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教版)初中科学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卷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同步练习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
-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检测卷(基础)
-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检测卷(培优)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同步练习
-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第4章 水与人类 章末复习 拔高竞优卷
-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第4章 水与人类 章末复习 基础巩固卷
- 浙江省杭州市文澜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科学(生化部分)
-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聚仁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试题卷(1.1-2.1)
-
1、南京大学课题组研制出ZnGa2O4催化材料,实现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下列有关ZnGa2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Ga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B、含有2个氧分子 C、ZnGa2O4属于盐类 D、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
2、许多物质都有体现其性质的俗名。下列物质与括号中的俗名相一致的是( )A、Na2CO3(小苏打) B、NaCl (纯碱) C、FeO(铁锈) D、Ca(OH)2(消石灰)
-
3、完成符合条件的光路图。(1)、如图所示,画出光发生反射时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如图,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画出表示电线对电灯6 N 的拉力的图示。
-
4、2019年10月10日,江苏无锡发生了高架桥侧翻事故,高架桥掉落压住了3辆小车,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请根据相关力学知识回答问题:(1)、高架掉落是因为它受到重力作用,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重力的方向是;(2)、事故中3辆被压小车,都发生了严重的形变,是因为力可以使;(3)、小车行驶中,遇到突发事件,踩下刹车后车内司机和乘客身体前倾,是因为。
-
5、如图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鼓膜接受声波刺激产生振动,然后通过外耳道传到内耳,刺激[8]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导到形成听觉。(2)、调查表明,当前中学生听力下降十分严重,我们需要养成科学的用耳习惯:感冒引起鼻咽部炎症,要及时就医,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
6、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铝块和木块的外形相同,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不动,铝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忽略滑轮的摩擦)
(1)、图甲中,将铝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测力计,当铝块沿水平方向做时,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F1为1.6N。(2)、图乙中,放在木板上的铝块和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3)、请你判断: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甲中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 -
7、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南南选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①在水平面上依次铺上毛巾、棉布、塑料板;②将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至斜面底端,并继续滑行;③用数据传感器采集在 3 次实验中,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至斜面底端,并继续滑行至静止时小车速度大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滑行至斜面底端时所需的时间均为t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请回答:
(1)、由步骤②的信息可知,小车从同一高度静止下滑,每次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是的(选填“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2)、从实验数据中,南南通过观察来比较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大小。(3)、若在平面上换上一种材料,使小车在其上运动时所受阻力为 0,则小车从斜面底端开始运动过程中速度将是怎样的?请在乙图中画出小车从斜面底部开始其速度 ν 随时间t 的变化图像。 -
8、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如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向(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偏。(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30cm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50cm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填“薄”或“厚”)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
9、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所示)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该系统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仪表盘上的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
(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2)、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3)、汽车平视显示系统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填“厚度”或“透明度”)。(4)、为避免成的像出现重影,厂方对前挡风玻璃进行了改造,应选用图中____(填字母)图所示的玻璃。A、厚度均匀
B、上厚下薄
C、上薄下厚
-
10、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每个重为20N。
(1)、如图甲所示,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2)、如图乙所示,若将A、B木块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的大小是N,此时A对B的推力为。 -
11、根据题意回答下面问题:
(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指针要指向零刻度。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接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2)、如图所示,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N。(3)、甲、乙两人各用10N的力沿相反方向拉同一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12、如图是元代王祯《农书》中描绘的农民使用扇车清选谷物的情景。农民快速摇动摇柄,扇轮转动产生气流,当把谷物倒入扇车时,谷物在力的作用下落入扇车,气流使枯瘪谷物从出风口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饱满的谷物由于惯性大不会被吹,到出风口,说明惯性大小与有关(填“速度”、“质量”)。
-
13、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AE⊥CG,∠4=∠5,BH为入射光线,为折射光线,为界面,空气在界面的侧。(填“上”“下”“左”或“右”侧)

-
1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嗅觉的形成部位在 , 这是由于大脑对的结果。
-
1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20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u=6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18cm处的过程中,像变大 -
16、如图小车连杆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小车连同小球沿着斜面匀速向上做直线运动,在忽略空气阻力时,小球的情景应该是图中的( )A、
B、
C、
D、
-
17、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C、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D、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
18、如图所示,大人跟小孩掰手腕,很容易把小孩的手压到桌面上。若大人对小孩的力记为F1 , 小孩对大人的力记为F2 , 则( )
A、F1运动大于 F2 B、F1先于 F2产生 C、F1后于 F2产生 D、F1和F2大小相等 -
19、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
A、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而下降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
20、在下图“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时用的硬纸板应选用粗糙的,目的是让光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 B、将纸板右半部分向后翻折,发现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消失了 C、多次改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可以得出结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D、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不存在反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