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请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Ⅰ的名称
    (2)、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在G装置上画出用排水法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的方法。(画图表示)
  • 2、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 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1

    1.2

    1.4

    1.6

    2.0

    7.0

    11.0

    12.2

    (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2mL 时,溶液显.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 3、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酸雨主要是由人工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造成的。
    (1)、pH<5.6的降水成为酸雨,它会使土壤酸化,施用适量可改良土壤酸性;
    (2)、SO2通入碘水(碘的水溶液)会生成硫酸和氢碘酸(HI),我们可利用此原理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某同学将适量的稀盐酸分别滴加到六支试管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六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填序号);
    (2)、能证明“C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3)、有一支试管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 5、下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1:40

    1:20

    1:10

    1:5

    1:3

    1:2

    2:3

    1:1

    2:1

    生成1 L氧气所需的时间(s)

    124

    79

    50

    54

    75

    93

    106

    153

    240

    (1)、据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时,反应速率最快,
    (2)、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小反应物的 , 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
    (3)、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
  • 6、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据此回答。

    (1)、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写符号):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酸),其中可行的方案有
  • 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反应生成C、D的分子个数比是

  • 8、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 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 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 m1g C、与足量 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 NaOH 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 m3g
  • 9、在检验某未知蓝色溶液的成分时,向样品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不同的实验者分别就此溶液的成分提出了下列四种不同的假设,其中比较合理的是( )
    A、CuNO32Na2SO4NaOH B、Cu(NO3)2、KCl、NaNO3 C、CuNO32H2SO4K2SO4 D、Cu(NO32、AgNO3、HCl
  •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①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 Zn和Fe B、②向含有少量NaOH的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③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D、④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 11、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酸在水溶液中能离解出H+ , 则在水溶液中能离解出H+的一定是酸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 12、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观察到试管①中的液体呈蓝色,试管②中有气泡冒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结果如图乙所示。有关图乙烧杯内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中最多有两种物质 B、若固体中有锌,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 C、若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D、若溶液呈蓝色,则固体中可能有两种物质
  • 13、下列是忘记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检验,在取少量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不合理的是(已知 BaCl2溶液和 CaCl2溶液均呈中性)( )
    A、滴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证明原样品没有变质 B、滴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的pH>7,证明原样品部分变质 C、滴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的pH>7,证明原样品部分变质 D、滴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的pH=7,证明原样品全部变质
  •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
    A、未密封保存的苛性钠遇盐酸有气体生成 B、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将Fe(OH)3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显红色 D、在 Na2CO3、K2SO4、AgNO3三种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 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 15、要证明稀硫酸中含有盐酸所需药品正确的滴加顺序是( )
    A、先滴加 AgNO3溶液再滴加 BaCl2溶液 B、先滴加 BaCl2溶液再滴加 AgNO3溶液 C、先滴加 Ba(NO3)2溶液再滴加AgNO3溶液 D、先滴加 AgNO3溶液再滴加 Ba(NO3)2溶液
  • 1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2KClO3=2KCl+3O2 B、H2SO4+CaOH2=CaSO4+H2O C、2Fe+6HCl=FeCl3+3H2 D、CuNO32+2NaOH=CuOH2+2NaNO3
  • 17、下列各组离子在 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NO3Na+Cl B、CO32K+Na+SO42 C、Cu2+OHClBa2+ D、Ag+NO3-ClNa+
  •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钢铁是钢和铁熔合在一起制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 C、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质量增加,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处理金属废弃物的方法是填埋法
  • 19、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最好方法是( )
    A、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B、将燃着的火柴插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立即熄灭 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 D、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立即熄灭
  • 20、下列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
    A、Fe+CuCl2=FeCl2+Cu B、Fe+2HCl=FeCl2+H2 C、Cu+ZnSO4=Zn+CuSO4 D、2Cu+O22CuO
上一页 120 121 122 123 124 下一页 跳转