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某城市住宅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1)、步骤①的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填序号)。(2)、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____(填字母)。A、杀死水中的细菌 B、减少水中的氧气 C、使泥沙沉积 D、分解有毒物质(3)、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少,请说出其中的一个原因:。(4)、在图中的沉积池中,除了用静置的方法外,还可以用的方法使水更干净。(5)、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那么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该如何处理?。(6)、野炊时,若要初步过滤浑浊的河水用于煮饭,则应怎样利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棉手帕、细沙、小卵石等)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其制作过程是。
-
2、卤水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后的母液,常含有氯化镁、氯化钠、硫酸镁、氯化钾等物质,可进一步加工制得一些重要的化工产品。现按下列步骤对卤水进行处理,请根据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将卤水加热升温到60℃以上,随着水分的蒸发,会逐渐析出晶体,这时得到的晶体的主要成分是。(2)、过滤出上述晶体后,将滤液降温到30℃以下,还会逐渐析出晶体,这时得到的晶体的主要成分是。(3)、将(2)中操作得到的晶体用一定量的冷水洗涤,最后可以得到比较纯净的晶体。
-
3、如图所示为t ℃时一定质量的某固体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中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该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填字母)。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3)、甲、乙、丙、丁四份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4)、t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g。
-
4、t℃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溶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时,乙的溶解度更大 B、蒸发溶剂前,甲是饱和溶液 C、t℃时,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饱和溶液 D、a点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5、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1)、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字母)。(2)、操作⑤使用的提纯方法是 , 其中除了用到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等措施。(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多选,填字母)。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蒸发皿上沾有的精盐未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
6、科学小组的同学们取来5g 粗盐进行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列与实验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④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B、②中得到的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③中滤纸破损不会对产率造成影响 D、④中蒸发时有液体溅出会导致产率偏小
-
7、如图所示为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蒸发池 B、在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 C、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用氯化钠配制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
8、如图所示为海水淡化的简易装置,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淡化海水的原理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B、通过该装置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 C、可以通过加长导管的方法,增强冷凝效果 D、淡化海水的过程中,水分子的大小和运动速率发生改变
-
9、海水中含有氯化钠等物质。对海水加压,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淡水池,得到淡水,实现海水淡化,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中的氯化钠被半透膜拦截 B、海水通过半透膜后变为淡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C、海水池中氯化钠的质量变多了 D、半透膜淡化海水的原理是利用了海水中各组分熔点不同
-
10、小明发现爷爷养花的阳光房冬冷夏热,不利于花卉生长。在综合实践课上,他与活动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为爷爷设计“阳光环保智慧小屋”的活动。
项目一:设计冬季太阳能辅助加热系统。
如图甲所示,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冬季太阳能辅助加热系统电路,其中 R 为加热电阻,阳光房屋顶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用来获得电能。
(1)、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此时的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2)、晚上,屋内温度较低时,控制开关 S1 自动接(填“a”或“b”),使R 对室内进行辅助加热。(3)、项目二:设计夏季自动遮阳控温系统。阳光房的屋顶是用玻璃做的,夏天光照太强、屋内温度过高,不利于花卉生长。该小组同学利用热敏电阻R1和光敏电阻R2重新设计了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蓄电池的电压恒为24 V,滑动变阻器R0的最大阻值为1500 Ω,R1 和R2的阻值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虚线框内R1 和R2按一定方式接入电路。
将开关S2接c,当户外光照强度增至图丙中的A 点,且屋内温度升高至 28 ℃时,电流表示数增至10 mA,开关S2 自动接d,卷帘装置启动,拉动遮阳帘遮光。图乙电路中虚线框内的电阻R1和R2应该联,此时滑动变阻器R0接入的阻值为Ω。
(4)、若设定屋内温度为26 ℃时,卷帘装置就能拉动遮阳帘遮光,则应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填“左”或“右”)端适当移动一些。 -
11、小强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电学器材进行电学实验。已知电源两端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 V,电阻R1的阻值为10 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20 Ω 0.5 A”。将开关S闭合后,为保证电路中各元件正常工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5 Ω B、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最大值为1V C、通过电阻R1的电流最大值为0.4A D、滑动变阻器R2可调节范围为0~20 Ω
-
12、如图甲所示为升降机电路的部分原理图,电源电压恒为6 V,R0为定值电阻,电压表量程为0~3V,力敏电阻R1的阻值与所受压力大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力敏电阻所受压力为0时,电压表示数为2 V,则R。的阻值为多少?(2)、当电路正常工作时,此力敏电阻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多少?
-
13、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某市将坐位体前屈作为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之一。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原理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 6 V,R1 的电阻为 30 Ω,其中电阻丝 R2 粗细均匀,总长度为30cm。闭合开关,挡板 P 在B 端时,坐位体前屈成绩为0,电流表的示数为0.05 A,推动挡板 P 至A 端时,坐位体前屈成绩为30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的大小能反映被测试者的成绩 B、电阻丝R2的最大阻值为120Ω C、挡板P 在A 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D、电压表示数为3 V时,被测试者的成绩是 20cm
-
1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伏安法”测量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电源电压恒定。(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能交叉,滑片 P 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2)、连接电路时,接通最后一根导线小灯泡立即发光,则实验中操作不当之处是。(3)、某次实验过程中,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指针无偏转,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排除故障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滑片 P 向端移动。(4)、该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多组实验数据,并绘制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随其两端电压U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a、b两点的电阻大小关系为Rₐ(填“>”“<”或“=”)Rb,小灯泡的电阻发生变化是因为受到的影响。
-
15、小明利用器材设计了测量未知电阻Rₓ的四种实验电路,其中无法测出未知电阻 Rx阻值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16、如图所示为“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部分电路,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本身都有电阻,所以测量会有误差,关于用该电路测量 Rx阻值的实验误差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值小于实际值,测量值的本质是电流表电阻RA和待测电阻Rₓ串联后的总电阻 B、测量值小于实际值,测量值的本质是电压表电阻 Rv和待测电阻Rₓ并联后的总电阻 C、测量值大于实际值,测量值的本质是电流表电阻RA和待测电阻 Rx串联后的总电阻 D、测量值大于实际值,测量值的本质是电压表电阻 Rv和待测电阻 Rx并联后的总电阻
-
17、老师给小宁一个暗箱,其表面有两个接线柱M、N,它们之间的电阻值RMN 恒定不变。小宁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进行实验:在开关S、S1 都闭合和开关S闭合、S1 断开两种情况下,改变电阻箱R1的阻值,读取电流表示数,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电流表示数Ⅰ随R1变化的曲线。由上述信息可知:(1)、电源电压U为V。(2)、RMN 为。(3)、图乙中曲线(填“A”或“B”)是根据开关S、S1都闭合时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
-
18、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是由三段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均匀直导体 EF、FG、GH连接而成的,其中一段是铜导体,其电阻可忽略不计,另外两段导体的阻值与自身长度成正比,P是与R2 良好接触并能移动的滑动触头。闭合开关S,将P 从H 端移到E 端时,电流表示数I 与P 向左移动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12V B、导体GH 的电阻为5Ω C、当电流表示数为0.5 A时,x 的值为31 cm D、P 位于H 端时,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30Ω
-
19、如图甲所示为灯泡L和定值电阻R 的I-U图像,将L 和R 先后以图乙和图丙两种方式连在同一电源上,若图乙中 图丙中 则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m=n B、m>n C、m<n D、mn=1
-
20、如图甲所示为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选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3 V)、电流表(0~0.6 A)、电压表(0~3 V),定值电阻 滑动变阻器(40 Ω 2 A)、开关、导线若干。(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①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②小明在实验中测量多组实验数据的目的是。
③小明选用5Ω和10 Ω的两只电阻分别进行实验后,由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M 对应的是(填“5Ω”或“10Ω”)的电阻。由图乙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①小明在实验中,首先确定一个保持不变的电压值U,当AB 间的电阻由5Ω换成10Ω时,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填“a”或“b”)移动,才能使电压表示数变为U。
②当AB 间换接20Ω的电阻时,小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都无法达到U。请你告诉他,为完成实验,U的取值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