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国某汽车企业发布、使用了全球最先进的锂电池————“刀片电池”。如图所示为一种采用该锂电池的电动汽车,该锂电池的额定电压为550V,容量为150Ah,整车质量为2390kg。

    (1)、该车采用150kW直流快充充电技术,则理论上将锂电池电量从20%充至80%的时间为
    (2)、若仅靠锂电池驱动,质量为60kg的小慈老师驾驶充满电的该电动汽车能以80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550km。已知行驶时的阻力为车对地面压力的0.02倍,则该电动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大小为多少?该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效率是多少(结果保留到0.1%)?
  • 2、如图甲为陶瓷电煎药壶,其简化的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为220V,S1为单刀双掷开关, R1和R2均为电加热丝。电煎药查刚开始工作时武火挡快速加热,当药液的温度达到 98C时自动跳到文火挡慢熬,药液熬制一段时间后自动跳到保温挡防止药液烧干。已知电煎药壶在220V电压下正常工作时,武火快速加热功率为500W,文火慢热功率为100W,某次煎药时药液的温度与电煎药壶工作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1)、根据题意可知,当单刀双掷开关S1拨到“2”位置,同时开关 S2(填“闭合”或“断开”)时,电煎药壶处于文火挡。
    (2)、电机热丝R2的阻值是 欧。
    (3)、求电煎药壶处于保温挡时的功率。
    (4)、分析图像可知,电煎药壶武火加热前半段时间对药液的加热效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半段时间的加热效率。
  • 3、如图所示,用简单机械使重力都为150牛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重,已知OB=20A。

    (1)、 F1F2F3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2)、求图乙中 F2的大小;
    (3)、利用图丙的机械,小科把此物体匀速提高2米,用时10秒,求拉力 F3的功率。
  • 4、某工厂生产的NaCl 产品中含有杂质MgCl2 , 化学兴趣小组取100g样品完全溶解于313.6g水中,向该溶液中分5次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每次30g,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2NaOH=MgOH2+2NaCl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30

    30

    30

    30

    30

    累计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5.8

    8.7

    11.6

    11.6

    请完成下列各题:

    (1)、第次怡好完全反应。
    (2)、样品中 MgCl2的质量是 g。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算过程)。
  • 5、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偏二甲肼(C2H6N2)和N2O4是“神舟二十号”火箭的推进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O4+C2H8N2=3N2+4H2O 1+2CO2请回答:
    (1)、上述反应中共有 种氧化物。
    (2)、上述反应中生成H2O和CO2的质量比为
    (3)、国家为了吸收CO2 , 实现再生转化,我国科学家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CO2和 H2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会生成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此方法生产64kg的甲醇,可以回收CO2 kg。
  • 6、在“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中,同学们进行如下研究。

    【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5Ω),滑动变阻器(4Ω 1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所有器材均完好)

    【实验方案】将量程为0~15V的电压表并联到小灯泡两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1)、实验时若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接下来最合理的操作是____。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短路 C、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当电压表读数为3.8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正常工作2h,消耗的电能为J。

    【实验反思】小金认为,电压表选用0~15V量程进行实验,因该量程下每一小格为0.5V,3.8V 读数不够精确,导致计算得到的额定功率误差较大。若电压表换用0~3V的量程,将其并联到滑动变阻器两端,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0.7V,即可减小误差。

    【实验改进】

    于是小金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图,电压表V1选用0~15V量程,电压表 V2选用0~3V 量程。进行实验,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试验次数

    小灯泡两端电压(V)

    变阻器两端电压(V)

    电流(A)

    1

    3.0

    1.1

    0.24

    2

    3.4

    0.7

    0.26

    3

    3.8

    0.3

    0.28

    (3)、小金按反思后的思路,利用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0.7V时所测的数据,计算得到的小灯泡“额定功率”比真实的小灯泡额定功率(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反思交流】小金发现测得的小灯泡两端电压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小于电源电压。带着这一疑问,继续探究……

  • 7、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组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并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计绳重和摩擦,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

    钩码重力G/牛

    钩码上升的高度h/厘米

    拉力F/牛

    绳端移动的距离s/厘米

    机械效率η

    1

    2

    10

    1.8

    20

    55.6%

    2

    4

    10

    2.8

    20

    ?

    3

    2

    10

    1.2

     30        

    55.6%

    (1)、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第3次实验所选的是 (填“甲”或“乙”)滑轮组。
    (2)、第2次实验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①分析对比1、3组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其绕绳方式(填有关或“无关”)。

    ②分析对比1、2组实验可知,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机械效率是滑轮组机械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志,除了增加物重外,请再提出一条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措施: .

  • 8、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宁和小慈利用身边的物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们所选择的器材有:铅笔、橡皮若干(每块橡皮质量为10g)、细线、刻度尺等。

    (1)、他们将细线大致系在铅笔的中部位置,铅笔静止后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若想调节铅笔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细线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2)、调节水平平衡后,他们用细线绑定数量不等的橡皮挂在杠杆支点两侧,如图乙所示,所测数据记录在表中:

    动力F1/N

    l2/m

    阻力F2/N

    l2/m

     F1l1/Nm

     F2l2/Nm

    0.2

    0.02

    0.1

    0.04

    0.004

    0.004

    记录并分析数据后,小宁得出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小慈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到底谁的结论正确呢?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得出普遍规律.接下来的做法应该是____(填字母代号)。

    A、改变力的大小 B、改变力的方向 C、改变力的作用点
    (3)、在实验过程中,铅笔水平平衡后(如图乙),小宁不小心将前端细长的铅笔芯弄断了(如图丙),她立即将细笔握住,并将断笔芯放到左端细线处固定好(如图丁),则松手后的铅笔 (选填“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 9、小成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V (实验中操作正确,O2的密度为( ρg/cm3)

    测量对象

    .测量结果

    MnO2

    m1

    KCO3

    m2

    试管

    m3

    试管+加热后剩余固体

    m4

    最简内收集气体的体积

    v


    (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m3、m2、V和之间应存在的等量关系为
    (3)、在做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实验时,小成绘制了如图的图像模型,则y表示( )
    A、试管中氯酸钾的质量 B、试管中氯化钾的质量 C、试管中固体的总质量 D、试管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4)、若小成根据数据计算所得结果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试管中氯酸钾没有完全分解 B、导管口连续均匀胃气泡时才收集气体 C、导气管没有伸入量筒底部,部分氧气溶解于水 D、停止加热后,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再读数
    (5)、实验结束后,小成在拆卸装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小成说: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不会是二氧化硫?小观认为不可能。他的理由是:
  • 10、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2)、若选用装置D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b或c)管进入。
    (3)、实验室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正确排序:正确的实验顺序是(填序号)。

    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固定试管。

  • 11、如图甲,电源电压恒为8V,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如图乙;R2与R1的电功率之比k与 R2的关系如图丙。则滑片P在a端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是 W;滑片P在b端时, R2消耗的功率W

  • 12、中国空间站问天舱,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核心舱,能支持航天员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图1是问天舱内载有4条斑马鱼和金鱼藻的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组件。越城区某校的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地面设计了生态鱼缸模拟该项目。
    (1)、航天器发射与燃料“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 2NH4ClO4高温N2+2O2+Cl2+4X

    ①X的化学式为

    ②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鱼缸是一个二氧化碳和氧气相对匮乏的环境,小敏为鱼缸设计了图3所示的补给器,当鱼缸需要氧气时,图3中的A瓶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为便于观察供气速度,请将B瓶中的导管补充完整。
  • 13、滑板是深变青少年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是U型滑台和运动员姿势的简化示意图。运动员在滑台A处静止下滑,仅依靠滑行,滑到与A相同高度的滑台B处时静止。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过程中动能最大的位置是 (填“A”、“O”或“B”),机械能最大的位置是 (填“A”、“0”或“B”)。
    (2)、若想滑到C点,小科提出只要增加“用力竖直向上跳起段高度”这个操作即可实现,则在图中哪一位置起跳有可能达到该目的?____.填字母代号)
    A、仅在A点 B、仅在O点 C、仅在B点 D、在A 点或O点均可
  • 14、如图在粗糙斜面上将一个重为16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h 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0N,斜面长s=2m、高h=1m。其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在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选填“省力”或“费力”)。

  • 15、2021年7月,台风“烟花”过境后,镇海区有不少树木倾倒,山区的道路上也掉落下不少石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将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A的树干相当于 (填“动滑轮”或“定滑轮”)。
    (2)、如图乙,小科使用一根长为1m的硬棒AD撬动掉落在地上的大石块,石块垂直作用在棒上C点的力是500N,其中BC=CD=0.2m,若要撬动石块,则施加在硬棒A点的力至少是 N。
  • 16、即将放寒假,某同学利用拉杆箱将学校里的物品运回家里。他所用的拉杆箱示意图如图所示。装有物品的拉杆箱整体可视为杠杆,0为支点,B为重心,A为拉杆的端点。在A 点沿图示方向施加拉力F 使拉杆箱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仅伸长拉杆的长度,拉力F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 20, , 拉力F减小 C、箱内物体下滑,重心位置由B变至B',拉力F增大 D、使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 40,通过调节拉力大小,不能使拉杆箱保持静止
  • 17、将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X.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的质量/g

    3.9

    9.6

    0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0

    6.6

    2.7

    m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等于4.0 B、X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C、X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3:1
  • 18、如图甲所示电路,分别把定值电阻R1、R2(R1<R2)接入A、B之间后进行实验,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画出A、B之间电阻的P-U图像(如图乙)。如果把R1和R2串联后接入A、B之间进行实验,同理,可以在图乙中画出它的P-U图像③,则图像②所对应的电阻和图像③所在的区域分别是( )

    A、R1和I   B、 R1和Ⅲ C、 R2和I D、R2和Ⅲ
  • 19、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三个装置的透明容器中各有一段电阻丝,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所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B、利用该实验装置也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通电时间长短的关系” C、要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应选用甲丙串联接到电源两端进行实验 D、要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应选用甲乙串联接到电源两端进行实验
  • 20、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灯串联在220伏的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 B、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阻小于乙灯的电阻 C、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 D、将乙灯接入110伏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50瓦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