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开始时先挤压微型滴管,再点燃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氧化铜被还原的实验现象是:
    (3)、实验过程已经得到了铜,可是结束后又变成了黑色,请分析造成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是:。(请写出一种)
  • 2、目前,免拆型手术缝合线广泛应用于手术中,它是用新型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C3H4O2n]制作而成。聚乳酸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制取:

    (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淀粉属于(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中间产物葡萄糖C6H12O6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乳酸在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乳酸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3、化学材料和化学技术在智能房屋建设和家具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

    (1)、智能房屋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
    (2)、甲烷气体传感器安装在厨房墙壁的上端,说明该气体的密度空气。(填“大于”“小于”“等于”)
    (3)、新型碳纤维强度是钢的20倍,为了提高碳纤维的强度,必须选择适当的预氧化条件。将碳纤维进行预氧化处理,测得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如乙图所示。由图可知,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是
  • 4、“果蔬洗盐”是一种果蔬清洁剂,某“果蔬洗盐”的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果蔬洗盐

    【配料】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净含量】350克

    【使用方法】1千克常温水,添加15克左右(约3盖),果蔬浸入溶液中浸泡3分钟,捞出、清水冲洗。

    (1)、测定果蔬洗盐配制液酸碱度的方法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 读出溶液pH。
    (2)、瓜果表面残留的农药一般呈酸性,用“果蔬洗盐”溶液浸洗瓜果有助于消除瓜果表面的残留农药。主要是利用配料的物质是:。(请写出一种)
  • 5、在探索酸碱反应是否放热的过程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推出酸碱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有同学认为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2)、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酸和碱的反应(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烧杯中溶液pH值逐渐(选填“升高”或“降低”)。
  • 6、为了除去溶液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中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溶液

    杂质

    试剂

    A

    NaOH

    Na2SO4

    适量BaCl2溶液

    B

    CuSO4

    H2SO4

    足量CuO粉末

    C

    Fe2SO43

    CuSO4

    适量NaOH溶液

    D

    HCl

    CaCl2

    足量CaCO3固体

    A、A B、B C、C D、D
  • 7、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间存在一定关系,合理利用三者关系,能更好地服务人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结构一性质: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古人通过往铜中加入锡,加热熔融后制成青铜合金,来增强防锈能力,其原理是(  )
    A、隔绝水 B、改变铜原子的种类 C、隔绝空气 D、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2)、性质—用途:稀硫酸能去除钢铁表面的铁锈(氧化铁),这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中(  )
    A、能与某些碱反应 B、能与某些金属反应 C、能与某些盐反应 D、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3)、如图是小明制作的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8、某兴趣小组开展利用紫甘蓝制作酸碱指示剂的项目化学习,他们经历了制取试剂、检验试剂和应用试剂三个环节的探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用小刀将紫甘蓝叶片切成小块

     

    ②将紫甘蓝小块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75%的酒精,反复捣碎

     

    ③将步骤②中的物质倒入纱布中,在烧杯中得到紫甘蓝汁液

    (1)、小组制作试剂过程如上图,步骤③中的物质分离的原理类似于(  )
    A、沉淀 B、过滤 C、结晶 D、蒸馏
    (2)、利用自制酸碱指示剂测量校园一矩形农场土壤的酸碱性,小明选取了5个位置取样测量(图中表示农场俯视图取样点),则取样方式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 9、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和物质类别不一致的是(  )
    A、水银—Hg—单质 B、石灰石—CaCO3—氧化物 C、火碱—NaOH—碱 D、纯碱—Na2CO3—盐
  • 10、瓷器制作是我国古代技术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图是其中四道工序,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揉泥 B、做坯 C、烧窑 D、画瓷
  • 11、某校科学小组同学学习光合作用后,做了两个相关实验。

    实验一:小组同学将装有植物的密闭装置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夏季晴朗的室外测定该装置内一昼夜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图。

    (1)、从氧浓度的角度考虑,一天中时左右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最佳时间。
    (2)、图中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点是(填字母)。

    实验二:实验小组同学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实验:称量叶片实验前的质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质量的变化;立刻用相同的光照射1小时,再测其质量的变化。结果如表所示,“+”和“-”分别代表其与暗处理前质量比较所增加和减少的值。

    回答问题:

    组别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的质量变化/mg

    -1

    -2

    -3

     4

    光照后的质量变化/mg

    +3

    +3

    +3

     +2

    (3)、请解释暗处理时叶片质量变化不同的原因:
    (4)、假设叶片的质量变化都是其消耗或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在29℃条件下的实验组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mg。
  • 12、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某种蔬菜的一片叶片光合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为E时),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此种蔬菜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B、此种蔬菜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一直增加 C、c点表示此种蔬菜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 D、菜农温室栽培此种蔬菜时室温最好始终维持在20℃
  • 13、通过实测一片蔬菜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时( 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图中细胞发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

    A、 B、 C、 D、
  • 14、杨梅酸甜爽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但它的保鲜期很短,通常为1~2天。为延长其保鲜期,常常将杨梅放在保鲜袋中,扎口后再置于冰箱里冷藏。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杨梅这样保存能延长保鲜期的原因。

     

  • 15、为探究植物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先在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往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已浸水及消毒的蚕豆种子,则B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的(    )

    A、已浸水及消毒的绿豆种子 B、已煮熟及消毒的蚕豆种子 C、已浸水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 D、已煮熟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
  • 16、【情境·问题】如图所示为花生的一生。

    (1)、问:花生从种子萌发到幼苗生长,再到开花、结果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哪里?主要是释放的能量。
    (2)、【温故·过关】活动1:如图所示为探究呼吸作用的三套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实验一中的装置在相同环境中放置一昼夜后,发现乙瓶中温度计读数明显高于甲瓶中温度计读数,这说明种子呼吸作用会

    ②实验二中密封装置放置一昼夜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有

    ③根据实验三的现象,说明种子呼吸作用必须在内进行,同时消耗

    植物的呼吸作用

    ④呼吸作用是植物利用氧气将进行氧化分解,生成和水,同时释放。它在植物体的内进行。

    ⑤文字表达式:

    ⑥呼吸作用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物质转化是有机物转为。转化的实质是分解,释放能量,这些能量提供给植物的

    (3)、活动2:观察生活中保存农产品的方法,回答以下问题:

    ①夏天,为什么人们经常用冰箱贮藏蔬菜水果来达到保鲜效果?

    ②为什么小麦要晒干了贮存?

    ③贮存种子时,人们会向种子库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为什么?

    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④在一定范围内,呼吸作用速率随周围环境的的升高而增大。

    ⑤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必要条件,呼吸速率(有氧呼吸)随 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⑥CO2是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当环境中CO2浓度增高时,呼吸作用受到 。

    ⑦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组织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4)、活动3:如图所示,□表示植物叶肉细胞,(表示呼吸作用场所,表示叶绿体。

    ①    

    ③    

    比较①、②、③、④四幅图中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强度大小:图①中只进行作用,图②中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图③中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图④中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后三个横线上均选填“>”“=”或“<”)。

    (5)、【归纳·知新】活动4:观图思考:

    ①活动3中图①、②、③、④分别与右图中的哪个点或哪条线段对应?并说说理由。

    ①与a点对应,理由:a点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CO2扩散到细胞外。

    ②与 ab段对应,理由:ab段光照强度>0,开始光合作用,但仍在向外释放CO2

    ③与对应,理由:

    ④与对应,理由:  

    ②当温度上升时,右上图中对应的a点将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③下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CO2吸收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填空。

    积累有机物的时间段是 , 制造有机物的时间段是 , 消耗有机物的时间段是 , 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是

  • 17、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航天员王亚平利用过饱和醋酸钠(化学式为( CH3COONa)溶液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
    (1)、醋酸钠( CH3COONa)是由组成的。
    (2)、过饱和醋酸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醋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16.4g醋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 18、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相当长时期,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请回答:

    (1)、如上图所示是科学家及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按其先后顺序排列为:④①(填序号)。
    (2)、2022年4月26日,我国首次国产化碳-14批量生产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站启动。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有6个质子、8个中子)原子结构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
    A、 B、 C、 D、
  • 19、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是化学独特的视角,许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构成,原子虽然很小,但本身存在质量。如下表中是几种原子的质量,如图所示是水分子的微观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种类

    1个原子的质量/kg

    相对原子质量

     1.674×10-27

    1

     2.657×10-26

    16

    碳-12

     1.993×10-26

    12

    (1)、 1个水分子的质量=≈2.992×10-26kg(列出式子)。
    (2)、由上述计算可知:分子的质量很小,书写、记忆和使用都很不方便,因此可采用类似原子的处理方法,即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某分子的质量与其比值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则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其他计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 20、

    (1)、元素周期表中①元素名称是 , 含氧化合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学式为
    (2)、X2-与 Ar的核外电子数相同,X的元素名称是 , 表中与它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3)、根据所给元素周期表,总结得出以下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
    A、每一周期开头都是金属元素 B、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相对原子质量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D、元素在周期表上的排列顺序与中子数有关
上一页 122 123 124 125 1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