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应在试管口放一团;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就开始收集。(3)、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检验瓶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选填“a”或“b”)口处,观察木条是否复燃。(4)、通常状况下,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则可选用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
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资源。(1)、空气低温加压变为液态空气,空气中各成分微观粒子的发生了改变。工业上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而分离出氧气。(2)、硫酸(H2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液态化学试剂。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原料,模拟工业制取硫酸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①“反应室”中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基本反应类型为。
②“接触室”中SO2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SO3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工业上可以将一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
”分子中含有个原子,参加反应的“
”和“
”的粒子个数比为。 (2)、甲、乙、丙、丁这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有种,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3)、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填序号)。A、原子种类 B、分子种类 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 -
4、化学与传统文化(1)、《神农本草经》记载“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其中水银指。(2)、《本草纲目》记载:“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瓶,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粮食加入酒曲发酵酿酒发生的是(填“缓慢氧化”或“剧烈氧化”)。(3)、火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炼丹术,为使烟火产生耀眼的白光,可向火药中加入一种金属镁粉,请写出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X+N2↑+3CO2↑,则X的化学式为。
-
5、用化学符号填空。(1)、氢元素。(2)、2个钠离子。(3)、氖原子。(4)、氧化钙。(5)、五氧化二磷分子。
-
6、某实验小组使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通过红热的玻璃导管引燃红磷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该密闭容器中,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7、关于化学方程式H2+Cl22HCl的理解,正确的是A、氢气加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等于氯化氢 B、反应物是氢气和氯气,生成物是氯化氢 C、2g氢气和35.5g氯气反应,会生成37.5g氯化氢 D、每1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氯化氢
-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铜在空气中加热,红色固体逐渐变黑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
9、“糖醋鲤鱼”是一道传统名菜,其烹饪过程中用到了黄酒和食醋。黄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使烹饪出的菜品别具香味,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酸乙酯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物。(2)、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4)、8.8g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写出计算过程)(5)、多少克乙酸乙酯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6.4g?(写出计算过程)
-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完毕后集气瓶中是否还含有氧气产生质疑,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探究磷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作出猜想]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没有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

[实验结论]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猜想正确。
(2)课本上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填“能”或“不能”)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
[拓展延伸]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测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3)在图2中(填“A、B、C、D、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白磷开始燃烧至结束对应曲线为(用图2中字母表示)

[反思与评价]
(4)兴趣小组分析对比曲线BC段和DE段,得出了“不同物质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不一样”的结论。同学们由此联想到课本上的实验:(填物质名称)在空气中不能点燃,但在氧气中能点燃并剧烈燃烧。
-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2)、欲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你认为该发生装置中还缺少;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与B相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待时再开始收集,否则所收集气体不够纯净。(4)、如果选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在端进入(填“a”或“b”),如何验满:。 -
12、已知A~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C为;E为(化学式)(2)、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为;B的作用是。 -
13、小刚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其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选序号填写)。a.活性炭 b.明矾 c.石灰石 d.盐酸
(2)、操作①的名称是;通过操作①可除去水样中的(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3)、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 , 该过程主要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4)、杭州亚运会直饮水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用紫外线代替氯气对水进行处理,其过程为(填“物理”或“化学”)变化。(5)、实验室中常用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
14、前18号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排成图1所示的圆形,图中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图2为3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1中元素12和元素17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图2中,A图表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则写出B图表示的化学符号(3)、图2中C图为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若要在图1中为20号元素排位置,则其位于第圈,与11~18元素中(填元素符号)紧挨。 -
15、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1)、碳酸根离子(2)、3个氮分子(3)、3个铁原子(4)、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
16、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化合物中含有多种元素,所以含有多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
17、用如图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管应连接电源的正极 B、b管中的气体先收集满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D、电解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
18、如图是硫元素查阅资料:物质A由硫元素与氢元素组成,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的化学式为 B、物质B的三个原子可表示为 C、表示的是3个D的分子 D、物质B和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C -
19、我国某企业成功研发出制园珠笔笔头用的新型不锈钢材料,标志着我国向材料国产化、自主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笔头用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碳、铁、钨等元素,如图是3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g D、碳、铁、钨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
20、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