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啄春泥”则描写燕子衔泥筑巢的行为。这反映了鸟的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贮食行为 D、防御行为
  • 2、中央电视台某科普节目介绍,飞行的蜜蜂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蜜蜂与空气摩擦得到电子 B、蜜蜂与空气摩擦失去电子 C、蜜蜂和空气摩擦时创造了电荷 D、摩擦后的空气带负电
  • 3、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的影响,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 C、市区交通繁忙的路段安装隔音屏 D、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 4、研究表明胚胎发育后期,胎儿的神经系统快速发育,对DHA的需求提高,如果母体在这个时期缺乏DHA,无法充分供给胎儿,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就会受阻。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A、脑神经和脊神经 B、脑和脊髓 C、大脑和小脑 D、大脑皮层
  • 5、愉快的暑假即将到来,为了保证教室内的花草正常生长,STEAM小组设计了一个自动浇花机器人,要求其按线路巡视并检测土壤的湿度,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及时浇花。

    【项目设计】

    项目一: 设计线路巡查系统。

    如图甲所示,场地布置为白底,引导线为黑线,机器人腹部装有五个红外线发射接收管,按照图甲中a、b、c、d、e的顺序依次接收信号,并沿黑线前进。 已知: 当红外线发射接收管处在黑线位置时,发出的红外线会被黑色吸收,无法接收到地面反射,此时输出电信号为0; 当红外线发射接收管处在白底位置时,发出的红外线经地面发射,均被红外线发射接收管接收,此时输出电信号为1。

    项目二:设计湿度检测系统。

    如图乙为设计的湿度系统原理图,实现了土壤干燥时浇水,土壤潮湿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浇水的要求。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为12V, 电磁铁线圈电阻为10Ω,R为湿敏电阻,其阻值随湿度的变化如图丙。电磁继电器在电流大于80mA时,衔铁被吸合;在电流小于24mA时,衔铁被释放。  (湿度计的电阻不计)

    【项目评价】下表是项目二的部分评价指标,根据评价表对活动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湿度调节

    土壤湿度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且能调整湿度范围

    土壤湿度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不能调整湿度范围

    不能将土壤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1)、在巡查过程中,机器人的红外线发射接收管连续发出红外线照射到地面上,当机器人腹部的五个红外线发射接收管输出的电信号依次为01010。此时机器人沿着引导线正在(选填“前进”、 “右转”或“左转”) 。
    (2)、使用该浇花机器人后土壤湿度维持在多少?
    (3)、根据评价指标,你的评价结果为;为了达到优秀,请给出一条优化建议:
  • 6、小金、小柯和小桥三人参加了一次探究碳酸钙含量的实验操作活动,老师准备了不同颗粒大小的贝壳、烧杯、电子天平和盐酸等器材。他们三人各自采取如表所示的试剂和图甲的称量方式进行实验。整个实验过程采取实时测量和记录电子天平随时间变化的方式,绘制了图乙。

     

    贝壳质量/g

    颗粒大小

    盐酸溶液质量/g

    盐酸溶液浓度

    小金

    10

    块状

    100

    7.3%

    小柯

    10

    颗粒状

    100

    7.3%

    小桥

    10

    粉末状

    100

    7.3%

    (1)、图乙中表示小金实验的曲线是。  (选填“a”或“b”)
    (2)、根据小桥的实验数据,他挑选的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假设贝壳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
  • 7、为合理密植,提高经济效益,果农们忙着移栽果苗。移栽前需要将果苗去除1/3~1/2的枝叶;移栽时需先在果苗周围画一个圈,然后沿着圈慢慢挖土,尽量保留树根周围的土团;移栽后要对果苗浇足量水,适当遮荫。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果农的做法进行解释评价。
  • 8、“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绿色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醇(CH2OH)的液态燃料技术,相关的化学反应如下:

     2CO2+H2O=一定条件2CH3OH+3O2

    (1)、完成上述化学方程式;
    (2)、甲醇(CH3OH)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理论上9.6吨甲醇(CH3OH)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吨?
  • 9、关于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开展了“探究催化剂的奥秘”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小组讨论】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 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C、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2)、任务二:探究催化剂

    【查阅资料】氧化铜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分析交流】填写下列表格。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中有极少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称得氧化铜的质量为    

    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3)、任务三: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进行实验】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一支加入1g二氧化锰,另一支加入1g氧化铜。按图1所示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完全接触,测得相同条件下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对比分析图2中的(填字母)两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4)、 【反思评价】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是
  • 10、为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 电子测力计、铁块P、电磁铁(用漆包线制作的电磁铁,每50匝抽出一个接线端a、b、c、d,线圈电阻不计)等。

    【装置简图】如图所示连接各项器材。

    【实验过程】

    ①电子测力计挂上铁块P后再调零,悬挂在铁架台上,并保持电磁铁与铁块P的距离不变。

    ②断开开关S,将电磁铁a、e接线柱按图示接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

    ③闭合开关S,调节滑片,测得3组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数据收集】通过项目的实施,收集到如下表中的相关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I/A

    0.34

    0.40

    0.44

    F/N

    0.15

    0.20

    0.22

    【分析归纳】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

    【拓展思考】

    (1)、若利用此装置,继续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在第③步骤后面再加步骤④, ④步骤是
    (2)、下列探究活动中与上述实验探究方法相同的是____。
    A、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形象的描述 B、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借助压强计 C、研究分子特性时,用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 D、研究电流的有无时,串联一个小灯泡
  • 11、 小柯为解决夏季蚊虫叮咬困扰,计划自制一个家用蚊虫诱捕器。他了解到某灭蚊灯采用的“诱蚊剂”能持续、缓慢地产生CO2气流,模拟人体的呼出气体,诱蚊靠近,从而灭蚊。

    【实验验证】

    实验一:在塑料瓶中装入“诱蚊剂”,一段时间后将瓶中的气体通入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未见明显现象。

    实验二:用CO2传感器分别测定人体呼出气体、装有“诱蚊剂”的瓶中和空气中CO2的含量,绘制成甲图。

    (1)、【明确原理】

    实验一中的操作基于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结果未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结合图甲分析可能原因是

    (2)、【设计制作】

    发生装置:基于先前的实验,小柯设计了如图乙的装置,并检验了装置的气密性:关闭止水夹, 向上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 , 则气密性良好。

    (3)、“诱蚊剂”自制过程中,下列选材组合符合要求的有____。
    A、鸡蛋壳、 白醋 B、食盐、  白醋 C、石灰石、洁厕剂(有效成分之一为盐酸)
    (4)、【检验评价】

    自制家用蚊虫诱捕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反应安全,气体能排出

    反应安全,

    气体不能排出

    反应有较大安全隐患

    指标二

    反应速率可控,且速率可定量观测

     

    反应速率不可控

    为了较全面评价该“诱捕器”,请你帮他完成指标二中“合格”的评价标准。

  • 12、某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来验证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取3根____的木本植物(木槿)枝条,A组枝条不做处理;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树皮,C组枝条只留下树皮 (如右图所示)。

    步骤二: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红墨水的烧杯中并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C组枝条只将除去木质部和髓的树皮浸入红墨水中),10分钟后取出枝条,观察枝条上半部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A.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木质部和韧皮部均染红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木质部和韧皮部均染红

    C.除去下半部木质部、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没有染红

    (1)、请将步骤一补充完整。
    (2)、为了缩短实验时间,研究小组应选在实验场所进行实验。
    (3)、请对实验组别A和B的现象解释原因
  • 13、蛇年春晚《秧BOT》节目中的机器人配备了直流无刷电动机进行驱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中间的永磁体可绕中心自由转动,三个螺线圈互成120度夹角固定在电动机外壳内部,它们通电可以产生磁场。

    (1)、该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2)、直流无刷电动机内部还配备了一个霍尔传感器,能对转子磁极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并将位置信息传递给相关控制器,让其中的两个螺线圈通电,并控制电流方向,以达到持续转动。若现在该电动机正在顺时针转动,则通电方案正确的是____。
    A、 B、 C、 D、
  • 14、科学家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后,从微观本质上揭示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结合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图A中缺少(填微观粒子名称)。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15、柯桥区本土杨梅喜欢生长在透气性好、排水性好、肥力充足的土壤中。
    (1)、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杨梅的是____。
    A、湿润的黏土 B、较干的山坡沙质壤土 C、河边湿润的沙地
    (2)、果农发现杨梅树的叶色发黄,需要施加一定量含元素的肥料。
  • 16、在科学中,磁感线能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

    (1)、图1为某磁极附近磁感线的方向和分布示意图,其中位置A处的磁场强度(选填“大于”、  “等于”或  “小于”)B处。
    (2)、图1中,若在A处放置一个小磁针, 当小磁针静止时,其指向应是图2中的
  • 17、化学符号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2个镁离子;氢氧化钙
  • 18、小柯利用如图装置研究CO2的性质。实验时, 先关闭K1、K2 , 加热b。一段时间后, 再通入CO2。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打开K1 , 观察到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B、a处纸花先不变红, 一段时间后变为红色 C、b处热水的作用是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量 D、打开K2 ,  a、c两处的现象可说明湿润的CO2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 19、今年4月,柯桥区内一株1950岁的圆柏和一株1580岁的古香榧树被浙江省林业局列入全省十大“寿星”古树名单 (如图所示)。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  “有生命的文物”。 请回答下面题:

    (1)、通过古树可以推测出很多信息,故而被称为“有生命的文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植物茎韧皮部中的年轮,可以推测出树的年龄 B、木质茎横切面出现某一年年轮较窄,说明当时的环境条件比较适宜 C、古树上常出现中空现象,说明髓和木质部是储藏营养的地方 D、通过古树发达根系的走向,可以推断出地下水系的大致分布
    (2)、所谓“绿色的国宝”,其中一种解释是指绿色植物会进行一些生命活动影响环境。如图以叶片为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A生理活动的场所是液泡 B、图中B生理活动是指植物的光合作用 C、使公园内“空气湿润”的生理活动主要是C D、A、B、C生理活动均未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 20、 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模拟人体的呼吸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置中的气球模拟的是肺 B、向下拉橡皮膜,模拟呼气 C、模拟呼气时, a侧液面下降 D、模拟吸气时,气球体积变小
上一页 163 164 165 166 16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