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分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五水硫酸铜晶体、医用酒精、石灰石 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干冰 C、化合物:盐酸溶液、氢氧化钠、碳酸钠 D、单质:硫磺、钢、氢气
  • 2、红糖是由甘蔗的茎秆榨汁加工而来,为使甘蔗的茎秆更加粗壮以提高红糖产量,应适当多施加一些( )
    A、CO (NH2)2 B、Ca3(PO4)2 C、KCl D、NH4HCO3
  • 3、下列是浙江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在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绍兴黄酒酿制 B、温州剪纸 C、杭州黄杨木雕 D、宁波金银彩绣
  • 4、下列常见的生活物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木桶 B、紫砂壶 C、橡胶轮胎 D、高压锅锅体
  • 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同一种铜锌合金与同一种稀硫酸反应,所得相关数据记录如下: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取用稀硫酸质量( )

    100

    100

    100

    200

    加入金属的质量(g)

    x

    1.25X

    2X

    2X

    生成氢气的质量(p.)

    0.4

    0.5

    0.6

    0.8

    (1)、实验中有金属锌剩余的同学是      
    (2)、丙同学加入的合金中,求锌的质量。
    (3)、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 6、向含 CuCl2和HCl的150g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 溶液,参加反应的 NaOH 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

    (1)、在滴加 NaOH 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离子个数不变。
    (2)、PM段(不包括P点和M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3)、求 m1 的值。
    (4)、求M 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
  • 7、碱石灰(CaO、NaOH)常用作气体的干燥剂。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种碱石灰中CaO的质量分数,将10g碱石灰加入到 80gNa2CO3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CaO+H2O+Na2CO3=CaCO3+2NaOH待碱石灰中CaO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 CaCO3固体的质量为10g。

    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CaCO3 固体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多少?。
    (2)、求该碱石灰中 CaO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8、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度变化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根据此变化曲线,你认为实验操作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是a克时,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色,此时溶液中溶质是(写化学式)
  • 9、在世界范围内,据统计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如图是两种氮肥标签的一部分。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化肥属于肥,具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如果缺乏此化肥,会导致叶色发     。
    (2)、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____(填字母序号)。
    A、易溶于水 B、受热易分解 C、有挥发性
    (3)、两种化肥中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的是 , 原因是
  • 10、时隔8年,航天员王亚平于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再次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太空课堂。“空间站里的氧气是怎么再生的?”某同学问道。其实,过氧化钠( Na2O2)就是一种氧气再生剂。兴趣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CO2 来与Na2O2反应制取O2 ,设计了如图实验。已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Na2O2+2CO2= 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1)、为了证明Na2 O2与CO2反应产生了O2 ,请在a处增加一个实验操作:
    (2)、实验装置B的作用装置,C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3)、实验过程中,D装置中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 (已知:U型管未破损),请分析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 11、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如图),老师告诉小明,这瓶试剂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该试剂成分,小明进行如下系列实验:

    (1)、取2毫升该试剂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不变色。则推断试剂不可能是溶液。
    (2)、再取2毫升该试剂于试管中,滴入 AgNO3 溶液后,根据的现象,小明确定该试剂是氯化钠溶液。
    (3)、请列举氯化钠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12、 CuSO4溶液呈蓝色,溶液中有 H2OCu2+SO42三种粒子,是哪种粒子使溶液呈蓝色呢?某兴使趣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已知:Na+ 、Ba2+和 Cl-在溶液中呈无色)。请回答:

    (1)、【实验一】根据如图的三支试管中所盛试剂的颜色与所含微观粒子,进行分析:

    对A、B、C进行分析,( CuSO4溶液中的存在使溶液显蓝色,有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设置A 组实验,其理由是

    (2)、【实验二】将溶液中的Cu2+除去,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化。

    若要除去溶液中的Cu2+ , 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则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3)、【实验三】保持溶液中(Cu2+的存在,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化。若要保持溶液中Cu2+的存在,向CuSO4 溶液中滴加除去溶液中的 SO42,若溶液蓝色不消失,则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Cu2+使CuSO4 溶液呈蓝色。
  • 13、定性检测和定量测定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请完成以下探究。
    (1)、【定性检测】为检测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实验: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试管(填试管序号)中的实验。

    (2)、若要判断该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可以从上述实验后的三支试管中选择某一试管中的液体继续实验,请完成下表。

    试管的编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选择试管(填试管序号),加入酚酞溶液

     

    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定量测定】为了测定. ag该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和数据】①组装装置,检查气密性;②加入药品,称量C处装置质量为 bg,再向A处装置中滴入足量稀硫酸:③完全反应后通入 N2;④称量C处装置质量为 cg。

    (3)、【实验分析】利用实验数据可得该部分变质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4)、完全反应后通入 N2的目的是.右没有装置D,则测出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4、某兴趣小组开展利用紫甘蓝制作酸碱指示剂的项目化学习,他们经历了制取试剂、检验试剂和应用试剂三个环节的探索。

    (1)、【制取试剂】步骤③中物质分离的原理类似于(填“沉淀”或“过滤”)。
    (2)、【检验试剂】小科将紫甘蓝汁液滴入4种物质中,现象如下表示所示,下列选项能证明紫甘蓝汁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的理想组合____。

    实验

    物质

    食盐水

    石灰水

    白醋

    颜色

    紫色

    紫色

    蓝色

    红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3)、【应用试剂】将自制的紫甘蓝汁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预期的实验现象
  • 15、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 NaCl、NaOH、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小明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M,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A是(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3)、无色滤液2 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4)、上述实验可知还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为进一步确定,应改进的方法是
  • 16、将金属铜进行如下图实验:

    向得到的C溶液中逐滴滴加 BaOH2溶液,滴加 BaOH2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2 所示。请回答:

    (1)、写出 Cu→A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固体A到溶液C的实验现象.
    (3)、写出C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17、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氢氧化钾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成贝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再与碳酸钾溶液(可从草木灰中获得)反应制得氢氧化钾,生产流程如图所示(物质Y 为氧化物);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减少碳排放,流程中的物质 Y可以来源于反应(填“①”“②”或“③”)。
  • 18、请同学们根据常见的可溶性碱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用U形管改进后的创新实验装置,石蜡使左右两边气体不相通,同时取下U形管两端的橡胶塞,开始反应。能证明NaOH 与CO2 发生反应的证据是.
    (2)、为验证 Ca(OH)2 能与某些盐反应且不是碱的通性,可选择的物质是____.(填字母)
    A、BaCO3 B、Na2 CO3 C、BaNO32 D、CuSO4
  • 19、以下科学家是一种实现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原料二甲醚(化学式为 C2H6O)的途径:

    (1)、转化①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这种单质的化学式为
    (2)、转化②是甲醇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甲醚和水,反应中生成二甲醚和水的分子数之比为
  • 20、下列物质中:①氧化铜;②氯化钠溶液;③石灰石;④汞;⑤生铁; Na2CO310H2O;(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有    (2)属于单质的是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