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空间站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高度自西向东绕地球转动。生活在空间站内的航天员们除了完成相应的科研和设备维护等工作,他们还在空间站内种植蔬菜、锻炼身体。(注:空间站内处于失重状态,即重力近似为0。空间站内空气阻力不计)

    (1)、有天文爱好者在某天凌晨1 时16分拍到了中国空间站凌月(即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空间站从月球表面通过,如图甲),此时地球、月球、空间站三者的位置关系最接近下面的哪幅图?。下图中最有可能发生日食现象的是图。

    (2)、空间站中的航天员们锻炼身体,可以选用的健身方式是(填“拉弹簧拉力器”“举哑铃”或“跳绳”)。
    (3)、空间站中的航天员,用包有干毛巾的乒乓球拍击打水球,水球会由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填写力的作用效果),击打出去的水球将做运动。
  • 2、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下悬挂一个盛有水的小水桶,用一细线拴一小铁球,手提着细线上端将小铁球从空气中缓慢浸入水中,使其静止,且不与桶壁、桶底接触,水未溢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如图所示,图甲的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图乙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 h 的变化关系图像。

    (1)、圆柱体的重力为多少?
    (2)、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多少?
    (3)、请解释圆柱体下降高度为5cm ~6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发生变化的原因。
  • 4、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装水的容器底,另一端连着物体,开始时容器中的水面刚好与物体下表面相平。向容器中逐渐加水,水面相对于物体底面上升的高度为h,加水的时间为t,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为 F,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F浮。下列图像中不可能正确的是        (   )

    A、 B、 C、 D、
  • 5、如图所示,A、B、C 是三个用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物体。现将它们用相同的弹簧连接于容器底部,然后在容器中注入水使A、B、C三个物体浸没于水中,三个物体静止时弹簧被拉伸的情况如图所示,则(   )

    A、A物体的密度最大 B、B物体的密度最大 C、C物体的密度最大 D、三个物体密度相等
  • 6、如图所示,四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A、B、C、D,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所受浮力最小 B、B球所受浮力最小 C、C球所受浮力最小 D、D球所受浮力最小
  • 7、科学课上,老师将装有水的水槽放在斜面上,细绳一端拴住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细绳的重力忽略不计),另一端固定在水槽底部,静止后乒乓球的状态最接近图中的(   )

    A、 B、 C、 D、
  • 8、当地时间2024年3月24日,在2024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柏林站女子10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全红婵从刚接触水面到完全浸入水中后,所受浮力 F 随深度 h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 9、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逐渐使其浸入水或盐水中,实验过程和对应的实验数据如图甲、乙、丙、丁、戊所示。

    (1)、由图甲、丙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N。
    (2)、分析图甲、乙、丙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填“物体排开液体”或“物体”)的体积有关。
    (3)、分析甲、丁、戊三图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填“有关”或“无关”)。
  • 10、如图所示,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体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   )

    A、物体受到的浮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 C、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之和 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之差
  • 11、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
    A、 B、 C、 D、
  • 12、某中学为庆祝科技节开幕,将宣传标语挂在气球下,并用绳子固定于地面,如图为风吹来时的情景,能正确表示气球此时所受浮力方向的是(   )
    A、 B、 C、 D、
  • 13、假期的某一天,小明爸爸开车带小明以72 km/h的速度在平直山路上匀速行驶。车辆行驶的后方有一座大山,小明爸爸鸣笛,3s后听到回声(此时的声速为340m/s)。轿车宽1.8m,行驶过程中车头中央始终距离右侧路边沿3m 。若遇突发事件,小明爸爸的反应时间为1.2s。

    (1)、求轿车10s通过的路程;
    (2)、求小明爸爸鸣笛时轿车到大山的距离;
    (3)、若小明爸爸发现前方51 m处,刚好有人骑电动摩托车以2m /s 的速度从路旁A 点垂直于车行驶方向窜出,如图所示,已知电动摩托车长2.1m。为保证轿车车头恰好不撞到电动摩托车,爸爸开始刹车到停车过程的平均速度至少是多少?
  • 14、双面镜本来是为了保护隐私,用来作室内落地窗或者玻璃幕墙(镜面朝外,外面看不到室内),却被不法分子利用了。某兴趣小组结合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研究玻璃、双面镜和平面镜的区别。

    【查阅资料】

    ①双面镜[如图甲(中)]也称单向透视镜,两个面均镀了很薄的镀膜,能够让一半的光通过,一半的光被反射,两面所处的环境光的强度不同,能产生单面反光的效果。

    ②平面镜[如图甲(右)]是在玻璃的反面增加了一层不透光的镀膜,光线是在镀膜层上反射的。

    【实验探究】

    (1)、兴趣小组分别利用玻璃、双面镜、平面镜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乙),选用三者中的能成功完成实验。
    (2)、兴趣小组发现学校进行实验用的玻璃有一面有半透明的镀膜,那么玻璃的哪一面朝向蜡烛,实验效果会更好呢?于是,兴趣小组用玻璃的两面分别朝向蜡烛各成一次像,通过比较像的(填“大小”“亮度”或“位置”)解决了疑惑。
    (3)、兴趣小组发现区别双面镜和平面镜最简单的方法:手指接触镜面,看手指和镜中手指之间有没有距离。如图丙两幅图分别是双面镜和平面镜显示的结果,请说出判断出丙图中右图是平面镜的理由:
  • 15、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眼球成像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学习眼球结构、制作眼球成像模型、用模型模拟近视原理等环节。如图为某项目化小组设计的眼球成像模型,该模型以牛奶箱作为眼球主体,由两层塑料薄膜包裹圆环制成的水透镜可以通过注射器改变水透镜中的水量,从而改变水透镜的曲度。
    (1)、模型中的光屏模拟眼球中的(填眼球结构名称)。
    (2)、模型中不用点光源而采用“L”光源,主要是为了便于研究像与物体的(填“大小”“正立倒立”或“实像虚像”)关系。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向水透镜注水模拟晶状体变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源(填“靠近”或“远离”)水透镜。

  • 16、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我们通常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一种光学元件来研究此现象,如图甲所示,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实验中,位于光屏(填“a处上方”或“b处下方”)的光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如图乙所示,一束紫光沿AO从空气射向玻璃,OB 和 OC 分别是紫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二线互相垂直,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为。如果一束红光也沿AO 斜射向玻璃,则红光的折射光线与 OC比较更(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 17、如图所示,小龙用一枚小灯珠S(近似为点光源)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探究。他将小灯珠S 沿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匀速直线向右移动时,右侧的实像 S'将沿(填“曲线”或“直线”)运动;当他将小灯珠S 放在主光轴上的A 处时,在右侧主光轴上B 处的竖直光屏上得到与凸透镜等大的圆形光斑。若AO=20cm、BO=4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 18、观察耳的结构图,完成下列题目。

    (1)、C 是;E 是 , 内含感受器。
    (2)、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传递到耳蜗
  • 19、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壁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玻璃杯前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装水部分“黑白颠倒”的现象,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透镜,若希望看到“黑白颠倒”的现象重新颠倒回来,则应将高脚杯(填“靠近”或“远离”)黑白卡片。

  • 20、如图所示,小科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在暗室将印有图案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和白墙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胶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20cm B、能从不同角度看到白墙上的像,是由于光在墙面上发生漫反射 C、看到的图案是正立的,说明此时投影仪成正立的像 D、放大镜跟此投影仪的原理相同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