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取2棵相同的大豆幼苗,一棵浸在蒸馏水中培养,另一棵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1)、过一段时间后,在里培养的大豆幼苗变得瘦弱萎蔫了,而另一棵则长得健壮;
    (2)、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生活不仅需要水,还需要
  • 2、兴趣小组同学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在黑暗中24小时后,置于阳光下进行图示的光合作用实验(NaOH的化学性质类似于 Ca(OH)2),最后用碘液检测。

    完成下列问题:

    (1)、研究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否需要叶绿体,则最合理的对照实验设计是将Ⅱ叶的白色部分与(填“Ⅰ” “Ⅱ” “Ⅲ”或“Ⅳ”)叶的绿色部分对照;
    (2)、Ⅲ绿叶与Ⅳ绿叶对照,研究的是
    (3)、即使本实验顺利完成,也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B、光合作用需要水 C、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D、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E、光合作用需要光 F、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 3、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有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 4、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为什么总是有一极指向北方?
    (1)、我们可以这样推断:

    (2)、许多动物自身具有识别地磁场的能力,通过对鸽子的解剖发现,其头颅里存在着铁磁细粒(磁性细胞),正是这些磁性细胞起到了“指南针”的导航作用。如果将一块绑在鸽子的翼下,发现鸽子会迷失方向
  • 5、下图所示的模型中,黑圈和白圈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 6、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材时要尽量架空, 这样才能烧得更旺,原因是 ( )
    A、散热速度加快 B、增大木材与空气接触面积 C、木材的着火点降低 D、提高温度
  • 7、下列实验装置与探究内容不相符的是 ( )
    A、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B、探究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C、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D、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 8、小科家中有一棵桃子树,在桃子成熟前由于某种原因损伤了部分树皮,收获时果实反而又大又好吃,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是( )
    A、受伤的树皮的运输水分能力更强了 B、木质部输送给果实更多的水分 C、树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受阻而供给了果实 D、果实木质部运输有机物,损伤树皮不影响果实的发育
  • 9、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的四种植物叶片,最适合干旱环境的是( )

    叶片

    表面积 mm2

    体积 mm3

    表皮厚度(u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A、A B、B C、C D、D
  • 10、食用油在锅内过热着火了,把锅从炉上拿开后,火仍不灭,此时熄灭它最好的方法( )
    A、立即浇水 B、用灭火器 C、把油倒掉 D、盖严锅盖
  • 11、下列气密性检查方法错误的是 ( )
    A、 B、 C、 D、
  • 12、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植物的根能在土壤中不断延伸,依赖于( )
    A、根冠和伸长区 B、分生区和根毛区 C、伸长区和根毛区 D、分生区和伸长区
  • 13、古人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们发现将植物的枯枝落叶焚烧后的灰烬留在土壤中,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这是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 )
    A、有机物 B、空气 C、无机盐 D、合适温度
  • 14、有人将90千克土壤盛在木桶里,将重23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桶中,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再次称量,发现土壤减少0.057千克,树增加74.5千克,树增加的重量主要来自(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有机物 C、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 15、七氟丙烷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
    A、导电性强 B、强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
  • 16、小康同学将数枚硬币按如图所示放在两根平行的条形磁铁上,搭成了一座“硬币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硬币桥”上左右两端的硬币没有磁性 B、“硬币桥”中间的硬币磁性最强 C、两枚硬币相邻的部分是同名磁极 D、“硬币桥”的搭建利用了磁化的原理
  • 17、符号 Fe不能表示的是 ( )
    A、铁这种物质 B、铁元素 C、一个铁原子 D、一个铁分子
  • 18、下列模型能表示出氧气分子结构的是( )
    A、 B、 C、 D、
  • 19、小科想了解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他综合使用AI工具“Deep Seek”和“腾讯元宝”进行信息检索,得到下列信息:

    中国瓷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商周出现原始青瓷。东汉时期,浙江上虞窑以1200℃高温烧制出成熟青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格局,越窑青瓷类玉、邢窑白瓷如雪。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将瓷器工艺推向巅峰,刻花与釉色美学登峰造极,瓷器经海上丝路远销海外。元代景德镇创烧青花瓷,以进口钴料绘纹,开启釉下彩新纪元。明清彩瓷大放异彩,斗彩、珐琅彩等工艺融合中西,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世界符号,深刻影响全球艺术与贸易史。

    (1)、下列古法制瓷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
    (2)、小科想采用压片成型的方式制作一个带把手的陶艺杯子,下图为杯子制坯过程的几个主要步骤,正确的步骤排序应是:材料准备→揉制陶泥→擀制泥片→→坯体成型(填写步骤名称)。

    (3)、现需要制定一份作品的验收标准,请你完善以下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自评

    互评

    稳适兼备

    杯子符合人体工程学,方便使用且可稳固站立

      

    尺寸偏差

    实物各尺寸与草图各尺寸偏差均在1cm以内

      

    泥料湿度

    泥料湿度适中,不存在太湿不成型、太干开裂现象

      

    厚薄协调

    杯体、杯底及把手各部位厚薄均匀,协调统一

      

    牢固程度

       
    (4)、近年来,人们制造了更精密的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与汽车工业、微电子与电气工业、医疗器材制造、通信工程与军事国防工业。右图是医院常用的陶瓷关节,请分析其主要利用了陶瓷材料的哪些优点( )。
    A、耐高温性 B、耐腐蚀性 C、生物相容性 D、高耐磨性
  • 20、小科配制了一杯食盐水,并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倒出液体的体积 V/cm3

    0

    30

    60

    90

    剩余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g

    160

    125

    90

    55

    (1)、请在坐标图中画出液体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

    (2)、该液体密度为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若初始时烧杯内液体体积为100cm3 , 则空烧杯质量为多少?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