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
1、某学生实验时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分别为0~3 V 和0~15 V,电压表上面一行示数看不清楚,而测量又必须用0~15 V 的量程,该同学看见指针指到小量程的1.7 V,则实际电压是 ( )A、1.7 V B、3.4 V C、7.5 V D、8.5 V
-
2、如图所示的电路图,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与R2并联 B、V1测电源电压 C、V2测R1两端电压 D、V3测R2两端电压
-
3、如图所示,图甲中电压表测量的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图乙中电压表测量的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
4、(1)、如图甲所示,是实验室中常见电流表的示意图,请你写出从图中得到的两条信息:①电流表选择的量程是;②电流表的示数为。(2)、如图乙的电压表,若选0~3V 的量程,读数为V;若选0~15 V 的量程,读数为V。
-
5、某兴趣小组以相同大小的铜片和锌片为电极研究水果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当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片为水果电池的正极 B、电压表的示数为0.4 V C、锌片为水果电池的负极 D、电子从锌片经水果流向铜片
-
6、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不正确的是( )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B、手机电池的电压约为3.7 V C、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36 V D、闪电时云层间电压可达109V
-
7、电动车车企为了增加续航,设计出“无极耳”电池。所谓极耳,就是从电芯(电源装置)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取消极耳可以避免电能在极耳中的损耗,下列关于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极耳电池就是没有正负极的电池 B、电路中有电池就一定有电流 C、用导线将无极耳电池两极直接相连可保护电池 D、无极耳电池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
8、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一只电压表,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前提下能测出灯 L1 和 L2两端电压的电路图,他们设计的电路图中图是正确的。
-
9、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两电压表的指针位置相同,则电阻R1 和R2两端的电压可能分别为( )A、8V、2 V B、10V、2 V C、2V、8 V D、2V、10 V
-
10、在“探究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使用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把电压表接在a、b两点之间后,闭合 , 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V(2)、依次将电压表接在电路中的 ab、cd两点间,小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相等。由此他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此结论不科学,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这样做的目的是(填字母)。
A.减小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
(3)、小明发现家里客厅的灯比卧室的灯亮,两灯对应的电压U1和U2的大小关系是U1(填“>”“<”或“=”)U2。判断的依据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
11、小明和小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的实验中,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1)、小明完成了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UAB/V
UBC/V
UAC/V
1.4
1.4
2.8
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两个实验结论:①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②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相等。
(2)、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小华进行交流,小华指出结论②是错误的,造成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 此外,小明的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3)、小明和小华为了节省时间,利用原来的电路图,在测 L2 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 接点,并把接线改接到C接点上,这个方法(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理由是。 -
12、小科利用两节干电池、电压表、电流表、若干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步骤】
①将电流表、电压表调零,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其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Ω,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将R与I记录在表格中。
②断开开关,将定值电阻依次换成10 Ω、15 Ω、20Ω、25 Ω,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将对应的U、R与I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数据】
电压U/V
2.5
2.6
2.7
2.8
3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电流I/A
0.5
0.26
0.18
0.14
0.12
【数据分析】
小科动手操作的过程和读数都没有问题,但小科就是找不出上述数据的定量关系。而其他同学都通过实验得出了“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正确结论。
(1)、小科找不出定量关系的原因是。(2)、请你针对小科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请你画出能够完成该实验的电路图。(可增减器材)(3)、请你根据你设计的电路图,补全以下实验步骤:①将电流表、电压表调零,按图连接电路, ,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将R 与I记录在表格中。
②断开开关, ,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并将 R 和I记录在表格中。
③仿照步骤②,再做三次实验,并将对应的 R和I记录在表格中。
(4)、请你画出实验记录数据的表格 -
13、在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1)、请用笔画线将图甲中所缺的一根导线补充完整;(2)、在实验进行中,得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A;(3)、正确进行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改变是通过实现的;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V
1.2
1.5
1.8
2.0
2.4
电流I/A
0.24
0.30
0.36
0.40
0.48
(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得: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
14、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现有学生电源(电压可调)1个,标有“50Ω 1.0 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阻值为5Ω、10 Ω、20 Ω的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为了完成对所有电阻的探究,电源电压可调节的最大值为 ( )A、17.5 V B、55 V C、10.5 V D、33 V
-
15、如图所示,研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其中滑动变阻器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 )A、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保护电阻R B、改变流过R 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 C、当更换电阻R 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D、当更换电阻R 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
16、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舟利用电源(电压恒定)、若干个小灯泡(规格不同)、若干个已知电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等器材进行实验,并设计了如图1、2、3所示的三种
电路。
(1)、为完成探究,小舟应选择图电路进行实验。(2)、正确连接电路,并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实验次数
电阻R/Ω
电流I/A
电流×电阻
1
5
1.2
2
10
0.6
3
15
0.4
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17、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保持定值电阻 R 不变,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实验。
序号
1
2
3
4
5
电压/V
1.2
1.6
1.8
2.0
2.4
电流/A
0.12
0.16
0.18
0.20
0.24
(1)、连接电路前,电流表有示数,应该对电流表进行。(2)、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状态。(3)、连接完电路,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端。(4)、某次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示数为A。(5)、实验测出五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为了找到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数据?答:。(列举一种方法即可)(6)、根据你对表格中的数据的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 -
18、 在中学生创新大赛中,某初中参赛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风力的装置(图甲),迎风板与力敏电阻Rₓ连接,工作时迎风板总是正对风吹来的方向。力敏电阻的阻值随风力变化而变化,其阻值 Rₓ与风力 F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5 V,定值电阻R=5Ω。(1)、闭合开关后,风力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求无风时,力敏电阻Rₓ两端的电压。(结果保留1位小数)(3)、如果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挡,求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风力。(结果保留1位小数)
-
19、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出了 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时,导体的电阻为Ω;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为V不变。
-
20、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已知灯 L1 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4 V,灯 L2 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3 V。图乙是L1、L2的I-U 图像。当只闭合开关S、S2 , 且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位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当只闭合开关S、S1 , 且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位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闭合开关S、S2 , 灯L2和滑动变阻器串联 B、灯丝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 Ω D、电源电压为8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