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右图是兴趣小组同学绘制的某山地部分等高线地形图。从正面的a点观察,该山地的形状可能是( )A、
B、
C、
D、
-
2、下列是衣服的四种晾晒方式,其中最容易晾干的是( )A、
B、
C、
D、
-
3、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成功发射,此次飞行的任务之一是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涡虫、链霉菌是其中部分实验的研究对象。(1)、涡虫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这是由于涡虫体内存在大量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形成神经、肌肉等多种不同类型组织的过程称为(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细胞衰老(2)、链霉菌是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之一。下列是培养链霉菌的部分步骤,在配制培养基之后,正确的排序是( )
①消毒培养皿 ②恒温下培养 ③接种链霉菌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
4、2025年4月,浙江发现一处大型萤石矿床。萤石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2),CaF2中F的化合价()A、+1 B、- 1 C、+2 D、- 2
-
5、温州东部的温瑞平原是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的入海口。该平原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是()A、风力 B、冰川 C、生物 D、流水
-
6、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一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发展二氧化碳吸收技术。(1)、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大力发展风能发电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C、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推行科学兴农 D、推广以汽油或柴油为动力的摩托车(2)、用先进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各种工业原料。杭州亚运会火炬所用燃料甲醇(CH3OH)就是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而来。如图为该反应微观示意图:
①请画出图中方框内微粒的模型;
②在对图中四类物质进行分类时,小科认为二氧化碳是氧化物,而甲醇不是氧化物。小科认为甲醇不是氧化物的理由是。
-
7、研习小组参观“智能温控蔬菜种植大棚”后,尝试设计了“自动温控电路”,如图甲所示。电路分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V,R1为20Ω的定值电阻,线圈电阻不计,R2为滑动变阻器,R3为工作电路的加热电阻。(1)、甲图控制电路电磁铁线圈上端的磁极为(填“N”或“S”);(2)、若甲图线圈中电流为0.2A时,电磁铁就会吸引衔铁,使工作电路中R3停止加热。此时R2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是几欧;(3)、甲电路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电流,从而来实现对工作电路工作状态的控制。为实现“自动温控”,用热敏电阻R4替换R2 , 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关系有两类,如图乙。为实现目的,需选择曲线(填“①”或“②”)所示的热敏电阻。该改进,可实现一定温度下的自动控制。(4)、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植物生长,再次改进电路,如图丙所示(L0和L0是完全相同的电磁铁),让温度低于15℃时加热系统工作,温度高于30℃时制冷系统工作。温度低于15℃和高于30℃时热敏电阻R0和R0要分别满足怎样的大小关系?(不用说明理由)。
-
8、钙是生物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鱼骨中含有碳酸钙,现设计图甲实验测定20g鱼骨中的碳酸钙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乙。
提示:①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鱼骨中其他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
(1)、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由图乙中的AB曲线,可知锥形瓶中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9、某同学采用一些植物的器官来代替 MnO2作催化剂,分解 H2O2 制取氧气,记录如下表
序号
溶液
的质量/克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植物的器官及质量
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毫升
收集气体的时间/分钟
1
34
15%
大颗粒胡萝卜16克
80
18
2
34
15%
大颗粒马铃薯16克
80
10.5
3
34
15%
小颗粒马铃薯16克
80
4
请依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胡萝卜能够更快地促进H2O2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2)、理论上34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多少克? -
10、家庭中常用断路器来替代闸刀开关和熔断器。当流过断路器的电流过大时,断路器会自动断开,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1)、断路器一般连接在(填“火线” “零线”或“地线”)上;(2)、断路器中的双层金属片是铆接在一起的,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发生弯曲,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填“左”或“右”)侧的金属片热膨胀程度更大(3)、当电流过大时,双层金属片弯曲使簧锁装置(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弹簧(填“收缩”或“伸长”),触电断开,切断电路。
-
11、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改进了课本上测量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其中A 是带有盖子的圆柱形玻璃容器,B为辅助装置。a、b为电热板,通电后可以给上面的物体加热。(1)、在读取A装置的水位前,可以上下移动B装置,直到两装置液面相平,这样可以使A装置内的气压等于外界气压,减少误差,所以B装置的上端是()(填字母);A、敞口的 B、密闭的 C、敞口密闭都可以(2)、由于没有红磷,小组同学用足量的镁条代替红磷,放在电热板上,加热燃烧后发现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远远偏 , 查阅资料后得知镁点燃时既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MgO(固体),又可以和氮气反应生成Mg3N2(固体),写出镁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小组同学找来铜粉放在加热板a上,加热板b上放镁条(a、b相互独立,加热点燃互不影响)。初始时水位在15cm处,先给a通电加热铜粉,一段时间后读出水位为13cm,再给b通电点燃镁条,一段时间后读出水位为4cm,他们测出了瓶内氧气和氮气的体积分数,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4)、有人提出上述操作中先点燃镁条再加热铜粉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你怎么看?。
-
12、学习了电磁知识后,小武了解到相互靠近的通电导线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力。那么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将两根导线(受电磁力作用会伸长变形)平行放置后固定(如图甲所示),然后依次通上如图乙、丙、丁所示的电流,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请你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对照图 , 可知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2)、 对照图乙丙, 可知;(3)、如右图所示,将一柔软的导线弯成星形,并将其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然后将开关S闭合通较强电流,则该星形回路将()。A、不会变形 B、所围面积减小 C、所围面积增大 D、所围面积不变
-
13、小康为验证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设计了如图实验,右侧指针底端固定有小磁铁,能绕转轴O转动。a线圈100匝,b线圈200匝。(1)、实验1: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的关系。将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上端,闭合开关S至a处,再将滑片P逐渐向下移动到某处,观察到右侧指针示数变大后停在刻度3处。得出结论。
补充研究:断开开关,保持滑片P在该处位置不变,只改变电流方向,闭合开关S至a处观察到指针。该补充实验可以验证影响电磁铁磁场方向的因素为电流方向,且电流方向不会影响电磁场强度;
(2)、实验2: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先将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上端,闭合开关S到a处,记下电流表示数为0.8A,指针停在刻度1处,再闭合开关S到b处,(填操作过程),观察到指针停在刻度1.5处。由实验2可得出结论:。 -
14、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1)、实验时将已消毒且(填“休眠” “干燥” “正在萌发”)的种子放入棕色广口瓶中盖紧瓶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了明显的现象:石灰水变浑浊且观察到U形管内;(2)、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3)、瓶中二氧化碳浓度升到一定程度将抑制种子萌发,为了测出瓶内二氧化碳浓度,小组同学先用注射器插入上图装种子的瓶中,抽取一定体积的气体,再将气体通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测出了二氧化碳在瓶内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下图各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 a-—______填小写字母);(4)、在上一步操作中,注射器从瓶内抽取气体40毫升,最终在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为35毫升,二氧化碳在瓶内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
15、人们称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光合作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有何不同?
【实验探究】
①取三个相同的无色透明玻璃瓶,设置A、B、C三组实验,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新鲜菠菜叶片和CO2缓冲液(维持瓶中CO2含量稳定)。
②分别在导管中注入一滴红墨水,塞上橡皮塞,关闭活塞,控制红墨水初始位置相同。
③分别将装置放在相同强度的红光、绿光和黄光下照射(如图所示)。
④光照相同的单位时间后,红墨水均向左移动,测得红墨水移动的距离分别为l∉、l∉、l数、l数(忽略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1)、【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用含l红、l绿、l黄的不等式表示),三种色光中红光最有利于光合作用,其次是黄光,最后是绿光;
(2)、【交流拓展】实验中通过比较红墨水移动的距离来比较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为进一步得出光合作用强度,设置了实验D,将相同装置放于黑暗环境中,其他条件不变,测得红墨水移动的距离为l暗。
①装置D中红墨水(填“向左”或“向右”)移动;
②实验中红光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强度值可表示为(用以上步骤中标注的距离表示)(提示:距离没有方向,距离都是正数)。
-
16、如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1-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2-呼吸道不仅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3-膈肌和肋间肌为呼吸提供动力;(2)、图乙中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a代表的物质是。
-
17、兴趣小组同学用种子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B试管中种子已经煮熟,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
(1)、实验现象为 , 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2)、同学们分别拔出试管A、B的塞子,分别迅速插入点燃的木条,发现插入A试管的木条熄灭,而插入B试管的木条可以继续燃烧,说明;(3)、如果用新鲜的菠菜叶和煮熟的菠菜叶(都已消毒)代替种子,放入上图的装置中重复以上实验,你认为必须要增加什么措施?。 -
18、化学反应时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1)、暖宝宝(发热贴)撕开包装后里面的铁粉与空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这种物质和氧的反应叫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2)、将锌片(Zn)和碳棒组成的电路,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小灯泡发光了。这个过程中能量如何转化?。
-
1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操作比较简便。(1)、装入药品后,往B瓶中放入一片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打开止水夹2分钟后发现试纸还是紫色,请说明试纸没变红的理由;(2)、如果要暂停反应,只需将止水夹夹在橡皮导管上,当看到(描述现象)时说明稀盐酸和石灰石不再反应了。
-
20、取一片生长旺盛的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并用回形针固定。(1)、过一段时间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发现表皮上的试纸先变色且颜色变化更明显;(2)、植物蒸腾散发出去的水分来自根的吸收,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区。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