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2015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1、12月份我校举行第八届“扬科技之帆,筑创新之梦”系列科技节活动。开幕式上,老师与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科学小实验,以下实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秀 B、火焰掌 C、泡泡秀 D、马德堡半球实验
-
2、作为深圳人,我们肩负着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重任,要从点滴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深圳更加美丽宜居。(1)、日常生活:作为深圳人,为实现“碳达峰”,下列行为值得提倡的是______。A、人走灯关,节约用电 B、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鞭炮 C、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宣传 D、无人机使用氢燃料电池实现零碳排放(2)、自然资源:深圳拥有大量海水资源,海水吸收CO2是自然界消耗CO2的途径之一,该过程中CO2会与水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能源开发:为践行“低碳”行动,可开发利用新能源:(任写一种新能源)。(4)、科研进展: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排放的甲烷(CH4)会造成温室效应,科研人员发现CO2与CH4热催化反应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H42CO+2H2.若要实现3.2kgCH4的转化,理论上消耗CO2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
3、磷酸铁(FePO4)作为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某科研机构以铁块(混有少量碳)为原料制备电池级FePO4的简要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磷酸(H3PO4)是一种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与碳反应。
(1)、溶铁时,铁块间留有空隙并按“井”字形放置,稀磷酸在铁块缝隙实现自由流动,采用这种堆铁方式的优点是。(2)、溶铁过程中,铁与过量的稀磷酸反应,生成Fe(H2PO4)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加入的稀磷酸要过量的目的是。(3)、滤渣Ⅰ的成分是。(4)、操作①的名称为。操作②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FePO4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5)、得到FePO4产品的化学反应原理是2Fe(H2PO4)2+H2O2=2FePO4↓+2H3PO4+2X,则X的化学式为。(6)、磷酸溶铁速率同时受磷酸浓度和温度的影响。由图中信息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以下磷酸浓度和温度条件的组合中,溶铁速率最快的一组是______。A、16%,85℃ B、19%,88℃ C、23%,89℃ D、29%,93℃ -
4、
粤东地区人民具有端午节吃灰水粽的习俗。灰水粽是将糯米用“灰水”浸泡后,再用粽叶包裹蒸煮而成。某兴趣小组对“灰水”和粽叶的成分开展如下实验探究:
任务一:探究“灰水”成分
【猜想与假设】根据“灰水”的俗名猜测其主要成分可能是熟石灰[]或草木灰(主要含)。
【查阅资料】碳酸钾()可与酸反应产生。
【实验探究】
(1)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灰水”的成分。操作
现象
结论
I.取少量澄清的“灰水”于试管A中,加入适量溶液
无白色沉淀
“灰水”中(填“含”或“不含”)
II.取少量澄清的“灰水”于试管B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灰水”中含
【实验结论】“灰水”中含有。
任务二:探究粽叶是否被溶液浸泡
(2)不良商家制作灰水粽时,为了使粽叶颜色鲜艳,通常用溶液浸泡粽叶,资料显示,该物质会使人体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说明(填“有毒”或“无毒”)。(3)小深设计如下实验检验粽叶是否被溶液浸泡。操作
现象
结论
粽叶加水煮沸后加入铁片
粽叶未被溶液浸泡
【提出质疑】小迪查阅资料,发现当CuSO4含量过低时,仅利用定性实验无法准确得出实验结论,建议通过设计定量实验来验证该假设。
【实验验证】
查阅资料:①CuSO4可与Ba(OH)2发生化学反应:Ba(OH)2+CuSO4=BaSO4↓+Cu(OH)2↓。②一定量溶液中溶解的物质越多,导电性越强,TDS值越大。
(4)小迪检验粽叶浸出液中是否含CuSO4时,向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并用水质检测笔测定溶液中TDS值的变化,测试结果如图。请分析图中TDS值下降的原因:。【结论】粽叶被CuSO4溶液浸泡过。
【拓展延伸】CuSO4在农业上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但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桶盛放,因为波尔多液中的CuSO4会与铁桶反应。
(5)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思总结】化学品的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危害,合理使用化学品可造福人类。
-
5、蚊虫叮咬恼人,驱蚊产品眼花缭乱。请阅读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危害
◆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蚁酸是一种酸,化学式为HCOOH),使皮肤肿痛瘙痒。
◆蚊虫能传播登革热、疟疾等疾病。
驱蚊
◆古法驱蚊:诗文《蚊对》记载,古人用艾草或青蒿燃烧产生的物质驱蚊。
◆现代驱蚊:多种蚊香产品通过释放拟除虫菊酯类物质驱蚊。驱蚊手环通过释放微电流干扰蚊子的感知系统从而驱蚊。
诱蚊
◆CO2诱蚊:蚊虫存在着嗅觉器官,可以检测人体呼吸产生的CO2分子定位吸血目标。
◆紫外光诱蚊:蚊虫具有趋光性。
灭蚊
◆灭蚊工具:电蚊拍,电击灭蚊。
◆灭蚊剂:氯氟醚菊酯可用于杀灭蚊虫。它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易挥发,具有可燃性,着火点约为200℃。
小坪同学选择不同家用原料自制CO2诱蚊剂,原料及效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A
B
C
原料
小苏打柠檬酸
碳酸钙钙片柠檬酸
鸡蛋壳柠檬酸
制取效果
CO2产生速率过快
CO2产生速率过快、产量少
CO2产生速率适中、成本低
(1)、“知物识物”:蚁酸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疾病治疗”: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基于青蒿素(),合成了治疗疟疾效果更好的双氢青蒿素()。该合成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驱蚊原理”:点燃蚊香后,蚊子在几米外可感受到拟除虫菊酯类物质的气味从而被驱离,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4)、“诱蚊原理”:碳酸钙钙片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 ,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5)、“诱蚊材料”:研究发现,当诱蚊剂产生的速率适中时,其效果更佳。据此小坪应选择表中(填字母序号)组原料,并利用图中装置(选填“甲”或“乙”)制取诱蚊剂。(6)、“产品检验”:请设计实验,验证自制诱蚊剂产生的气体是:(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
6、某化学小组欲探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情况,取一小块钠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钠块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快速游动,钠块的体积逐渐变小直至“消失”,产生白色烟雾。用传感器对白色烟雾的pH进行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现象可知,钠的密度比水小 B、a点表示钠几乎反应完全 C、由图可知,钠与水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 D、由现象可知,该反应放出热量
-
7、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检验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正极
C
比较铝和硬铝合金的硬度
相互刻画
D
鉴别NaCl溶液和NaOH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A、A B、B C、C D、D -
8、学习小组利用KNO3和NH4Cl等物质,制作可反映气温变化的“天气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 B、t1℃时,将40gKNO3加入到100g水中得到140g溶液 C、将t2℃的NH4Cl饱和溶液降温至t1℃,会有晶体析出 D、t2℃时,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
9、某新型纳米催化剂可将C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产品乙烯(C2H4),实现对CO2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都改变 B、该反应的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1∶1 C、由图可知,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该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
10、甲、乙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甲中试管用气球密封,可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 B、实验甲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C、实验乙能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与O2和H2O同时接触 D、实验乙中蒸馏水经煮沸的目的是尽可能排净O2
-
11、下列实践项目与化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选项
实践项目
化学知识
A
给自行车车链涂油
可以防止金属生锈
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显酸性
C
给水培绿萝施加氮肥
氮肥可促进植物生长
D
用2个小球、1个大球制作水分子模型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A、A B、B C、C D、D -
12、香草酸(C8H8O4)是我国科学家从中药“桃儿七”中提取出的成分之一,有利于改善骨质疏松。下列关于香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B、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 C、由三种元素组成 D、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
13、中科院成功研制出厚度仅为头发丝二十万分之一的二维金属材料,实现了包括铅、铋等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铅的原子序数是82 C、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g D、铋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09
-
1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A、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B、锰酸钾:KMnO4 C、2个氮原子:N2 D、氟元素:Fu
-
15、化学和环境、材料、健康、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工业污水处理后才可排放 B、用塑料完全替代金属制品 C、多吃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 D、将过期食品归为厨余垃圾
-
16、将100g碳酸钠溶液与100g氯化钙溶液充分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滤液(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90g。(过滤时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请计算:(1)、反应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g。(2)、求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7、
实验室有两瓶试剂,分别为待测液A、待测液B,已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NaOH溶液或溶液。同学们对待测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1)小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A滴于pH试纸上,测出待测液A的pH约为3,则待测液A是溶液(填“酸”或“碱”)。(2)为进一步确定溶液中溶质成分,小明又做了四组实验。请你帮助他完善如表并分析: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所加试剂
锌粒
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
现象
待测液A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变红
产生气泡
待测液B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变蓝
无明显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测出待测液A是(填化学式)溶液。以上四组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组的实验现象即可证明待测液B为NaOH溶液的是(填实验序号)。
【质疑讨论】
小强对实验二中待测液B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提出质疑,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待测液B已变质。
【提出问题】NaOH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3)猜想一:NaOH、;猜想二:。【设计实验】
(4)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完善下表,得出正确结论。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变质后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步骤一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反思拓展】
(5)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上表步骤二还可以用下列(填字母代号)方案代替,产生其他的现象后,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a.滴加溶液 b.滴加盐酸溶液 c.通入 d.加入铁粉
-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开展实验活动的学习。(1)、仪器①的名称为。(2)、实验室若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用D收集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 , 则已集满。(3)、实验室用F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根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19、某废液中含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初三化学兴趣小组欲从中回收铜和硫酸锌晶体。同学们按照实验目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协助完成详案:(1)、实验操作1的名称是。(2)、加入的金属X是。(3)、最后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是。
-
2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是“茶之国”,喝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咖啡因()是其中之一,咖啡因能溶于水,具有刺激心脏、促进血液循环及兴奋大脑等作用。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过程如图1所示。实验人员使用信阳毛尖、控制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进行其他研究,结果如图2。
咖啡因摄入过多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骨质疏松等,生活中应将其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喝茶能提神的原因是。(2)、图1中实验人员将茶叶变成茶叶末的目的是。(3)、图2可知,当使用信阳毛尖、控制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时,为使茶叶中的咖啡因充分溶解,最佳的浸泡时间和温度为。(4)、生活中应将咖啡因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