若 , 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通过注射器向烧瓶中注入稀盐酸即可产生CO2 , 浸有饱和NaHCO3溶液的脱脂棉可除去CO2中混入的气体。

    ii.CO2性质探究

    (4)填空:

    操作

    现象

    结论

    打开K1 , 关闭K2 , 向烧瓶中注入稀盐酸

    烧瓶内产生气泡,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产生CO2 , 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关闭K1 , 打开K2和K3 , a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b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

    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

    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塑料瓶上、下端的瓶口

    下端的木条先熄灭

    说明CO2 ,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加热硬质玻璃管

    可观察到变色的石蕊试纸变回紫色

    说明

    iii.低碳行动:

    (5)作为初中生,为减少CO2的排放,你可以采取的可行措施是

  • 2、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0%以上的碳材料,由不同原料经聚合、纺丝、氧化、高温碳化而成,其化学性质与碳相似。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耐高温、高化学稳定性、抗腐蚀、耐摩擦等优异的物理及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体育用品等领域,图1为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翼型风帆上的应用。为提高碳纤维的强度,须将碳纤维原丝进行预氧化处理,测得碳纤维在不同高温下与拉伸强度的关系图(见图2)。

    (1)、碳纤维是否属于碳单质(填“是”或“否”)。
    (2)、碳纤维的制造经历“氧化”“高温碳化”,这两个环节主要发生(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依据图2,碳化温度1370~1400℃下,碳纤维拉伸强度随碳化温度的增大而
    (3)、翼型风帆可以为远洋船舶提供辅助动力,减少船舶的燃油消耗。翼型风帆选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点是

    a.密度小               b.硬度小               c.耐腐蚀          d.强度高

    (4)、预测碳纤维的化学性质有(写一点)。
    (5)、碳纤维主要成分为碳元素,形成过程复杂,其中包括化学反应:2C2H6+2NH3+3O2400-500__2C2H3N+6X,则X的化学式为。产物C2H3N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填元素名称)。
  • 3、清代唐英编排《陶冶图说》中记载制瓷工艺:“…白胎瓷器,有于窑内烧成后始施彩画者,如五彩、珐琅等器是也。彩画后,复入红炉烧煤以固颜色”。
    (1)、“五彩、珐琅”是代表性彩瓷作品,属于(填“金属”“非金属”)材料。
    (2)、“彩画”所用颜料主要为矿物颜料,如“红彩(Fe2O3)”“绿彩(CuO、Cr2O3)”等。“绿彩”中Cr的化合价为 , “红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瓷器釉色因含氧化亚铁(FeO)呈青色,若烧煤时氧气过量,釉色会发红,原因可能是
    (4)、以孔雀石[Cu2(OH)2CO3]为原料可制作“彩画”颜料,其煅烧时生成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化学方程式为 , 该化学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 4、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B、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C、用碱液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D、验证NH4NO3固体溶解吸热
  • 5、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HgS固体)。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题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 C、物质丙是由原子构成的 D、物质丁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 6、农作物生长需要钾元素。兴趣小组获得草木灰并提纯K2CO3的过程:堆秸秆→焚烧→得灰→浸泡→去渣。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焚烧”秸秆会带来一定的空气污染 B、“去渣”相当于实验室的过滤操作 C、施用草木灰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D、过量使用草木灰可能导致土壤碱化
    (2)、去渣后的溶液中主要含K2CO3 , 其溶解度曲线如题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点表示在20℃时K2CO3的溶解度为110g B、80℃时,c点为K2CO3的不饱和溶液 C、将c点溶液降温至2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将a点溶液升温至80℃可到达b点
  • 7、生活实践中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实践活动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清洁剂(含NaOH)去除油污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

    B

    给大棚蔬菜施加气体肥料CO2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具有滑腻感且质软

    D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可供给呼吸

    A、A B、B C、C D、D
  • 8、研究和调控燃烧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火有术:用火柴引燃酒精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驭火有方:用扇子扇煤炉火焰,增大了氧气的含量 C、防火有策:家里燃气泄漏时,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 D、灭火有法:电线短路着火时快速泼水灭火,以免火势扩大
  • 9、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把紫甘蓝(如图)剪碎研磨,放入烧杯中加水煮沸,过滤得到紫甘蓝提取液,向其中滴入白醋该提取液变红;滴入氢氧化钠则变绿。回答下列小题。

    (1)、紫甘蓝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A、蛋白质 B、油脂 C、维生素 D、糖类
    (2)、制作紫甘蓝酸提取液时,用到的实验仪器不包括
    A、研钵 B、分液漏斗 C、烧杯 D、玻璃棒
    (3)、下列关于本实验项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把紫甘蓝剪碎研磨是为了增大其与水的接触面积 B、存放氢氧化钠固体的柜门应张贴题图标志 C、向紫甘蓝提取液中滴入稀盐酸则溶液变绿 D、该提取液可作为酸碱指示剂使用
  •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A、用KMnO4制氧气 B、稀释浓硫酸 C、收集氢气 D、蒸发结晶
  • 11、槲皮素(C15H10O7)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预防多种慢性疾病。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A、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含有5个氢分子 D、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2
  • 12、手机快充电源适配器中含有的氮化镓可以提高充电的效率。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镓原子核内有31个质子 B、镓的原子质量是69.72 C、镓属于金属元素 D、镓的元素符号为Ga
  • 1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氢分子:2H B、三个氮原子:3N C、镁离子:Mg+2 D、氦气:He2
  • 14、《化学鉴原》中许多元素的中文名称沿用至今,参与这部著作合译的是我国近代化学家
    A、张青莲 B、闵恩泽 C、徐寿 D、侯德榜
  • 15、硫酸钙(CaSO4)能使豆浆形成凝胶状的豆腐。硫酸钙属于
    A、氧化物 B、 C、 D、
  • 16、高钙片是一种人体补钙药,其有效成分是碳酸钙,工业上从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获得高纯度CaCO3的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石灰石高温煅烧,它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就会生成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其中所含的杂质不会反应。

    (1)、上述生产过程中石灰石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中钙、氧元素质量比为
    (2)、试剂①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固体A与试剂①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a(OH)2 ,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3)、试剂②的名称是;气体B的用途是(写出一种即可)。
    (4)、使原料中各原子的利用率尽可能达到100%是“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上述流程中有的物质可以再利用,流程图上还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17、

    水是生命之源,可中实践小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有关“水的净化”的项目式学习活动。

    【活动一】了解水的净化

    波波同学参加东江环保实践活动,取一瓶东江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

    (2)进行过滤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 漏斗下端口不能接触烧杯的内壁
    C.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 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5)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

    【活动二】了解航天员在太空中氧气和水的相互转化

    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需要氧气和水。氧气和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合”与“分”的思想。

    “合”的思想

    液氢和液氧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为返回舱返回提供动力,实验室进行氢气燃烧的实验如图1所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6)点燃纯净的氢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________色火焰。

    “分”的思想

    (7)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所需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

    (8)如图3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其中负极产物为 ________。

    (9)“合”与“分”的思想通过以上事实,证明了水是由 ________组成。

  • 18、广袤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以下是四种碳单质的微观结构。

    (1)、四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2)、碳化硅(SiC)的结构与①金刚石类似,则下列推测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碳化硅的结构形似足球 B、碳化硅能导电,可作电极 C、碳化硅硬度大,可作砂轮切割石料
    (3)、物质②为C60 , C60(填“原子”或“分子”或“离子”)构成,C60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是
    (4)、科学家发现可将③碳纳米管打开制备④石墨烯,该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将酞菁-钴酞菁-三氯化铝复合嵌接在碳纳米管上,制得一种高效催化剂,其反应之一的微观过程如图:(注:表示CH4)

    ①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月球背面采样之旅。
    (1)、月球背面的水有固态和气态两种存在方式。

    ①气态水的分子间隔比固态水更(填“大”或“小”)。

    ②水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科研人员曾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证实:在一定条件下,月壤中的FeO(铁橄榄石的主要成分)分解生成Fe3O4(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以及单质铁。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下列关于含铁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磁铁矿是工业炼铁的重要原料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

    C.铁合金比纯铁应用更为广泛

  • 2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探究CO2是否溶于水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检验氢气的纯度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A B、B C、C D、D
上一页 272 273 274 275 27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