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5 透镜和视觉
-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4 光的反射和折射
-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3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
-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2 声与听觉
-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1 感觉世界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科学卷(1.1-3.3)
-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8所乡镇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专练2 项目化学习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八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测科学试卷(1.1-3.2)
-
1、蜂蜜具有抗菌消炎、润喉止咳和调节肠胃等功能,深受人们喜爱。某项目化学习小组选择衢州地区出厂的洋槐蜜进行如下研究。(1)、查阅资料:洋槐蜜色泽微黄,具有一定的粘性,常温下为液态,具有清淡的槐花香味,常温下不易结晶,高温时易分解产生酸性物质。据此写出洋槐蜜的一条物理性质:。(2)、密度测量:
I.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零刻度,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1所示,要使天平平衡,他接下去的操作是;
Ⅱ.将空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32g;
Ⅲ.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洋槐蜜,如图2所示,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IV.将烧杯中的洋槐蜜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如图3所示;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洋槐蜜的密度(写出计算过程)。
(3)、误差分析:小科认为根据该实验方法测得的密度值比实际值大,则造成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的原因是:。(4)、方案改进:为了解决测量误差,小衢同学决定用天平和两个规格完全相同的注射器,制作一个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使用时,只需要利用两个注射器抽取体积相同的待测液体和水,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然后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就可以计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①在测量洋槐蜜的密度时,两个注射器抽取的洋槐蜜和水的体积都为10mL,游码的示数如图4所示,则该洋槐蜜的密度为g/cm3。
②项目化学习小组对优化“密度秤”的方案进行了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按照上述实验步骤无法测出比水的密度还小的液体密度
B.若换用最小刻度值为0.1g的天平,可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C.若两个注射器抽取的液体减小至5mL,可以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
D.若在天平的横梁标尺上标注该“密度秤”的刻度,刻度是不均匀分布的
-
2、人类对原子和元素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材料一:图1是早期地质学家针对已发现的26种元素提出的“螺旋图”,图2是门捷列夫于1869年绘制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部分)。
材料二: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①a粒子源:a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②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μ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③荧光屏:当a粒子穿过金箔后,射到荧光屏上产生一个个的闪光点。
④显微镜:从不同角度观察α粒子到达荧光屏情况。
材料三:2025 年3月,中国科学家在嫦娥六号带回的月壤中发现了大量的氦-3。氦-3是全球公认的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
请回答:
(1)、现代元素周期表主要按照质子数进行排列,材料一中图1和图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的主要依据是:。(2)、材料二的实验中观察到荧光屏上闪光点最多的位置是(选填“a”或“b”或“c”)。(3)、材料二中选择的金箔重叠了3000层原子,但卢瑟福仍然能根据实验现象建构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更充分地证明了原子内部结构特点是。(4)、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并不完善,后来科学家继续对原子结构模型进行完善和修正,你知道科学家继续完善和修正的内容有。 (写出一点即可)(5)、利用高能粒子轰击原子核,人们发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图4为氦-4原子的结构模型图,请参照图4,在方框内绘制氦-3原子的结构模型图。(6)、体会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A、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发展的 B、观点只要被普遍接受就一定是正确的 C、科学发现往往需要多角度研究 D、科学发现往往需要几代科学家的努力 E、物质世界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 F、科学家早期的错误研究都是无价值的 -
3、孕妇在孕期饮酒会导致胎儿患上胎儿酒精综合症(FAS),胎儿会表现出生长发育迟缓、面部畸形、神经系统损伤等症状。为了研究酒精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小科利用斑马鱼开展模拟实验。斑马鱼的早期胚胎(如图)具有透明、发育速度快等特点。
实验步骤如下:
I.选取500枚发育正常的斑马鱼胚胎。
Ⅱ.取一定量斑马鱼胚胎培养液平均分为5组,加至①~⑤培养容器中。在②~⑤培养容器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酒精,使培养液中的酒精浓度分别为0.01%、0.1%、1%、10%。
Ⅲ.在①~⑤培养容器中各放入100枚斑马鱼胚胎,培养72小时后,观察并记录如下: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酒精浓度
0
0.01%
0.1%
1%
10%
死亡率/%
0
0
0
9
100
循环系统畸形率/%
0
1
9
88
/
(1)、选择透明的斑马鱼胚胎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是。(2)、通过实验,小科得出的结论是。(3)、孕妇饮酒后,酒精通过、脐带由母体进入胎儿。②和③实验结果表明,酒精浓度低不会导致胚胎死亡,因此有些人认为孕妇可以少量喝酒。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4)、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化学式为( 工业生产中有一种重原料——二甲醚,其化学式也为 , 但它是一种无色气体且具有较高的毒性。这两者化学式相同,化学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 -
4、小科补全了带电原子团化合价,如下表:
原子团
原子团符号
带电情况
化合价
硝酸根离子
NO3-
-1
-1
硫酸根离子
-2
-2
铵根离子
+1
碳酸根离子
-2
-2
请回答:
(1)、通过所学方法计算硝酸根离子中氮元素化合价的过程如下:①计算铵根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结合硝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中氮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结果谈谈你的发现:。
(2)、硝酸铵 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化合物),适时适量施加氮肥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①利用表格中的带电原子团写出另一种氮肥的化学式:;
②尿素也是生活中常用的氮肥,等质量的尿素和硝酸铵,哪种氮肥提供的氮元素质量更大?(写出计算过程)
-
5、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它既反映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又能指导农作物种植和管理。小科为探究水稻萌发的最适宜温度,设计实验如下:
材料:选取饱满水稻种子100粒,清水浸泡后随机分成4组。
处理:Ⅰ.取4个培养皿,标为A、B、C、D四组,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湿润滤纸,将水稻种子放入后再盖上一层湿润滤纸。
Ⅱ. 将A、B、C、D 四个培养皿分别放入10℃、20℃、30℃、40℃恒温箱中培养。
记录:每天补充蒸馏水保持适量水分,在第2、4、6天统计种子萌发数。
组别
温度
第2天萌发率
第4天萌发率
第6天萌发率
A
10℃
0%
5%
12%
B
20℃
18%
65%
88%
C
30℃
52%
93%
97%
D
40℃
24%
43%
51%
请回答:
(1)、水稻种子是由水稻花中的发育而来,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2)、小科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30℃是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请你判断小科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3)、小科在某次实验中发现种子萌发到第2天时,根的长度竟然达到10mm(正常值约为3~5mm),小科在后续实验中应该做的是____。A、偷偷删除该组实验数据 B、重复实验继续收集数据 C、如实地记录并分析原因 D、将实验数据改为正常值(4)、长江流域早稻育苗常遇“倒春寒” (气温骤降至 以下),为维持种子萌发温度,小科利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地表(右图)进行保温并达到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结果发现大部分种子都未萌发,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6、今年五月底,杭衢铁路建设全线铺轨完成。这对完善浙江铁路网布局、推动杭衢同城化、助力浙西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线路全长约299km,全线共37座隧道,设计速度350km/h,预计2025 年内开通运营。请回答:(1)、铁路运营后,小科计划从衢州沿该线路去杭州。他与朋友相约中午12:00在杭州站见面,为了不迟到,若有下列车次,他最晚可以购买哪一车次的车票____。A、车次1(9: 56发车) B、车次2(10: 35发车) C、车次3(11: 08发车) D、车次4(11: 18发车)(2)、如图2是列车经过某隧道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
①该地地形是;
②虚线表示该段隧道所在位置,为了保证列车在隧道内水平行驶,根据图2中隧道起点位置,隧道出口应该位于图中点(填字母)。
(3)、箱梁是一种内部中空、上部两侧有翼缘、形如箱子的梁。在该铁路建设中首次采用了40米长的箱梁,大大减少了桥墩数量(如图3)。这样做的意义是:。 -
7、浙江盛产甘蔗,小杭对甘蔗茎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开展了家庭实验,步骤如下:
I.取粗细相似、叶片大小及数目近似相同的甘蔗若干根,平均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不做处理”、 “削皮处理”、 “只保留甘蔗皮处理”3种处理方式。
Ⅱ.处理好后,将3组甘蔗同时插入同一个盛有等量稀释的红墨水的水桶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30分钟后取出甘蔗,并对甘蔗进行处理和观察。
(1)、为了增大甘蔗茎的吸水面积,可以对其进行的操作是。(2)、小杭将“不做处理”的甘蔗茎进行纵切,若发现现象,说明水分和无机盐在甘蔗茎中是自下而上运输的。除了对茎纵切外,为得出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特点,还可对茎进行的处理方法是:。(3)、小杭为了验证甘蔗茎中的筛管分布,用刀割除约5mm深,5cm宽的一整圈甘蔗皮,发现甘蔗仍然能正常生长。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8、人类对制冷技术的探索历史悠久,结合以下实例回答问题:(1)、战国时期的青铜冰鉴是最原始的“冰箱” (图1),它具有双层结构,鉴内有缶。使用时在鉴内放冰块,缶内存食物。冰块(填物态变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实现制冷。(2)、图2是古代劳动人民使用的“罐中罐冰箱”,该“冰箱”内、外罐间充满沙子,往沙子内加水后可致冷。为增强其致冷效果,应将它置于环境中。(3)、图3 是现代电冰箱的结构示意图。电冰箱利用制冷剂作为热的“搬运工”,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
①相比于图2,现代冰箱将制冷剂置于封闭管道内,其优点是:。
②下表是冰箱常用制冷剂。从绿色可持续的角度,最适合的制冷剂是。
(4)、用干冰制作速冻冰淇淋:将干冰倒入冰淇淋汁中不断搅拌,马上出现大量“白气”,冰淇淋汁迅速变成固态,同时杯子外壁出现了霜(如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制冷剂
沸点
性质
氟利昂
-29.8℃
会破坏臭氧层、制冷效果好
异丁烷
-10.5℃
相对稳定、对金属无腐蚀性
液氨
-33.5℃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毒性
A、干冰可以用二氧化碳气体加压降温制得 B、冰淇淋周围“白气”是干冰升华形成的 C、冰淇淋汁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液化现象 D、杯子外壁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
9、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结合该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该示意图可用于解释水的蒸发现象 C、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任意结合成新的分子
-
10、将昆虫、植物、纪念品等放入模具中,再往模具中倒入液态树脂,待树脂硬化后便制成了人造琥珀。人造琥珀制造过程中使用了下列哪种制造技术( )A、模压成型 B、挤出成型 C、注射成型 D、浇铸成型
-
11、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以下细胞中,最有可能是根尖吸水主要部位的细胞是( )A、
B、
C、
D、
-
12、学好分子性质才能走进微观世界。下列活动能验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观察杯中方糖
B、压缩管中空气
C、混合瓶中气体
D、刺破肥皂薄膜
-
13、微生物既“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以下关于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微生物会带来疾病,都是有害的 B、幽门螺旋杆菌没有成形细胞核 C、真菌都是有细胞核的单细胞个体 D、病毒无细胞结构但能独立存活
-
14、花生适合种植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砂土类土壤中,下列按体积分数建构的土壤模型中最适合花生种植是( )A、
B、
C、
D、
-
15、夜鹰是夜鹰目夜鹰科鸟类的通称,下列关于夜鹰生殖方式及胚胎发育方式描述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 卵生 B、有性生殖,胎生 C、无性生殖,胎生 D、无性生殖, 卵生
-
16、制造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下列哪个物品是人工制造的( )A、羊毛 B、蚕丝 C、毛巾 D、棉花
-
17、进入青春期后,人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为了更好地度过青春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男生拔掉胡须,以免皮肤粗糙被嘲笑 B、与异性交往中,要学会控制冲动 C、女生弯腰束胸,以免乳房发育被议论 D、为了保持身材,提倡不吃早晚餐
-
18、某兴趣小组为学校智慧农场的储水箱设计自动注水控制系统。
【明确目标】电路功能:水箱装满水时,水泵能自动停止工作。
【分析条件】①工作电路电压U1恒为220V,控制电路电压U2恒为12V。
②压敏电阻R2安装在水箱下部,其阻值会随压力变化而改变。
③电磁铁线圈阻值不计,当电流达到40mA 时,衔铁恰好被吸下。
④水箱的容积为0.8m3 , 水箱自身质量不计。
【设计方案】根据要求,该小组设计了图甲方案。
(1)、闭合开关S时,电磁铁上端为极。(2)、 为达成设计目标, R2应选择图乙中的(选填“①”或“②”)。(3)、水箱装满水时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M恰能自动停止工作,则 应为多少欧? -
19、某兴趣小组为解决土壤酸化问题,采购了一批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土壤改良剂。为确定其改良效果,小组同学决定检测改良剂中碳酸钙的实际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改良剂中除碳酸钙外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图,如图所示。(1)、样品中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用去稀盐酸克。(2)、加入70g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3)、改良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20、“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绿色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以甲醇(CH3OH)为代表的液态燃料和有机化学品的技术。该技术基本流程为:①由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制氢气;③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水。请回答:(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甲醇和氢气都属于化合物 B、该项目最终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实现“人工光合作用” C、“液态阳光”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全球碳排放及气候变化问题(2)、可以将高含量二氧化碳的空气通过氢氧化钙溶液的喷雾反应器来实现“碳捕获”,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过程。(3)、理论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转移至甲醇中,合成16吨甲醇能吸收吨二氧化碳。(4)、写出生活中有助于“碳减排”的措施:(答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